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①
—— 音乐院校研究生教育模式探索
2017-02-14杨曦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杨曦帆(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艺术是人类认识、理解、体验世界的方式,艺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艺术是思想的表达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艺术院校应该为社会培养怎样的艺术人才?应该为社会创造怎样的艺术气氛?应该如何培养当代研究生?在传承传统、建构中国特色文化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对于艺术院校而言具有使命性,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培养既有高水平艺术实践能力,又富有艺术思考能力的现代人才。
一、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艺术院校的研究生通常为两类,一类是以艺术实践为主的专业硕士,另一类是以研究为主的学术型硕士。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深化,教育主管部门对于研究生类型进行了调整;目前,在音乐学院,包括作曲在内的所有艺术实践类专业都属于“专业硕士”(或称“艺术硕士”),学制三年;另外,从201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代替两年制的“MFA”②“MFA”,Master of Fine Arts 的缩写,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注重艺术实践并兼顾艺术理论修养。;音乐学、音乐教育理论、作曲技术理论属学术型硕士,学制三年。学术型对接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标准,专业型硕士则以舞台表演和创作作品为主。在生源方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来源通常是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有时候也有音乐表演类专业以及其他文理科学生跨专业报考的情况;专业型硕士生源则大多以音乐学院作曲系、钢琴系、管弦系、声乐系(声歌系)、民乐系(国乐系)等专业系科本科毕业生为主。
近两年国家加大了艺术院校实践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这也给如何更好培养实践类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科分化和专业结构上可以看出,艺术院校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以艺术实践为主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方面。以音乐院校为例,以“一对一”的“小专业”教学模式为主的培养方式是其他大多数院校和专业所不具备的,学生要把很多时间花在创作、练琴、练声等专业性训练上。这种“特殊性”也使得艺术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存在利弊并存的现象:有利的方面在于,艺术院校专业化程度高,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艺术分析能力;不利的方面在于,由于专业院校专业面较窄,学术视野有限,技术性有余而对于作品的理解以及人文素养则相对较弱。看清“长短”才有利于取长补短。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以舞台表演为主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学位办[2006]6号)。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要求。不仅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和表现力”,也特别强调了“系统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就现实而言,不少专业学位研究生距离这一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
专业性和学术型研究生在培养上最大区别在于,学术型研究生强调学术研究,注重跨学科知识结构,学位论文是其最终的成果;专业性研究生重在艺术实践,因此,培养的课程结构也是以实用的舞台实践知识为主,对能否毕业的判断也是以舞台实践(音乐会)为主。在评判标准上,学术型研究生以学位论文为载体,其方式等同于所有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其判断标准已形成惯例;但专业性研究生的评判标准由于艺术个性而在一些时候难以形成一致标准。尽管二者之间存在差异,但一些基础环节则是共同的。比如,研究生教育应当是以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对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研究生在今后的发展中胜任更多不同类型的工作,而不是仅限于写一篇论文或演奏几首有限的曲目。
二、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就。比如,我们在艺术技能的训练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就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在很多重大国际音乐赛事中,常有中国音乐才子获奖身影。这些都是值得骄傲的成绩。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作为艺术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积累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但同时也不能因此忽视了对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了思考的动力,才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所需之技能。否则,就如当下状况,中国艺术院校学生成为了“技术好”的代名词(当然,在大学扩招之后,这一“传统优势”已有所变化)。站在艺术的角度,单纯的“技术好”并不是一件值得特别炫耀的事情;因为这有可能让我们对艺术的理解降低到了一个物质性的层面,技术并不能等同于艺术。某种意义上,单纯技能训练有点像过去的“八股文”;也就是说,一个音乐表演类研究生如果没有注重对艺术能力的提升,实际上也就是只会表演自己会的有限曲目而已,并没有真正提高艺术能力。学院的培养方式不同于艺术表演院团,突显的应是对艺术人才的整体教育和对长远效果的保障,而不只是以一台音乐会或一次比赛结果为终极标准。也就是说,艺术院校所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能够上舞台表演,还要能够将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有效的传授,这其中包括了对作品的专业解读。
