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流变的重要书写
——评申波教授新著《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
2017-02-14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李 洋(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回眸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流变的重要书写
——评申波教授新著《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
李 洋(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历史的长河浩荡奔流、岁月交迭,在过往的年代“青史留名”的那些人物,当是人类各个时代的佼佼者,他们代表着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人类智慧的高度。当我们检视历史的发展轨迹时,事实上,历史总不是永远公正的:许多极有价值的事件常常被无情的埋没、许多极具意义的学说多会无声地消逝、许多卓有成就的人物也萧索地老去,这正是现实的世故,也是历史的无情。
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据资料介绍,英国开放大学新组成的音乐与文化研究团体的成员发现,尽管他们各自从事的工作都源于各种学科立场,但他们都有同种感受:“一股越加关注”“文化”的倾向已经有一段时间表现在了音乐学术方面,而且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音乐的文化研究批评性导论》)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学成为学界热点。因此,在国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把目光投向了音乐与人的关系的研究。我国也不例外,20世纪末期,我国在音乐人类学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就,特别在运用国外新的学科方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众多的音乐学术书籍中,我们却发现,对于地方音乐文化记录的学术专著却不多见,如,将地方音乐的发展同地方社会整体文化联系起来考察的专论就更难看到,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的研究目标与成果出版,就显得难能可贵。
《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由云南艺术学院申波教授历时3年完成,2016年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13余万字,共分为六章构成:第一章:云南近代歌曲创作的萌芽;第二章:战火硝烟中歌曲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第三章:新时代音乐风格的开创;第四章:前进路上的坎坷——“文革”时期的音乐创作;第五章:沉寂后的复苏——多元化的技法表达与个性彰显;第六章:职业化的技法表达:云南器乐音乐创作的历史性叙事。
当笔者阅读其文,犹如置身云南文化的宝山胜景,文字引导读者仿佛快速浏览了云南近当代音乐历史光彩夺目的风光,行文仿佛描绘出云南文化芳香四溢的一派景观而使笔者受益良多.归纳其感受有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从笔者的阅读经历来看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无论是学校图书馆或街市书店里,几乎找不到关于云南地方性音乐创作历史记忆的相关书籍,更谈不上结合音乐文化的大背景,将云南地方性音乐创作进行全面、深入整理、归纳并进行研究的书籍,从这个立场来看,本著述以音乐学研究为点,以文化学视野为法探究云南新音乐创作学科之路的书写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在申波教授的研究立场来看:随着岁月的消然流逝,云南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许多伟大的文化事件都集体失忆而被抹去,如:“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清末民初时期,云南就出现了新音乐创作的雏形;随着历史的推移,国家文化政策的调整,许多过往的艺术活动档案不知所踪,导致文本记忆快速蒸发;老一辈音乐人的离世,又导致云南近代音乐创作的口碑记忆也将面临“忆”绝的局面。以往有关云南音乐创作的文章研究的结果多是零星的、碎片化的。基于这样的背景,作者希望把许多断裂或即将断裂的历史进行一种“缝合”,为后来者对云南新音乐创作的“前世今生”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第2页),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这充分表现出申波教授所具有的一种历史情怀和社会担当,也体现出中心话语影响下,边地学者对自我文化历史逻辑的努力构建。
■从著述的布局和框架结构上看
