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流程的设计
2017-02-13刘少禹
刘少禹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那么如何合理设计流程,保证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设计。
确定人数
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确定适宜的小组人数尤为关键。第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分组人数不宜过少。有的教师由于缺少经验,课堂分组随意性较大,一般同座位活动居多,这样课堂上学生交流范围小,也就失去了合作的意义。第二,小组成员不宜过多。有邻行邻座为一组的,人数过多,小组活动时间有限,使得组内学生不能全部参与其中。那么,最优化的分组人数是多少呢?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及听课过程中得出,四至六人最为适宜,这样既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又能使学生充分地参与组内合作。
均衡搭配
教师应根据班级人数、学生能力、性格特长等条件,在小组内协调好学生比例,合理分组,使组与组均衡,避免活动中出现“能者尽舞、弱者旁观”的现象。还要做到由学科性质、教学内容不同而定,主张班级课堂活动小组不能一成不变。在不同学科分组时,学生搭配应有所不同,同一学科涉及教学内容变化较大的分组也应有差别,学科课程和实践活动类课程分组也应有所不同。由此,学生座位也不一定全部面向黑板,也可以设计成“弧形”“环形”等形式,还要做到因学科性质、教学内容不同而定。只有小组搭配均衡,学生活动才能充分。
明确分工
分工是发挥学生在课堂中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确定好组别、成员后,教师还要给组员进行合理分工,目的就是保证小组活动中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的教师在组内设立教师小助手,帮助教师组织组内活动;有的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选出组长,设定记录员、统计员、发言人、资料员、监督员等。这些角色的设定,是和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及组内成员的特长有联系的,从而确保学生在组内参与活动时能明确职责、发挥特长、共同协作、合作学习,进而使整个小组活动环节能顺畅进行,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精神。
精选主题
实际课堂教学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会有很多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那么到底哪些问题应被确定为小组活动主题呢?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课堂中出现的疑问都适合设为小组活动主题,而是应当选一些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探究能解决的问题作为小组活动主题。如果选的过于简单,会让学生感到问题太容易,缺少成功的喜悦;如果选的过于难,那么容易把学生“一棒子打死”,让学生丧失信心。最理想的主题是“孩子们通过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主题。这样经常坚持小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掌握正确的课堂学习方法会大有好处。
照顾全面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后,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组内活动时还要照顾学生的全面。例如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让他操作一些难以操作的事情,同样对于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应试着让他操作一些简单操作的事情;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可以定为组内中心发言人,同样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也应让他多效仿、多说话。同样的道理,针对学生的其他差异,如表演能力、计算能力、知识储备能力等诸多方面,老师在指导组内活动时,都应有意识地去照顾全体学生,使得所有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制定规则
课堂上小组活动要有规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课堂活动规则对于顺利开展课堂上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大有裨益,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为有利。如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制定《课堂教学小组活动评比规则》《课堂教学小组组长选拔与轮换规则》《课堂教学小组活动优生评比规则》等,还有的教师制定学生搜集材料、熟悉课文及教学内容的标准,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规则或标准制定时,教师要先征求学生意见并付诸实施,让学生在规则的运行过程中,体会到完成小组活动后的成功喜悦,养成良好的课堂活动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注差生
差生的存在是客观的,造成学困的原因有很多。差生的存在也是相对的,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小组活动时多关注,使得差生在课堂教学小组活动中不是活动的旁观者,能主动参与,树立信心。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让组内优生带差生,结成帮扶对子;有的教师安排课堂准备时,重点指导差生搜集材料;有的教师课堂上巡回检查时注意指导、鼓励差生参与组内交流,甚至一段时间后评出进步较快的学生等等,这些做法都很好。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活动环节是发挥学生课堂教学主体作用的重要举措。较为科学的流程设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会流于形式。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民主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