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地艺术在儿童活动空间中的借鉴与运用

2017-02-14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敏感期大地空间

周 婧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武汉 430205)

大地艺术在儿童活动空间中的借鉴与运用

周 婧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武汉 430205)

文章阐述了处于不同敏感期的儿童心理及行为特征,特别是在户外活动中本能的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偏好,总结出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原则与大地艺术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如何将大地艺术的自然观、抽象性及过程感借鉴并运用到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中去。

大地艺术;儿童敏感期;活动空间;自然观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概述

大地艺术,又称地景艺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以一种反传统艺术的形式独立于画廊的商业展示体系和学术的程式化研究体系而存在,它注重运用自然材料以及自然过程来塑造空间,常以旷野、滩涂或峡谷等元素为表现媒介和创作背景,这种艺术的自然观、抽象性及时间、空间、场地的纯粹化,将一种原始的自然和自然力的神秘显露无遗。

儿童活动空间是儿童游乐、社交的重要场所,优质的户外环境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随着城市建设区域扩张,可利用的绿地空间在逐步缩小,能留给儿童活动的专有场地就更加有限。根据实地调研,大多数商业小区或是街角公园里的儿童活动空间,只是在场地中简单的放置滑梯、沙坑等设施,追求形式的存在感,没有充分从儿童成长规律出发,这种无差别移植,会引起儿童厌倦,限制其创造力的发挥。

文章意在探讨如何在相对局促的景观空间中,为儿童营造属于他们的成长天地。在拘泥于场地规模大小的情况下,借助大地艺术表现手法中对自然景象的运用与再现,借鉴大地艺术家近似于孩童般的视角还原大地本真的创作思维,结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变化及娱乐需求,科学地组织空间中各要素,更好地引导儿童的认知方式和游戏行为。

二、基于儿童敏感期的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原则

0-6岁是儿童成长的黄金期,也是认识事物、开阔思维、建立社交的敏感期,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认为“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到内在生命力的趋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①婴儿从睁开眼的一刹那就开启了它的视觉敏感期,所接触的信息大多数靠眼睛来传达,经历对光线敏感—黑白敏感—色彩敏感;6个月以后的婴童,开始进入手的敏感期,他们非常喜欢抓捏粘稠和柔软的东西,用手来思考;1岁左右的幼儿进入行走的敏感期,上下坡、爬楼梯成为最爱;随之而来的空间、时间探索期,儿童能够有意识的灵活支配手和脚,初期表现为爬行、抓捏、移动物体,之后则更喜欢垒高、抛撒、旋转、跳跃等;蒙特梭利曾说,儿童在1岁半到2岁时会对细微事物感兴趣,这一时期观察自然成为他们的乐趣;2岁以后儿童正式进入模仿敏感期和自我意识敏感期,这时儿童基本能够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人格越来越独立,社交性活动也丰富起来;3岁以后的儿童对色彩相对敏感,涂鸦性的绘画成为生活主题;4-6岁的儿童,情感敏感期大爆发,安全感、依恋感、占有欲,从早先对物的关注逐渐发展为对人的相互关系,最常见的是分享食物到交换秘密再到“爱上”一个伙伴。儿童敏感期是相对持续而有弹性的,创造有特色的户外活动空间有助于孩子顺利过渡每一个敏感期,有助于监护人理解并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

针对以上儿童敏感期的表现,总结出户外活动空间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一)形象与色彩

当我们感受被某物吸引或不被吸引时,这一判断首先来自于本能反应,这种第一印象的情感偏好先于意识和思维出现,儿童更是直接通过周围事物的形象和色彩获得感觉认同。婴儿喜欢四处张望;幼儿好动无定性;儿童钟爱探索冒险,他们都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最大化寻找视觉注意点。从这个角度对活动空间进行设计,运用孩子们能够读懂但又不能一眼看尽(令人着迷和有更多潜在内容值得进一步发现)的形象与之交流,注重色彩的明暗变化、色相对比,产生愉悦的感情氛围。

(二)想象与感受

为什么2、3岁的儿童经常沉浸在玩泥土、沙子、水的乐趣中,因为这些自然物能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感受时间与空间变幻,泥土可以随意塑形;沙既是固体的又是流动的,利用容器可装满或是掏空;水既能是平面的又能有进深感,不同密度的物体抛入其中还能呈现沉入或漂浮的状态。儿童就是在观察、触摸、抓捏、破坏、重构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感官刺激,进入自我中心的状态,如果刚好处在对细小事物敏感期,就更能保持长时间专注。在儿童活动空间中设置安静惬意的玩耍环境,适当提供休息座椅,最好在周边设有挡风和遮阴的设施,令空间围合性增强,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三)运动与交流