作者以历史时间为纵线,将云南音乐创作分为清末民初、土地革命、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至今这样一个时代变革的逻辑之中,将不同阶段云南音乐创作变迁的背景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作为一种立论基础,其在每一章叙事的前面进行了一个特定时期文化大背景的介绍,让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能够了解云南每个时期特定的文化背景和音乐特征,从中引导读者感受作曲家的创作取向和心路历程。依托这种思维严谨、环环相扣的编排和叙事,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晰、直观地掌握云南音乐学科百年历史的发展轨迹,正如奥威尔在他的《1984》中指出:“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现在和未来”。正是作者这种将云南地方性音乐重要事件进行的一种链接和学术判断,让读者对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轨迹的认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或主观感受的“片段”,而是条理清楚的、系统完整并充满诗意表达的文化拼图,从而彰显了云南近现代音乐的当代价值。
■从著作内容来看
该著述依托丰富、翔实的史料,梳理了云南百年新音乐创作的发展轨迹。纵览全书,作者不是单一的资料堆砌与罗列抑或主观的评价,而是将这些史料与云南新音乐文化产生的大背景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种有效的文化阐释:在论述每一个历史时期音乐作品之时,都包含了其对应的文化背景,进而对音乐家生平、作曲技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合观察,实现了研究路径把“人”作为考察核心的方法论起点,如:作者在第二章第一节中就立足云南音乐素材进行歌曲创作的代表性人物及作品述评,关注了云南新音乐创作的先行者——徐守廉,并对他的生平、作品、人生轨迹进行了阐述,特别是以心理学的手段,模塑了一个鲜活艺术家的形象,将他的歌曲与那个时代许多歌曲的审美特征进行比较,书中这样写道,他的情感表达不从正面刻画战争的悲壮与凄切,而是以抒情性的旋律表现大自然的阳光与生活的美好,将战争的惨烈转化为对生命的无比珍惜,进而将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必然性转化为审美人生的可能性。如他的《杜鹃三部曲》,在旋律构造的设计上,梦幻般的曲调紧随歌词的表意,3个乐段既独立又相互衔接,调式、调性调制的音响充满了柔情与灵动。作为一种人性的真诚表达,在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硝烟弥漫的滇池边上,同样也有花前月下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倾述,正是通过歌者对崇高爱情的倾诉进而决心誓死捍卫这种美好情感的表达,折射出曲作者对艺术表现特有的浪漫主义审美情怀。(《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第20页)紧接着又对云南草根音乐的拓荒者——王旦东进行介绍,特别是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其具有代表性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了分析,把历史人物置于历史的语境中进行剖析。书中写道,在云南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民众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王旦东运用“云南花灯”的特点,根据其曲调加上抗日救国的唱词进行再创作来实现“用歌声救国,鼓舞抗日士气”的目的。如:他的作品《守旧就是失败》是一首四声部混声合唱,从作品的结构来看,曲式为带再现的三段体,调性采用明朗、宁静的C大调贯穿全曲,而和声的编配则通篇采用原为三和弦,使旋律运动显得平稳、方整、乐句句首多出现附点的节奏,使曲调呈现出一种不断推动、积极迈进的风格。因此,成为用歌声推动社会进步的典范。(《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第22页)体现出作者依托广博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全面从云南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情感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将云南文化发展的脉络与人文心态相结合,让读者认识到:云南新音乐创作的历程,不是孑然一地的漫漫长途,而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大环境许许多多的社会变革,是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共同生长的文化产物。由此说明,一部云南近代音乐的历史,也是中华近现代社会进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学堂乐歌”在云南的出现,是云南近代音乐史上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文化潮流,作为新时代的物化标志,它推动了时代变革的进程,唤醒了人们的心智,乐歌铿锵的旋律引导人们不断进取,去追求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正因如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作者才努力把握历史文化的精神脉象,更努力还原整个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发展的图景——如若没有一幅又一幅地方文化的风景,哪来祖国山河的满目春光。
