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匠精神的缺失及培育
2017-02-14蒋炜
蒋炜
当代工匠精神的缺失及培育
蒋炜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品质就是敬业精神、执着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追求极致的工作理想。工匠精神已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工匠精神的缺失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从历史上看职业等级的划分制度和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影响了工匠精神的形成;从现实开看,追逐利润的经营心态和基于赚钱的浮躁心态扼杀了工匠精神。要培育当代制造业的工匠精神,政府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措施,用制度生产“人”,随后“人”才能生产好的产品与服务。没有制度保障而要求人有工匠精神,就会沦为道德说教。
工匠精神;内涵;缺失;培育
“工匠精神”成为2016年度的一个热词,引起各行各业的兴趣并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这与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宣传不无关系。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3月29日,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李克强再次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4月26日习近平在会议上要求:“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造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4月28日李建国在全国五一劳动节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加大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在当前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提倡工匠精神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更有专家学者提出,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的灵魂。但当前工匠精神的普遍缺失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因而理性分析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以及培育途径是我们认识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基础,这方面的讨论和探索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1.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对工匠精神准确的理解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弘扬工匠精神,在工作中培养工匠精神。目前学界对此的理解有着过窄和过宽两种倾向。一部分人认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理念;[1]另一部分人则宽泛地理解了工匠精神,认为工匠精神是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技道合一的人生境界;[2]还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福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3]这种理解恐怕与工匠精神的实质也是有距离的,因此,准确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还是有必要的。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是优秀工匠群体所具有的普遍性的职业品质,正是这些职业品质成就了古代东西方器物制造业的辉煌,并且在今天依然支撑着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制造。那么工匠精神有哪些基本特征呢?综合对比各种观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敬业精神
职业的产生既源于社会的需要,又是个人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手段。职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越高,从事该职业的人获得的地位和相应报酬也就越高。因此,个体对职业层次的选择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中国古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耕读人士的最大愿望。社会对制作技术的需求,又分离出工匠这一职业,一些精打细算的人又进入了商人的角色。每一种职业形成之后,出于对职业群体的规范和凝聚,每个行业都会出台一些技术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用以行业自律或维持行业尊严。敬业则是被普遍要求的一种职业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敬”既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还是一种职业操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一种敬业的精神。敬除了尊重之外,还有敬畏之意,由于担心工作中出差错,而表现出一种诚惶诚恐、谨慎小心的态度。儒家思想向来主敬,荀子曾言:“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4]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不敬,从理论上便是亵渎职业的神圣,从事实上便会把事情弄糟,结果自己也会遭殃,得不到快乐。[5]敬业和爱业还稍有区别,爱业可能是出于一种个人兴趣和情感,因为兴趣和情感都易于改变,因此对职业的坚守和忠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动摇,甚至放弃;而敬业则出于对职业的理解、尊重和敬畏,体现出个人更多的理性和责任,对职业的坚守和忠诚度更强,更有利于职业群体的长期稳定。
1.2 执着的态度
这是敬业精神的外在表现,是对职业生活的长期忠诚和坚守。专注于自己工作的领域,在各种变数可能中,仍然坚持做到最好。有十年磨一剑,终身做好一件事的精神。第一,要耐得住辛苦。工匠多从事物质性的工作,不仅耗费心力,还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加之工作条件的艰苦,工作环境的恶劣,劳动的辛苦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吃不了这份辛苦,工作便难以坚持。第二,要耐得住寂寞,工作需要全神贯注,常常需要在单一的环境下完成,如果没有坚持和热爱的精神,枯燥无味,一般人也是难以忍受的;如果产生了厌倦心理,就会疲于应付,工作也是做不好的。第三,要耐得住名利的诱惑,好名和逐利是人的普遍心理,一个人热衷于追名逐利,工作就会变成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和责任。在此情况下,不可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工作,当愿望不能实现的时候,就会见异思迁,朝三暮四,频繁地更换工作,最终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好。