跑、跳、绕圈、追逐、爬行或是滑行等一系列体力游戏是儿童感知空间的动态方式,也是进入团体性活动走向独立的标志。在相对开放的场地内,除了设置常规的运动器材,如滑梯、爬梯、秋千一类有高差变化的设施,还要添加一些景观雕塑物,可供围绕和穿越。为了防止摔倒和磕碰,尽量选择适宜的尺度和防滑、柔软的材料。处于模仿敏感期的儿童,会因为其他儿童无意识聚集在特定空间中游戏,而产生明显的参与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发更大更积极的社交活动。

三、大地艺术在儿童活动空间中运用的方法和构想

以大地艺术的视角来塑造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主要是从大地艺术的“自然观”“抽象性”和“过程感”等特征出发,再以处于不同敏感期的儿童对环境提出的不同需求作为设计依据,充分运用大地艺术的创作思维进行空间营造。

(一)自然观

大地艺术可以理解为利用大地材料在大地上创作的艺术,是关于特定区域内的地形和地面上所有元素特征的展现,其作品选取的材料以土地、岩石、水体、树木、花草等自然物为主,或是采用现代材料与自然特征构成相互关系。例如:罗伯特·史密逊的《螺旋防波堤》是用黑色玄武岩、石灰岩和泥土在岸边做了一个延伸到水中的螺旋形,作品最大限度的运用水与土的相互作用,河岸边的水不断侵蚀泥土而改变河岸的形状,泥土又会不断的影响水的状态,这种变化是自然力的结果;又如保加利亚艺术家克里斯托的作品《飞篱》,它由数根钢柱与白色尼龙布组成,尼龙布的颜色与形状受风及光的影响,有时拉伸硬得像金色的骨头、有时又怠惰软的像灰白的棉花,呈现暂时又戏剧性的效果。这种将艺术创作的灵感与大自然结合的方式,使人更容易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在儿童活动空间中,可以采取直接运用自然元素和间接提取自然特征两种方式展开设计。所谓直接借用自然物质或形态与儿童交流,是指,在地形设计上,利用凹凸地形产生起伏变化,给儿童带来高差视感,地面铺装尽量采用草地、木屑、细沙、泥土等材料,让孩子们在避免摔跤磕碰的同时体会不同脚感带来的乐趣。处在细小事物敏感期的儿童,蹲在草地上抠一抠、在泥土里按一按,对突然造访的小昆虫就能观察半天。水体的处理上,不再局限于静水或是动水的自然状态,而是借由其他材料展现水流的过程,不同材质的水道可以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水流的轻重缓急;仿照日式园林中的惊鹿做法,还有利于儿童理解杠杆原理等复杂的物理术语。植物的引入不可或缺,它在遮阳减噪的同时,给儿童展示四季轮回的变幻,英国艺术家安迪·高兹沃斯的部分作品就是收集不同季节的树叶做成渐变或树洞的效果,在儿童活动空间中可以借鉴这种创作方式,通过设置不同质地的模型盒,让孩子们把采集来的叶片、花朵、果实等自然物有序排列其中,用信手拈来的树枝在沙盒里自由作画,将艺术作品融入自然,消失、变化、完成于自然,对孩子们来说这种自然的馈赠是任何彩笔、画纸难相媲美的。

第二种间接提取自然特征的方式是指,将自然中的风、雨、雷电、雾、雪、霾等天气现象,借助人工材料对其进行环境模拟,使隐晦的自然成为可见。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海滨公园,设计师将儿童游乐设施设计成一个大型滑盖,由拱门和支柱拉成一张巨大的网,整个网面共分为12个部分,分别设置一个重达350千克的石头作为平衡物拉扯着底部,网面上采用120棵不同树木上的9000片木材按照一定比例剪切成几何薄片,随海风风速风力的不同摆动,像乐器一样发出连绵起伏的声响。这种借用木料来展现海风的做法,能从视觉和听觉上让孩子们感受自然力,在游戏中无意识的与大自然交流,在感受中有意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抽象性