在国内的音乐院校流传着这样的认识:附中学生的技术是一流的,本科生不如附中生,研究生不如本科生。一方面,这种“倒挂”现象是唯技能而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研究生教育不同于附中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应该更强调艺术思想、艺术品味、艺术技巧等多重环节之艺术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较长的阶段里,我们培养了很多获奖选手,但作为人口大国,我们却很少能够培养出被公认的、引领大众趣味的、具有广泛认同的世界级艺术大师。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的教育模式似乎只是在培养“匠人”。有人认为,我们需要学习“匠人精神”,比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舞台上的独奏家,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多培养坐乐队的“匠人”?其实,“匠人精神”重在“精神”,其精神的内涵是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状态,并不是技不如人,退而求其次的做法,而是对艺术领域深度分层的“术有专攻”的思路。
另外,导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一些导师和研究生的学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淡薄,对于艺术的理性认识和分析能力都有待提高,这或许和艺术院校较长期所形成的一些习惯有关。这不仅不利于研究生在思想上提高对艺术的认识,对于艺术学学科来说,作为学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群体如果淡于学科意识,那么,作为新的门类学科——艺术学的未来也是令人担忧的。有文章针对艺术院校此类现象指出:“有的老师不注意对学术前沿的追踪,长期不从事科研创作,不参加学术会议,写不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有的老师只重视技能、技法的传授,而对必要的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不够重视,导致一些学生不懂科研方法,更谈不上科研创新能力了。”[1]客观地讲,这是艺术院校,特别是音乐学院较为普遍的现象。同时,艺术院校学生素养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当下社会中,“有的学生进校就忙于从事社会工作,整天忙于辅导学生挣课时费,为高消费、奢侈品而忙碌,几年下来,没有认真上几天课,没有认真读几本书,有的还不能按期毕业。”[1]尽管作者指出的现象是有所针对,但也是大多数艺术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现实中,的确存在艺术院校部分师生缺乏对待学科的正确认识,部分研究生缺乏正规的学术训练,在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比较薄弱,缺乏学术兴趣和学科意识必然缺乏创新能力,从而也导致学术反思和批评性精神的欠缺。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教育,其关键点就在于研究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应当以学术方法训练和培养对问题的反思能力为主;特别是要以问题意识作为研究生教学的主线,激发学生思考与判断能力。
总体上看,艺术院校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研究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学术型研究生由于身处艺术院校相对于综合大学而言缺乏应有的人文环境,这使得研究生在跨学科知识结构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而专业型研究生在目前的培养中还存在着职业化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三、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意识
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对“学术”缺乏细致的分层工作;学术并不是简单的“背背历史知识”,在大学校园里的所有艺术实践活动本身就应当是具有学术意识的艺术行为;大学的艺术活动之所以不同于校园之外的“唱歌跳舞”,其核心在于大学中的艺术活动其本质不能脱离人文品味与科学精神;艺术实践不是简单的以写文章论英雄,但艺术院校不能脱离学术语境,学术与艺术并不是对立的矛盾体。在艺术院校的艺术活动应当是一种具有学术精神与学术思考的艺术实践活动,这是艺术院校存在的逻辑前提;大学的本质就应当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所有大学的共同使命。当下的情况是,一方面,从社会对艺术的需求角度,艺术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唱歌跳舞”的技能;另一方面,基于对艺术的偏见,人们习惯于以艺术的特殊性来掩盖其思想的贫乏。尽管我们不能忽视艺术院校的特色,但不能以此为挡箭牌而遁形于其“独特性”之中。