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统筹 创新举措 提升内涵着力推进全省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7-02-14文|

山西教育·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厅普通高中全省

文|

近几年来,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基础教育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按照“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特色、特殊教育抓提升”的思路,全面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保持了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城乡统筹,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建立工作机制,强化政府责任。根据省、部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以县为单位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明确了各县(市、区)2014~2018年分年度的时间表、路线图。从2013年起全面建立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制定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发展的三个机制:一是将均衡发展年度规划与“全面改薄”年度任务紧密捆绑,统筹推进;二是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省委、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进行考核;三是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抢前争先,规定对2013年通过国家认定的县奖励500万元,2015年前通过的奖励300万元,2016年通过的奖励200万元,2017年通过的奖励100万元。

2.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经费由2010年的183.0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29.98亿元。从2016年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0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00元。对寄宿学生按照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同时继续落实好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学校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等政策。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省建立起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3.全面改善条件,不断夯实基础。先后投入230亿元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投入19亿元实施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投入16亿元进行县镇学校扩容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及附属生活设施建设,投入5.83亿元实施了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工程。按照国家要求,从2014起,利用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专项资金85.07亿元,在98个农村县(市、区)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坚持标准先行,先后出台了办学基本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后勤基本标准、校容校貌建设标准、教学点办学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标准和制度,要求各地对照办学基本标准,加大投入,补齐短板。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全省先后投入资金508.66亿元,其中县本级412.92亿元。全省共新建学校213所,改扩建学校3272所,新增城镇学校学位22.5万个。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超大班额控制在1.97%,大班额控制在3.6%。各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校容校貌、校园文化建设明显改善。目前,有106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省级督查,85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晋中、阳泉、太原三市实现市域内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4.深化改革创新,共享优质资源。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各市分配比例都达到60%以上,近一半市达到70%以上,晋中市达到100%。这一举措,提高了农村初中的吸引力,部分农村学校出现了学生回流现象。采取“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对口帮扶”等方式,推动优质中小学校和其他学校在教师配备、教学管理、教研培训、学校文化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目前,全省所有市辖区和已通过国家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市、区)都在推行办学模式改革。

5.聚焦发展短板,全力扶贫攻坚。我省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份,119个县中有58个是贫困县(包括国贫县36个)。这58个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点4825个,占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的42.3%。2016年上半年,省教育厅开展了农村地区教育情况大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办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若干意见》(晋政办发〔2016〕158号),将发展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与全省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和时间节点同步推进,从最困难的地方、最薄弱的环节、最关心的问题着手,精准施策,全方位保障贫困地区群众受教育权利。

6.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根据国家总体要求,我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以“1+X+Y”形成组合拳,全力攻坚克难。“1”是指加强顶层设计,以《实施意见》为统领,密集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实施意见》+若干配套文件”的政策体系,发挥制度合力。“X”是指聚焦发展重点,确定具体项目,选择一批试点。先行先试,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Y”是指针对义务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汇集专家智慧,建立工作机制,选定若干课题,设立一批固定观察点,实施跟踪调查,开展科研攻关,为指导全省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按照这个思路,《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印发,2017年4月13日,省政府召开了工作动员部署会及省级试点工作启动会。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编办、省人社厅联合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围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重点难点,确定了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现代学校管理改革、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革等5个试点项目,遴选3个市、18个县(市、区),先行先试,探索路径。省教育厅与住建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城镇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二、“双普”同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一是扩大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在发展事业、扩大资源的同时,我省始终注重优化结构,坚持公益普惠,将公益普惠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安排部署。一方面积极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坚守主阵地;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和扶持工作。今年,全省将认定扶持500所以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项工作已纳入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项硬性任务对各市进行了分解。同时,我们将积极开展城镇小区配建幼儿园专项督查,2016年与住建、国土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山西省城镇新建住宅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2017年4月份,省教育厅召开学前教育工作会,要求各地开展小区配建园自查,7月份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小区配建园配齐,并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二是优质幼儿园帮扶。2014年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优质幼儿园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交流推广各地经验,坚持“分步走、全覆盖”,建立优质园帮扶薄弱园发展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幼儿园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结对帮扶、教师挂职或交流、优质幼儿园办分园或举办教育集团或托管办园、片区教研、课题合作等形式,积极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区域内各类幼儿园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190余所优质幼儿园对口帮扶670所幼儿园。此项工作也激发了各地各幼儿园的创造性。太原市建立了市域内县区间对口帮扶的机制;运城市通过片区教育联盟等形式整体推进优质幼儿园帮扶工作;太谷县借鉴本地义务教育盟区的经验在学前教育阶段也开展了盟区制;孝义市采取“城乡间幼教发展共同体”和“城区优质园办分园”的方式,强化帮扶过程性指导和管理……各地和各幼儿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地区原先的优质幼儿园入园难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普职并重,提升高中教育水平