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历史的折腾和心态的浮躁,有关云南音乐记忆的史料是匮乏的,在这样的境况下,作者不但前往档案馆、省市图书馆,更在众多数字化史辑和报刊中寻觅蛛丝马迹的“官方叙事”记录,同时,结合历史学口述访谈的方法作为书面文献的相互补充和佐证,由此丰富了研究资料的获取渠道,也更加丰富、立体地再现了过往的历史记忆。如:作者先后采访了老一辈音乐家们的后代和当时在世的杨放、关庄、杨正仁、陆棣、高映华、钱康宁、侯瑞云、李汉杰、那少承等,同时也采访了大批中年一辈的业内人士。在采访过程中,艺术家们也为作者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图片资料、乐谱手稿,讲述了许多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云南音乐生活的历史片段,这些坊间历史的“民间叙事”,使得文本更加深动、形象,也使得书页图文并茂。特别值得推崇的是:字里行间,但凡作者引用文献的地方,其都标记出处,清晰的注明史料出自何处、期刊及所在的页码,彰显出作者认真的学术态度和尊重他人成果的文化操守。
作为云南新音乐创作文化记忆的首部完整著述,其写作难度可想而知。就如作者所言:“要完成这样的概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但作者却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依托学术的功力和客观敏锐的学术眼光,通过历时梳理与静态回观的学术路径为依据,为新音乐创作技法在云南百年间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一种连接过去,迎接未来的文本书写。可以说,这是作者又一部凝结心血的学术上品。
■从著述的价值来看
我们说,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所表达的内容总是源于特定时代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时代民众审美观念的具体表达。依托这样的立场,作者将云南百年间音乐创作的发展轨迹详细、清晰的展现给读者,在书页的字里行间让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作曲家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特别是让众多的年轻学人经过著述的阅读,能够铭记过去经历的事件,引导人们去反思、去回味,从而知晓学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构建目标。正如法国学人伯纳·布立塞所说:“历史是一种义务,我们有义务去记住历史”。作为地方情感的重要记录,如果一部云南当代的文化史,缺少了云南新音乐的记录、缺少了云南新音乐激昂的律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回忆,那将是不完整的。正是通过历史事件的追寻与还原、作者的归纳与评述,由此提升了云南新音乐创作成就在全国近代音乐发展史上应有的学科地位,也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增添了鲜活的内容和地域记忆。正如吉尔兹所言:对任何文化的研究,都应将其当作意义系统来解读。在笔者看来,著述正是依托这样的视角完成了书写。因此,作为读者,当我合上书卷,油然生出以下感慨:
其一,我被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严密的叙事逻辑、尊重历史的学术态度而深深打动。从中也学到了一种治学精神,即:当我们在面对研究对象之时,必需要将其放置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中去加以审视,从而感悟其形成的社会根源,解读其背后隐藏的文化风景。
其二,作为一个地方文化记忆,我们应该感激那些在艰苦环境下,把自己的一身献给云南音乐创作的先辈们;如书中写道:1949年参军,随13军文工团来到云南的关庄,在从事小提琴演奏的同时,也自学歌曲写作、配器法的相关技法。1958年进入国防歌舞团,他为了完成歌舞团众多舞蹈、舞剧和歌曲乐队伴奏的总谱写作乃至分谱抄写,只能长年伏案工作,这种职业的奉献,使他因此落下了老年后严重的腰疼病。其一路走来的人生轨迹,充分彰显了一位自强不息、不断进取这样一位革命军人的奋斗风貌。(《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第32页)当然,作为后学,我们更应当感谢申波教授,他以高瞻的学术眼光,把那些历史事件置于宏观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加以考察,才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进行了“缝合”,成为云南文化发展永恒的记忆,成为后学们薪火传新的文化接力。
其三,由于作者的努力寻找,最终将云南许多不同时代艺术家们的影像和不同时期的珍贵音乐手稿、活动照片以及期刊、文献资料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展现,使读者经过视觉的感受,鲜活地触摸了时代的体温,并以视觉的体验,与历史叙事相呼应,由此获得了完整的“印象”。
作为音乐历史的呈现、作为一种期望,笔者也谈一种书中的缺失,那就是:如果能够把书作中云南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音响资料加以编辑和文本一起发行,那就更为完美:这不仅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云南音乐百年的一派缤纷,更能让读者在其听觉上获得更多的感性体验。这不单了解了学科轨迹的经线,更感受了云南社会情感变迁的纬经——尽管这样的工作或许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作为一种学术期待,这样的工作当是功德无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