大地艺术的抽象主要受到极简主义的影响,其作品多采用简单元素间的加减组合,特别是点、线、圆、锥的直接运用表达某种象征的含义。这类易于理解且又能展开思考的基本型,根植在人类集体意识之中,合理运用到户外活动空间中使儿童在形象视觉感知和想象创造感知方面得到刺激。雕塑家野口勇与建筑师路易斯·康合作的纽约河滨公园的游戏场方案中,他们把地表塑造成高度精简、抽象的三维艺术品,用圆锥、陡坎、斜坡等元素代替场地和设施的常规形式,孩子们聚集在雕塑周围,大胆地像猴子一样翻爬,上跳下蹿,或是跨在上面做骑马之势,各类躲迷藏和角色扮演更适合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发挥,参与这种团体性活动符合儿童敏感期的社交需要,在一定层面上增加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除了形式上的抽象,尺度上的抽象给儿童带来了无尽的想象探秘空间。通常在设计儿童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械时必须以儿童的生理尺度为基础,保证儿童视觉的可达性以及使用的舒适性。但艺术往往反其道而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以往只能用目光欣赏的空间扩展到儿童能进入的尺度,让整个身体成为空间的体验者,改变儿童与设施之间的常规感受,把大和小、长和短、快和慢这些概念用不同尺度的元素抽象出来。位于德国伍博塔尔动物园的儿童活动空间,用大片的木材重复排列构成了一个类似迷宫的森林,这些木材的大小和颜色不尽相同,长度都在1.5米到2米之间,远远高于普通儿童的身高,地面采用极其柔软的材料,孩子们在这个大尺度的惊奇环境中探险,就好像老虎在丛林中匍匐前进,丛林中还散置了五个典型的老虎图案和可以模拟老虎咆哮声的扩音器,让孩子们在迷路、侦查、发现和想象的过程中体验不一样的丛林之旅。

(三)过程感

大地艺术将我们对视觉形象的理解转变为一个基于时间框架的多感官互动空间的体验,大地艺术家崇尚自然,认为只有在自然进程中,时间与空间才能如此糅合在一起,他们强化基地固有特征,通过场所的过程体验向人们提供一种概念性的认识。安迪·高兹沃斯在作品《时间的河流》中强调,他要处理的不仅是空间概念中存在的河流形象,同时也把时间的涵义加入其中,让河真正流动起来。处于时间、空间敏感期的儿童在户外活动中的体验也不单是三维空间上的,还有第四维时间上的,也就是说,将大地艺术中这种多维视角运用到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里,创造出令孩子们沉浸的游戏、认知环境,调动一切感官进行思考。

位于日本北海道泷野铃兰丘陵公园的“儿童之谷”,鉴于儿童普遍对大自然中动植物的认知来源于书本,而非真实的经验所得,因此,场地以模拟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为设计依据,如悬挂的蜘蛛网,下垂的蜂房,隐蔽的蚁巢等,这些洞穴空间由数条人行道连接,其中,最具特色的“蚁塚塔”,以一种仿真结构直立在山丘之上,内部的空气流通系统也是模仿真正的蚁山环境而建,儿童就像白蚁一样呼吸爬行,体验整个生命过程。

在德国瓦尔德基兴附近的小村子里,设计师将当地杉树树干改造成儿童的游乐设施。首先将长短不一的木块直立排列,构成整棵树的表面,儿童可以穿过木块之间的缝隙,在或宽敞或局促的错层空间里探索玩耍的机会,感受光影交错的变化;内部空间是由层层交织的爬网构成,这些爬网都固定在树干的圆形钢管上,像是树木的维管束,控制网眼大小与距离,不至于让儿童从上一层网摔到下一层网,也方便他们借助带有结头的绳索向上攀爬,一旦爬到顶部,儿童便可以欣赏整个城镇以及周边的风景。这种经过自己努力攀爬到顶的成就感及视野豁然开朗的喜悦感,在儿童再次进入空间的刹那间油然而生,内驱力促使他们在当下环境中循环反应,乐此不疲。

四、结语

儿童活动空间需要最大程度上发展儿童的天性,文章提出将大地艺术的创作思想运用到设计中,借助其自然观、抽象性及过程感等特征,将原始自然以一种易于理解的艺术手法再现,结合对不同敏感期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解读,以期帮助孩子们建立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最大化引导儿童从感知与体验中掌握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在提高场地生态价值的同时,希望给今后设计及管理儿童活动空间的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项目:《武汉市中心城区户外儿童活动场地的现状调研和发展研究》.湖北省教育厅(15G222),2014

注释:

①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5.

[1]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12.

[2]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

[3](西)布鲁托,编著.儿童游乐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

The Reference and Application of Earth Art in Children 's Activity Space

ZHOU Jing
(Wuhan institute of Design and sciences,Wuhan 430205,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in different sensitive periods, especially the instinctive attention and preference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outdoor activities, summariz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children's activity spa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th art, The natural view, abstraction and process sense of earth art are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children's activity space.

earth art; children sensitive period;activity space; nature view

TU986

A

1008-2832(2017)06-0058-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敏感期大地空间
大地之歌
空间是什么?
淡定面对儿童敏感期
创享空间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浅谈教师如何正确应对幼儿敏感期教育
大地之灯
大地黄好
裂开的大地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