艺术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和其他所有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之间首先是高层次教育的共性,对人文精神与学术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共通的,其次才是因为专业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通常,学科建设主要是由理论专业来完成,但同时又不局限于理论专业,而是关系到所有专业领域。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一些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已为表演类专业增设博士生导师,这意味着音乐表演类学生可以和音乐理论、音乐创作专业学生一样攻读博士学位。作为学科的最高学位,意味着代表本学科、本专业的最高水平;因此,对“博士”的期待除了舞台展示,在理论方面也必然会有更高要求。研究生教育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这意味着表演类专业将要开始比过去承担起更多的学科建设任务。这也预示了,音乐与舞蹈学科在研究生培养目标上可能会迎来新的机遇、挑战、变化和发展。
尽管面临新的变化,但要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完善学科建设,还是需要围绕研究生课程建设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只有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才有可能在理论与方法环节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从而逐步建立学科意识,以及在不断地反思中推动学科的发展。研究生课程建设应该包含最新学术动态,课程除了知识传授还要帮助研究生树立学术自信,帮助他们体验学术思维与创新的过程。特别是在具有艺术院校特点的“小班课”和音乐表演类以“一对一”为主的授课方式中,应该鼓励研究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研究生教育只有在良性的“互动”中才可能培养学生建构自己的艺术思考和艺术品味的能力。研究生的评价应该成为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师生的“互动”所呈现出的应该是以具有反思性的理念所带动的教学活动。同时应注意到研究生这一群体的主体创造性,或者说,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给他们的创造能力留出相应的空间,艺术如果没有创造力就失去了艺术的本质。
艺术需要情感,但情感并不是对理性的否定,情感本身也不仅仅是经验性的。在表演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艺术缺乏深层反思,教学被等同于单纯技法的学习。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不少研究生进校到毕业就是以一个学位论文选题为主,很多情况是导师熟悉什么领域,学生也就学习这些领域;研究生学习阶段缺乏有效的学理和学术方法训练,结果对于学科意识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尽管能够完成论文,但很可能只是限于一般性资料的罗列而鲜有明晰的学理视角,其学术的意义不够明确,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并未掌握。一句话,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提高。这样的研究生教育由于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术眼界比较狭窄,学术后劲相对比较乏力;特别是在学科方法论、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都显得比较薄弱。从这一角度也说明,为什么我国的整体学术创新水平较低,这其中很大原因的确是因为学科理论基础比较滞后,从而导致学科意识不强,学术反思能力不足,有效的新理论的创造性不足,同时也缺乏将书本知识与现实常识相结合的能力。
学科意识就是对本学科的学科定位、明确学科历史与发展的反思。学术科研和教育工作对于学科建设都是重要的,学术科研应该起着推动研究生教学工作的作用,不断地把学术前沿话题落实到教学中,这是推动研究生课程、保障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环节上则主要体现为学术思想载体的著作、论文以及各类科研课题、教学成果、精品课程等。这些以文字表达为基础的学术工作并不是不同于或外在于艺术教学和艺术实践,而是说,这种以大学为平台对艺术各个环节的理性提炼正是所有艺术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学术反思是对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的有力引导。
四、创造力是艺术院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人的创造力,艺术人才是否具有创造力是衡量这个社会创造能力的重要尺度。因此,如何培养创造力是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工作,南京艺术学院老校长刘海粟先生所提倡“不息的变动”就是一种追求不断创新的理念。只有在创造力引导下,无论是艺术实践还是学术研究才可能具有艺术院校的特色,创造力无论对于理论专业还是表演专业其重要性是等同的。