一是推进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2014年省教育厅制定了《山西省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从2015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作。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包括学校布局、学校校舍、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学设施设备、生活设施及校容校貌等,补齐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短板,力争到2017年,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达到《办学基本标准》要求,基本实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备、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基本达标、生活服务设施满足师生需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目标,积极应对考试招生制度对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出的新要求。截至2016年底,全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已基本达标。按照今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省教育厅将指导各地按照2017年全面完成的总要求,倒排时间表,列出计划,尽快补齐短板,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校,将投入责任落实到举办主体,确保如期推进、圆满完成,确保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能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二是开展省示范高中对口帮扶工作。

2016年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将省示范高中对口帮扶贫困县普通高中作为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山西省教育扶贫行动方案》。省教育厅制定《山西省省级示范高中对口帮扶贫困县普通高中工作实施方案》,计划从2016年起,集中三年时间,切实发挥省级示范高中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由88所非贫困县省示范高中对口帮扶67所贫困县普通高中学校,重点在教育理念、管理水平、教师素养、教学质量、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帮扶,通过帮扶双方共同努力,到2018年,基本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努力提升被帮扶学校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根据国家部署,山西省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全面推行新的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为切实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省教育厅出台了《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山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启动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选课走班、生涯规划教育等三项试点,成立了省级专家组开展指导。今年4月下旬,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高考改革培训会,各市教育局分管局长和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校长参会,再次对高考改革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及早应对。

四、普特齐抓,切实办好特殊教育

一是全面建立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建立了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生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达到6000元;省级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由每年150万元增至500万元;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5%的资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班)。从2014年起,在国家和我省规定基础上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补贴标准由原先的本人基本工资的25%提高到50%。同时,相应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其他教职工的补贴标准。落实特教教师编制。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核编标准对特殊教育学校(含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教职工编制进行核定,确保所有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师生比达到1∶3以上。

二是全面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省教育厅联合省财政厅、省卫计委、省残联印发了《关于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省教育厅、省残联联合制定了《山西省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情况统计工作流程》;省教育厅印发了《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试行)》;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在11个地市每市选择部分残疾学生就读数量较多的普通学校试建资源教室。目前,全省11个市都建起了一所规模较大、标准较高,以聋、盲儿童少年为主要接收对象的特殊教育学校。30万人口以上的49个县(市、区)全部建有公办特教学校。太谷县获批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随班就读区域实验工作。

三是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的通知》,提出要在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满足残疾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培养残疾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为就业创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同时,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积极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工作。

五、立德树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2014年,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意见》(晋教基〔2014〕47号),着眼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管理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学习信息化水平、推进考试评价改革等五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重点就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公民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及信息化时代中的学习能力进行了具体安排。

同时,我们在全省选择了部分市、县和若干所学校就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开展试点。通过项目试点,推动中小学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设施设备使用等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的集中攻关、重点推进,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省共有14项试点任务,包括校外及学区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标准中有关于教学活动的建议与实施,校本课程标准的探索与研究,新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业的改革与探索,学生社团活动的建设与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索与研究,纸笔考试试题的改革与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与探索,教育信息、装备应用改革等。省里建立专家团队,定期指导,同时对试点进展情况进行随机督查、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省教育厅每半年听取一次汇报,了解进展情况,保障试点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六、应用驱动,推进信息化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省按照“两坚持、一目标”的思想(坚持融合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坚持应用驱动,形成改革需要技术、技术助推改革的良性互动;一个目标就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将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教师教研方式及教育管理方式等四个方面的转变。积极探索基于“人人通”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微课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基于个人空间的自主成长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开展基于班班通的教学应用、名师课堂、专递课堂、网络选修课,转变教师教学方式;通过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网络在线培训、教师个人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转变教师校验方式。同时,我们注重通过评价改革来推动信息化的应用,2015年,我省将信息技术列入中考科目,并于2016年正式计入中考成绩(满分10分)。中考加试信息技术,发挥了考试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全省初高中学校机房建设、信息技术开课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学校、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明显提升。

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和内涵发展两个基本原则,坚持规律导向、问题导向、破题导向、服务导向,不断攻坚克难,突出义务教育“重中之重”战略地位,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促进全省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由县域均衡向市域均衡升级,由局部试点向全面推进扩展。扎实推进基础教育领域各项工作,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厅普通高中全省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2014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年度排行榜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
2012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年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