1.3 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优秀工匠都拥有精湛的技术,而技术的学习和训练都需要长时间的付出。没有对职业的敬畏和长期坚持的精神是难以实现的,在工作中,正是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养成了工匠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并最终成就了精湛的技术。瑞士手表长期以精工精致著称,瑞士顶尖手艺人打造的手表其精确度要超过机械化自动加工的手表,正是瑞士工匠精益求精的结果。[6]对技术狂热追求,对细节神经质般的苛刻要求,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的意识,都是精益求精的表现。
1.4 追求极致的工作理想
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必然形成精湛的技术,精湛的技术必然成就完美的产品。对极致和完美的追求,在优秀工匠身上成为普遍的特征。《庄子》一书记载了许多优秀工匠的故事,削木为锯,见者惊犹鬼神的梓庆;动作自由优美,符合舞蹈节拍的解牛人庖丁;运斤成风,削去鼻尖上白粉的泥瓦匠,都表现了追求极致的工作理想。雕漆的工匠张成,制壶的匠人陈曼生都做出了工艺中的极品。近代张小泉的剪刀,泥人张的雕塑,也都是手工艺中超群绝伦的产品。日本有一家生产弹簧夹头的小企业,从1970年做到现在,2003年上市时连老板在内只有13人,但公司每天有500件订货,拥有1.3万家国外客户,它的超硬弹簧夹头在日本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60%,并有着可观的利润,其企业负责人梅原胜彦的信条是:不做当不了第一的东西。工厂不设检验部,因为产品已经精确到无需检验。追求极致,是很多企业百年不败的生存法则。
2.工匠精神对国家工业发展的作用
在当代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工业强国的核心力量,这种精神不仅造就了百年企业、著名品牌,也提高了国家的的综合实力,塑造了优良的国家形象。人口只有8000万的德国,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有837家,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德国每年都有28家公司入围,位居全球第五。全球最佳品牌100强排行榜中,2015年有10个品牌入选。品牌影响力促进了经济发展,GDP排名稳居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德国还是第二大出口国,2014年德国外贸出口总额11336亿欧元,而且贸易顺差位居全球首位。今天的“德国制造”早已成为高附加值、精益求精的象征。[7]再如我们的邻国日本,据统计,在124万家日本企业中,寿命超过100年的企业有2万家,超过200年的有1200家,超过300年的有600家,500年以上的有30家,1000年以上的有5家,其中最长寿的企业是超过1400年的金刚组,从日本飞鸟时代延续至今。日本制造诞生了众多的著名品牌,在汽车制造、家电、光学、化工等领域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制造业的成功也是工匠精神的内在支撑,工人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的追求,产品质量不仅是生命,还是道德、人品的象征,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入市场,工人们会看成一种个人耻辱,是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的。[8]
3.当前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对比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中国制造有太多的问题。虽然中国是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有世界工厂之称,但产品低质低价,缺少技术含量,附加值低,一直是困扰中国企业的问题。中国企业普遍追求短、平、快的经营方式,以利益驱动为根本,抄袭、组装、粗制滥造的现象较为严重,长期发展的结果,既损害了企业自身,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损害了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由于过于追求速度和数量,忽视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一方面造成了产能的大量过剩,另一方面又满足不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高水品的要求。消费者排队购买苹果手机,到日本疯抢马桶盖,到新西兰购买婴儿奶粉就很能说明问题。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措施,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都是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国制造最缺少的是什么?是工匠精神。许多专家学者呼吁让工匠精神回归中国制造业。那么为甚么我们的制造业普遍缺少工匠精神?
3.1 历史原因:对工匠身份的轻视引发的对工匠职业的轻视
“士、农、工、商”,是中国古代社会对不同身份等级的区分,工匠属于较低的社会阶层。士人和官员阶层则属于社会的上层,《考工记》中将社会职业划分为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等类,并指出:“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又说:“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重道轻器的思想由来已久。由轻视器物制作到轻视工匠劳动,便是自然的了。工匠如果制作出精美的产品,往往被视为“奇技淫巧”,不但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反而还会招致批评。士大夫阶层也以“玩物丧志”自警,整个社会推崇的是读书做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现代社会受此影响的不在少数。从考公务员的热潮中,可看一斑。一辈子立志做工人的实属罕见。
3.2 现实原因:整个社会快速致富的心态和浮躁的工作态度扼杀了工匠精神
长期动荡的中国历史和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给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贫穷就像一副撕不破的膏药紧紧地贴在他们身上,富裕稳定的生活一度成为他们的奢望。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快速致富像旋风一样在中国大地上翻卷起来。曾几何时,“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GDP保6争8”等等,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大家在致富的路上一路狂奔,不择道路,不择手段。做企业的想一夜暴富,在逐利心态的左右下,极力将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为了利润,可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剥削工人,增加工人劳动时间,降低工人工资待遇。做工人的出于挣钱的考虑,不断地跳槽,由于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身心俱疲,对工作只能疲于应付。即使有个别企业,重视质量,由于研发成本、原材料价格、工人工资的提高,导致产品价格提高,很难在价格战的市场上生存。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和法制监管的漏洞,还存在着一些投机商人和冒险的企业。还有一些企业官商勾结形成垄断格局。更何况中国是一个庞大的低端市场,产品的价格还是市场竞争的杀手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山寨”企业能存活的原因。另外经济发展还对传统的社会道德形成了破坏,最主要的就是诚信的缺失。“一分钱一分货”“价廉物美,童叟无欺”“好酒不怕巷子深”等经营理念都受到挑战。在质量不是企业生存第一法则的时代,工匠精神怎么产生?