尽管创造能力因具有个性化而很难在“教学的平台”上一概而论,但依笔者经验,在教学中还是有一些“共性经验”值得关注:第一、学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以学术讲座、大师班、工作坊等“第二课堂”形式作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学科视野的重要补充;第二、艺术实践与文化创新相结合,无论是创作还是舞台表演,都需要思考其文化内涵,从文化中获得创造力;第三、艺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所需存在脱节现象,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一定程度上缺乏社会应用性,现实社会是创造力的源泉,现实社会中的艺术市场也期待有新意的艺术实践活动;第四、艺术专业与其他人文社科乃至自然学科的跨学科结合,就人类文化发展来看,狭义的专业边界会越来越模糊,“跨学科”会打破很多传统专业格局而形成新的发展方向;第五、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之间进行“跨界”“跨专业”实践;南艺音乐学院在研究生教学中为民乐专业学生开设作曲课,使同学能够自己创作、改编民乐作品,这样不仅在舞台演出中能获得好评,其音乐视野的拓展也极大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第六、“学术型音乐会”应当成为艺术院校舞台实践的组成部分;研究生除了能够演奏(唱)音乐,还能够用有逻辑的语言和书写来解释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音乐;第七、关注多元文化,中国正在走进世界,而年轻人要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思考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第八,在对学术理念和对艺术的理解上,应给予研究生更多的学术和艺术实践的自由;导师对于研究生在艺术观念和学术观点上应持更加包容的态度,应鼓励研究生对艺术实践和学术研究持有自己的看法并用于实践。总之,以上种种“方法”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真正的思维能力。创造力的核心是对新的学术研究方法的探索,其最终有效的形式是形成新的学术或艺术实践理论。在这个层面,我们或可说,对于学院式教育而言,“对探求真理方法的热爱,应胜于对真理本身的迷恋。”[2]
艺术院校的“特殊性”在于其艺术实践环节,其突出问题是如何平衡技能训练和人文精神培养之间的关系。过去,在一定程度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只注重于技能而没有在如何提高学生针对艺术问题的思考能力以及艺术品味能力上予以足够地关注,这就使得我们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单向度的被“技术好”所简单代表,这样的局面,不仅使学术理论没有充分切入艺术实践话题,同时也使艺术实践长期处于某种单方面的技能发展之中,研究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艺术院校在对实践类(表演类)人才的培养上,除了要以参加各类比赛来推动专业发展,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术型艺术家”。以大学来培养艺术家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方式,在艺术院校,不仅要追求以比赛获奖为目的的舞台专业发展,“有思想的创作”和“理解型表演”都是重要内容,研究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都应当是培养的重点。“理解”就是对艺术的整体性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应当是为表演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这个层面上,艺术实践本身就是以学术的方式来呈现,这也是艺术存在于大学的合理性。
笔者认为,在研究生教育层面上,艺术院校更多的工作还在于要向社会输送这样的群体:
他们接受过完整的艺术技能训练,有着良好的艺术品味,对于艺术的本质有深入了解和反思,能够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他们因接受过艺术培养而更具有创造力;并且,这种“力”逐渐潜移默化地成为社会的习惯,而艺术人才之所以能够服务社会,其核心因素在于艺术人才常常能够以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视角来看待世界,视角的差异性正是思维创新与创造力的灵感源泉,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艺术院校的责任不仅是打造舞台精英,同样要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艺术人才。唯有如此,艺术院校所培养的艺术人才才可能真正做到“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3]
创造力就是艺术得以存在的根据。
总体上看,目前艺术院校研究生无论是在创作、表演还是学术理论方面大都还处于“模仿”而缺乏艺术创造能力。我们不仅欠缺大胆而又有创意的艺术创作,缺乏新颖的舞台表演,也缺乏有深度的学术思考。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研究生教学都还处于“因循守旧”的状态,有艺术气质的个性表达还未成为主流。故此,在21世纪,如何超越一般性模仿、如何创新、如何构思实验性艺术、如何表达自我追求、如何在理论上阐释当代艺术、如何在针对现实的思考中探索新理论等内容都应当是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意,而这些学术话题本身就是创造力的切入点。
五、对应用能力的培养
从发展的角度看,在研究生教育中,对于应用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也需要反映社会的需要,研究生教育需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就现实情况而言,社会对于应用性人才的需要一定是高于对学术型人才的需要,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学术不重要;而是说,通过分层划分,更能够实现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需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在课程结构中不断提高应用型课程的比重,以应用型专业课程为基础,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从认识社会中理解社会之所需,从而提高“所学”与“所用”关系的匹配度。否则,我们所培养的艺术人才很难真正服务社会。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来说,尽管艺术硕士培养目标是“注重表演技能提高兼及艺术理论素养”的原则,但“艺术理论素养”如何提高?以及如何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理论学习,这些问题都还有深入探讨的空间。