踏波追澜 乐海寻梦
——记著名作曲家蔡海波教授
2017-02-14董力争李利民云南广播电视台
董力争 李利民(云南广播电视台)
踏波追澜 乐海寻梦
——记著名作曲家蔡海波教授
董力争 李利民(云南广播电视台)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大型历史史诗正剧《南诏神韵》剧组外宣人员受邀来到了燕赵大地接受采访任务。在这片乾隆时期曾3次获 《卓异》 和“天下廉吏第一”美誉的清朝官员于成龙任职直隶总督所在地的保定府,散发出春天来到了的气息。我们云南广播电视台《聆听中国》 之 《戴着耳朵走武定》的外宣制片和总策划人这次确是亲眼看见了云南普米族传统音乐人落根燕北大地的旋律,目睹了26个云南各民族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生活和声,见证了京畿福地,乐池河北!揽壮美太行,望长城内外,赏塞外风雪,阅燕赵史诗、读”两会“画卷,收获甚丰。
■蔡海波的云南情愫
蔡海波从事音乐创作38年,电视音乐创作十余年,民族音乐创作近些年,这些都是他缘于彩云之南、红土高原的第二故乡中。几十年里的大年三十,他都是归心似箭返回家园,一待就是一两个月之久。特别是每当兰坪普米族情人节日到来,他都会时常到那里采风写曲,与普米族孩童们结下深厚情缘。“啊……咧咧,啊……咧咧”这就是普米族音乐旋律的核心曲调。在蔡海波音乐创作里民族音乐都有走向世界的例证。由蔡海波谱曲殷秀梅演唱的歌曲 《年轮》 在美国出演时居然有人听出来了云南普米族音乐的旋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音乐更是地球村人思想维系的生命飘带。难怪有普米族人称赞蔡海波教授是普米本民族音乐的专家。
■儿童音乐的教父
彝人古镇是蔡海波常回云南采风的景区。 《嘎子嘎》 《嘎妞妞》《春姑娘的雪绒花》 都是在中华天朝、古滇王国的磁波带里弹射出来的音乐艺码。2010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第24版几乎整版宣传蔡海波30年的音乐创作。他导演的音乐电视节目曾先后91次获得省、市和全国各种音乐大赛的奖项。由宋祖英演唱的新中国成立50周年全国新征集的歌曲 《歌声迎来新世纪》 的创作也是花落蔡海波之手,同时也获得了三项国家顶级奖项,他的作品国内几乎各个层面的歌者都演出过。在他开创 《电视音乐编辑》 理论课以来还被业界誉为是“为孩子写歌的人”。
■当代的“老舍”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我们“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要记得住乡愁。”习总书记还教导我们:文学艺术就是要出好作品、大作品,要能和这个时代相呼应的优秀作品。就是要提倡国学思想,传统文化,主流意识,要加大力度精准脱贫,建立大健康产业新格局。我们在河北大学采访时,蔡教授还翻阅了几本他第二家乡出版发行的 《民族音乐》 杂志》,并饶有风趣的称谓我们是当代的老舍。笔者认为蔡海波教授才配得上是今天老舍似的作家。当年老舍在写京韵大鼓、在写 《龙须沟》 等京味作品都是一丝不苟,严律笔微。他不但将作品先讲给龙须沟村里每个人听,还耐心请教他们有关故事里的每个细节,这样才可认定作品完成与否。蔡海波创作《北京茶馆》也是以老舍当年的勤勉精神,按照纯音乐艺术的原则来写作的。地域方言是区域特殊的语言,更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音乐的语音前奏。昆明有昆明的方言,北京有北京的方言。其实北京原早根本就是没有方言的。明朝和清朝初期没有北京方言一说,只是清朝入关后在北京和当地人的生活中一点点交流演变才出现了方言,也就是后来的京腔。满族人称好说“彩”字等,就是音、字和话语的演变过程。民族音乐概不能例外。
■纯音乐海洋里的守望者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蔡海波也是能看得见打油的钱,可是他更能做好打油的事情。在商品社会的今天,作品有时和利益是相连接的,艺术家与市场也有接轨的时候,可是蔡海波能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在音乐艺术创作中他力求做到的是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一定是要最好的。由他作曲、佟铁鑫演唱的歌曲 《英雄的事业》 就是近些年他很满意的歌曲之一。
■桃李芳芬、誉香甜心
几十年教学、研究与创作的同时蔡海波教授培养出四十几位音乐学艺术研究生。这当中有欣慰和满意的不在少数。国家检察院影视中心音乐编辑这样的职位不知向往了多少音乐艺术莘莘学子们的心。其中王岩这个后生在蔡老师的教导下不负所望,夺魁后的几年中做出了很多成绩。常言道:千里马常有,伯乐确不是多见。严师出高徒是自古以来的约俗。柳兆青这个连续三年才成为蔡老师学生的女孩子能与蔡老师合作写出 《冰雪奇缘》 美国动画音乐创作理念创新方面的论述,表明蔡海波的人梯精神,堪称师之大道。蔡海波音乐艺术的渉猎不仅仅是在歌曲创作领域,在影视和戏剧方面更有建树。长篇电视连续剧《红高粱》片尾主题曲 《九儿》的赏析论文2016年在河北省影视艺术奔马奖影视类获得了二等奖。文章从旋律思维塑造人物形象,用调性思维推动情绪发展的评论思路刚好可以看出蔡海波能看得见音乐旋律,听得见画面景影的创新思维。他的学生冯培洁能写出这样的好论文也就有了今后“冰出于水”的研习空间了。吕姝静这位中原文静的女孩子像她的名字一样文雅练达,在2014年“飞歌杯”中国总决赛获取了项奖,同年也在《戏剧之家》发表了论文。她们都各有千秋。值得一提的是这3个女研究生当时也在采访现场,从学生素养可以看到老师的教育风格,同时她们也热爱大美的云南,有机会也想去云南旅游、实习或工作。云南这块天赐的巨盘磁场引力无限,生命力永远。
■传播学顶层的天平
社会影响力的超越是四大传播手段——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消亡的再生,大数据、微时代的到来更是融媒体意识在国民中强力的孕化过程。洪民生曾说:电视的出现把地球村的范围缩小了。著名电视人朱以军与蔡海波的英雄所见略同之处是论证了电视行业的3大经历时段。80年代受众对电视的折服心理,90年代单一维电视传媒主体意识和2000年新世纪人们认同的时代感与网络变通。当年央视3套曾全套配合蔡海波导演的儿童电视音乐大赛节目。蔡老师的顶层设计是组织者,然后是研究生,再然后是本科生,最后是普通学生。这样的面对面传播手段正是反传统后的再拼接,立体组建了看得见旋律,听得出画魂的创新学说雏形。
“乐海寻梦”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