4.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无序的市场竞争和以逐利为主要目的的经营心态,使中国制造陷入低质低价的泥潭。
残酷的价格战又使很多企业濒临破产,老企业的死亡和新企业的产生轮番上演。其结果非但没有长寿企业存活,也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以及国家形象。要改变中国制造的负面形象,提高产品的质量,培育新的工匠精神就成为当务之急。有学者指出,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的灵魂,正是道出了中国制造的要害。那么,如何培育当代的工匠精神呢?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形成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鼓励和实质性的长期激励。建议如下:
4.1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工作不再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
在一个正常社会里,工作除了作为谋生的手段之外,还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实现个人价值,个人的兴趣和抱负通过工作的方式得以呈现;二是为社会群体提供更方便的生活。因而从理论上来讲工作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崇高的。如果工作的意义只简化为赚钱谋生,工作的性质就完全改变了,工作的价值也大打折扣,一个人也无法长期安心于一项工作,工匠精神的养成也是一句空话。德国和日本的工人为什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一项工作,这其中一点是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出了有力支撑。工人失业之后,仍可领取保证基本生活的工资,不必担心生活没有着落,更不会流落街头,这样他们才能安心于本质工作,这是工匠精神形成的基础条件。反观当下中国,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够健全,工人一旦失业,生活便没有了着落,再加上历史上长期贫穷在心里上形成的阴影,因此,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赚钱越多生存才越有安全感。一旦工作不能赚钱,变换工作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了,跳槽就成为家常便饭。在频繁地更换工作的过程中,工匠精神如何形成?工人以赚钱为目的的心态同样在创办和经营企业的负责人身上表现出来。他们经营企业不是为了给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而是获取更多的利润,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利益。不研发技术,不创新设计,不培训工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抄袭模仿,打价格战,成为经营企业的主要手段。试问这样的企业怎么培养工匠精神?因此,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工人和企业经营者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得以安心地工作,让工作变成快乐和责任,才能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严格规范市场
要树立产品质量意识。质量不仅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的生命,它关系到工人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和个人尊严。要让重视产品质量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为此必须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综合管理体系。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与政府严格的质量管理密不可分。政府制定一套详细的行业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出口的产品建立事前管理,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程序,强化管理,从正负两个方面对工匠精神提供保障,影响工匠的社会生活。[9]而企业对产品的监管也是严格精细的,德国几大汽车公司各类质量管理人员有1.6万人,奔驰每天要从生产线上抽检2部汽车,对1300个点进行全面检测,对所有协作厂商的零部件也要严格质检。[10]在德国产品质量出差错两次以上的工人,再就业的难度是很大的。
4.3 转变职业观念,提高工匠的待遇和地位,增强职业的尊严感和成就感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普遍不高,对工匠的歧视还普遍存在,因此,职业工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较低,导致许多人不愿从事技术工作,这也是工匠精神难以培养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要大力提倡职业平等的观念,消除职业歧视心理,以做好本质工作为荣。日本工匠视自己的工作为“本分”,德国工人认为工作就是完成上帝交付的一项任务,必须尽心尽责。另外,提高工人的待遇和地位,增强从业者的尊严感和成就感,也是有利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在日本,蓝领工人的收入甚至超过白领,在社会上也受到尊重。一个高级技术工人的月薪,足以支撑全家的开销,妻子可以做全职主妇,并生养多个孩子。[11]德国技术工人的平均薪水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与白领工人相当。在日本或德国,一个人被称为工匠是非常荣耀的事,说明他是这一行业的佼佼者。
4.4 设立国家质量奖,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工人
政府设立的奖励无疑具有对产品质量的认可和示范的作用。设立质量大奖可以在全社会起到宣传、提升产品质量的作用,对入选的企业和个人都具有激励作用。长期以来,日本和德国都设立了产品质量奖和设计创新奖。从1959年开始,日本每年都会举办全国范围内的“技术奥林匹克全国大赛”。延续至今,每年都有20万名技术工人参赛,成为日本展示工匠精神的舞台。[12]德国设计的“红点奖”更吸引全世界的企业参与,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评奖盛会,推动着世界性的制造创新。因此,政府设立各等级的质量奖,奖励各个层次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必然有利于工匠精神的营造。
5.结语
工匠精神就是对工作敬业、执着、精益求精和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这种精神是目前中国制造的灵魂,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和制度,制度生产“人”,随后“人”才能生产好的产品与服务。没有制度保障而要求人有工匠精神,就会沦为道德说教。[13]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艺术专业基础教学团队”(编号:2014jxtd045)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陈润.德国工业两百年:工匠精神永不磨灭[J].中国工人,2016(8):20
[2]肖群忠.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7
[3]李宏伟.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5
[4]陈淑丽.中国传统敬业价值理念及其现代转化[J].学术论坛,2016(8):23
[5]任者春.敬业:从道德规范到精神信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5):83
[6]李砚祖.工匠精神与创造极致[J].装饰,2016(5):13
[7]同[1],18
[8]汪中求.借鉴日本经验 思考工匠精神[J].中国工业评论,2016(6):54-59
[9]潘墨涛.德国的社会生活与工匠精神的内化[J].政协天地,2016(8):63
[10]同[1],19
[11]胡明超.解码日本工匠精神[J].共产党员,2016(8):59
[12]同[11]
[13]唐林涛.设计与工匠精神:以德国为镜[J].装饰,2016(5):27
蒋炜 博士,安徽新华学院动漫与设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