一定程度上,艺术硕士被理解为“不学理论”,这或许是因为学习艺术的研究生惧怕理论学习,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既可能有“不喜欢理论”的因素,也可能存在我们的理论和艺术实践之间还缺乏有效沟通,从而使得“学术无用”的观点在有的艺术院校还有一定市场。实际上,“学术”应当分层定义,既有理论型研究,也有关于应用的研究。这对于已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人而言就意味着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在舞台上获得成功的经验。有学者指出,在“新常态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出大批量、专门性、多样化、高层次的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所具有的高层次、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等特质,正在成为新常态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储备。”[4]因此,音乐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应该以职业化的成功舞台经典个案为主,以有针对性的艺术实践为中心,以经典案例来让学生走向职业化道路,有针对性的展开对经典舞台个案和艺术家的研究,从而探索艺术家的成功之路。事实上,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对于音乐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领域在现代社会中所发生的变化所知甚少,对于如何以职业艺术家身份进入社会也大多未做好充分准备。因此,艺术院校的大学校园还应当是一个“社会机构”,能够让未来的艺术家们在校园中就能够经验一个艺术家在社会中所需要经历的重要事件,而不是等到毕业走进社会后才感受到学校与社会的差距。艺术院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应该逐渐重视对研究生应用能力和职业化的培养,过去的教育传统上只注重了对未来艺术家专业能力的塑造,而没有将未来艺术家作为社会人来看待。在这方面,很多院校做的不多。艺术家的职业化往往是靠学生是否能够参加比赛或演出为标准。一个院校培养能够在比赛中获奖的高精尖人才无疑是重要的,是衡量一所艺术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具有有影响力的比赛中能获奖者毕竟是少数,教育要面向所有求学者。
六、研究生教学中的指导工作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和本科教学相比,研究生教学中导师对学生的影响相对要大得多。这是因为研究生和导师的接触方式和本科生不一样,通常是单独或者是小组式接触,导师的“隐性”影响远大于在本科教学环节中的“显性”影响,这也是研究生和导师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的原因之一。导师个人魅力的影响对于艺术院校来说或许更为重要。一个优秀的导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实力,有广阔的学科知识和有创造性的学术能力,还应当对学科的发展有符合学术逻辑的全面判断,对国内外学术界的动态有所了解。同样,表演专业的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也要具备相应的学术能力,对于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有着学术上敏锐的洞察力。除了上述专业水平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一定程度上,教师被评为研究生导师是因为其专业成就,但缺少对研究生导师的专门职业培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何指导研究生,研究生教学如何不同于本科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术逻辑思维,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如何为研究生打下较为扎实的学术理论与方法基础,如何指导研究生走向职业艺术家的道路等等环节都还显得比较薄弱,都还应当有专门的深造。回顾学术史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民族音乐学家、首届“中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1980年)发起人高厚永教授曾回忆到: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文革”结束后,南京艺术学院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但是,“研究生导师过去都没有指导过研究生的教学经验”[5],因此,他们 “请全国各地的专家到南艺来开一个会”。因研究生培养所引发的学术会议最终成为了“民族音乐学”进入中国内地的学术里程碑。这个例子说明,研究生教育和学术活动是密不可分的。
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创新意识并不是空穴来风,的确和学者的个人经验有很大关系。和国外高校教师的流动性相比,我国高校教师相对较为固定;从学术活力来说,流动性有利于教师开拓眼界,接触不同学校的学术风格,更容易形成学术的包容性。如果一个学者在不同高校学习,接触过不同类型的学术思想,体验过不同的艺术流派和学术训练,如果能够很好地对之综合,这本身就是创造力的基础。也只有有了创新意识,才可能真正拥有学术包容的胸怀,对于研究生的创新性才可能有敏锐地把握,而不是以导师之权力来维护因循守旧。因此,导师队伍学缘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是一个艺术院校能否培养出有分量的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希望培养出掌握学术前沿的研究生,那么导师本人就必须站在学术前沿;如果想培养出一流的艺术家,那么导师本人就必须要清楚什么是一流标准以及一流的标准在哪里。
在研究生教学中,我们注意到艺术院校研究生在理论基础和人文精神方面相对贫乏,很多研究生对于相关经典学术理论和学术前沿问题都相当陌生,对于学术思维能力和学术方法的掌握都亟待提高。因此,如果采取“任其自由生长”,那么,三年研究生生涯就会被功利化的缩减为一篇质量不高的学位论文,教学质量就会下降,研究生在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上就不可能有进步。针对于此,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紧扣课程建设,除了原有各专业方向的课程之外,增加开设了“人文专题研究”和“音乐学前沿”等基础理论类课程。其中,“人文专题研究”所讲授内容以人文、社科知识为主,分别由南艺和外校教授主讲,内容涉及人社科领域,覆盖文学、史学、哲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音乐学前沿”则是将目标瞄准国内外学术前沿问题,邀请校内和各音乐院校学者讲授。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研究生与各音乐艺术院校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丰富舞台经验①笔者注:在和兄弟院校交流中我们形成的经验:一般情况下,白天是两校学术型研究生共同举办的学术论坛,两校学术型研究生轮流发言,两校也共同派出数名点评导师;晚上则是两校研究生共同举办的音乐会,两校音乐表演类研究生轮流上台展演。。另外,我们也为表演类研究生开设了《声乐艺术史》《管弦艺术史》《民乐艺术史》《钢琴艺术史》等专门课程,让学生熟知中外舞台专业历史,从中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道路。
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模式变革的现实切入点在于围绕课程建设,通过课程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促进学术思维训练,提高学科研究方法课程的比例,建构艺术与人文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学术兴趣,在课程设置上确保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可行性,鼓励研究生自己举办学术沙龙,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一个接受过良好学术训练,有开阔学术视野的研究生,在选题、研究等环节就一定会有所创新。在研究生课程体系方面,对于学术型研究生我们坚持以培养学术思维能力为目标,研究生教育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智力”教育,突出学术理论与方法类课程,着力于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辨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对于专业型研究生来说,我们则更注重应用能力和职业化能力的培养。
通常邀请优秀学者、艺术家讲学是构建校园学术气氛的做法。学术讲座、大师班、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一线学者、艺术家的不同观点,能够领略到平时只是在书本上接触的学者和艺术家,这对于增强年轻学生的学术眼界、学术自信和学术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生教育这个层面的导师和研究生的开阔的学术眼界和充分的学术自信是一所学校学科发展的“发动机”,而完善的学术活动则是学术自信的重要组成内容。对学术的强调并不会弱化其他问题。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科研和教学不是对立的,一所优秀艺术院校,应该是教学、科研、艺术实践三方面齐头并进。
结 语
研究生教育应该是一种重在培养学科意识,重在倡导走向世界,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总体上看,目前艺术院校研究生培养在“学科意识”“创造力”“应用能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可提升空间,艺术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尚有较大变革空间;艺术院校不仅要“唱歌跳舞”,也要“仰望星空”。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的跨学科意识和学术能力都亟待提高;在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方面,我们对职业化的培养程度还很不够,我们的应用性培养也还需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应该围绕对思考能力的培养,艺术的表现形式不能离开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因此,艺术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需要从学科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学术研究、艺术实践以及艺术专业的跨界发展等方面展开调整,从而使得艺术院校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有个性的艺术创造力、较宽广的跨学科视野以及贴地气的应用能力,最终,以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良好艺术修养、全面的学科意识、完备的知识结构、丰富的艺术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为目的。
[1]蒲荣富.艺术院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对策研究——以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5(3).
[2]刘大椿.科学活动论 互补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9.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10-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4]魏红梅.“新常态”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3).
[5]高厚永.有关民族音乐学的回忆和思考——纪念“南京会议”召开三十五周年[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