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舞林争霸》谈舞蹈普及的重要意义

2017-02-13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普及大众舞蹈

从《舞林争霸》谈舞蹈普及的重要意义

吴少卿

舞蹈作为自远古时期就传承至今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生活,反映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情感和理想。进入现代社会后,舞蹈更多地进入剧场之中,开始以一种舞蹈作品的形式供大众接受或者消费。却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了舞蹈的观众严重缺失,并且在社会大众的观念意识中,关于舞蹈的概念也相当薄弱。本文从电视节目《舞林争霸》切入,分析当下我国舞蹈普及的危机现状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强调舞蹈普及的优势和价值,以及进行舞蹈普及的合理化建议。

《舞林争霸》 舞蹈普及 舞蹈美育

2013年,上海东方卫视推出了一档以舞蹈为主题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舞林争霸》。该节目引进自美国,一经推出便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形成了较为热烈的反响。因为社会大众在此前对于舞蹈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是在电视屏幕上被当做歌手的“人墙背景”,而随着节目的热播,使人们开始看到舞蹈有了更多独立展示的机会。这个节目对于社会大众接触舞蹈、理解舞蹈有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其中来自上海的舞者朱洁静展示后说出的一段话,更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她说:“我身边的朋友愿意花几千块钱去看一场演唱会,花几百块钱去看一场话剧,但真的很少有人愿意花一两百块钱甚至是几十块钱来看一场舞蹈,这中间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诚然,这样的现象就发生在我们周围,作为职业舞者的我们经常会发出感叹:“我们没有观众!”舞蹈艺术更多的是圈里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舞蹈艺术的观众相对其它艺术门类来说,接受程度比较薄弱。究其缘由究竟是出在什么问题上?观众们为什么不会走入剧场去观赏舞蹈?这其中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危机?

一、舞蹈普及危机的现状分析

舞蹈,这一自远古时期就在传承的艺术形式,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熠熠发光,并伴随着人类生活,反映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情感和理想。进入现代社会后,舞蹈更多地进入剧场之中,开始以一种舞蹈作品的形式供大众接受或者消费。在我国,随着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不断加强。这从当下普通民众中娱乐消费支出的提高以及艺术形式泛娱乐化广泛发展的趋势就可窥一斑。但这其中,进入剧场去观赏舞蹈艺术却逐渐被人们遗忘,尤其是当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这些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逐渐占据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时,舞蹈却成为专业人士中的小众文化,亦或仅仅是大型晚会中作为歌手的“人墙背景” 而存在。

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中国的舞蹈教育理念更多是一种职业化的学院派教育模式,和人民大众的思维方向存在着或远或近的距离;进入现代社会后,舞蹈艺术的传播手段相对其他艺术会稍显落后;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舞蹈过于强调其实用性功能而对其审美性功能重视不足等等。而种种原因导致现在的状况是中国舞蹈理念普及不够深入,形式不够多样,最终接受舞蹈艺术作品欣赏的观众比例较小。换句话说,就是因为在当下普通民众的生活中,真正进入艺术品范畴内的“舞蹈”概念相较于其他几个娱乐化程度较高的艺术门类如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还处在比较薄弱的状态中。再进一步分析这种现象时,可以按照受众的年龄以及社会职业工作状态等进行划分来具体分析,所以,可将受众群体大致分为几个阶段:幼儿及青少年时期,进入工作状态的成年时期以及退休后的老年时期。

首先,随着经济水平和社会意识的不断提升,关注下一代素质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近几年的发展中,幼儿及青少年时期的舞蹈普及问题相对来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前景较好。在各地,各种舞蹈考级、兴趣班层出不穷,国家公办以及私人化运营的各类舞蹈培训机构也在逐渐增多,这说明“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在我国幼儿及青少年这一阶段的适龄儿童中,相对有良好的传播。但对于进入剧场去欣赏舞蹈这一层面来说,因为职业工作状态的因素,这一年龄段的成员构成并不是舞蹈消费的主力因素。其次,由于我国艺术教育的历史沿革,当下进入工作状态的成年人在他们处于幼儿或青少年时期时,接触到舞蹈或接受舞蹈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在他们的认识中进行艺术欣赏或消费时,自然不会第一时间想起“舞蹈”这一形式,而这一群体是进入剧场欣赏舞蹈的主要来源,但却因为种种因素而受到局限。再次,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退休后的老年人群中,广泛兴起的关于“舞蹈”的意识是能够强身健体的广场舞形式。这一阶段的人们主要是为娱乐身心,追求生活舒适度为主。

所以,在舞蹈艺术品的这一范畴下,舞蹈的普及不够深入,形式不够多样,从而导致接受舞蹈欣赏的观众比例较少。

二、舞蹈普及的重要意义

艺术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意识的产物,从产生之初就是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在社会化进程越来越快速的今天,人民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职业理性与生活感性越来越难以协调,艺术却是能够协调这些矛盾的最有利和最迫切的方式。尤其舞蹈艺术作为一切艺术之母,更加地能够贴合人性、满足人们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的需求,成为同时强调健全人体机能又发展人类思维意识的重要方式,并且还能够传承中国文化,使得民族精神呈现为一种“活体”状态,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身上体现。所以,舞蹈普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一)强身健体、缓解压力

舞蹈艺术首先是一门肢体艺术,在艺术语言的运用上,完全依靠舞者的身体去表达情感、传递思维,所以,在对肢体的细致要求中就会协调身体的运动机能,从而锻炼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而这一特性从史前舞蹈“阴康氏之乐”到近几年兴起的广场舞,无一不是渗透其中。传说阴康氏因河流泛滥,浸泡其中而患上了腿病,为了恢复健康从而发明了这个名为“大舞”的舞蹈。说明从那一时期起,舞蹈艺术的实用功能性便使得人们能够重视舞蹈的重要性,直到今天衍生发展成为人民大众喜爱的广场舞形式,成为很多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休闲活动。

同时,舞蹈艺术还能够通过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从而达到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不仅通过参与舞蹈活动可以使得身体得到放松,全身血液循环并且发热流汗,从而达到神经压力缓解的作用。而且在欣赏舞蹈艺术时,通过对审美需求的满足,肢体运动的极致追求,以及强烈的美的享受,精神追求的共鸣,从而在观赏者心中营造出一个理想化的精神世界,并由此得到极大的满足感,从而从深层次缓解外界生活和想法带来的压力,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环境。

(二)感受情感、培育美感

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反应,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尤其舞蹈艺术更是以抒情性为其主要的特性,在情感表达上更是主要的诉求。我国汉代的《毛诗序》就曾说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这个层面说,舞蹈就是能够在人们无法通过言语表达时传达自己的思维意识。所以,在参与舞蹈活动或欣赏舞蹈艺术作品时,感受强烈的情感情绪是舞蹈艺术带给参与者以及观赏者最直接的作用。而通过舞蹈艺术去追求强烈的情感表达也是人类在艺术活动中一直以来的诉求,因为情感是人类能够从动物界的自然属性中脱离出来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在强调情感的同时,舞蹈艺术还能够通过参与活动让大众体验到本民族本地区的审美经验,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更加全面地认识美的含义和内容,从而从一个更加深刻的角度去理解人性。这也是我国一些舞蹈教育者当下正在觉醒的舞蹈教育意识,即通过面向每一个普通人的舞蹈教育,使得大众树立起强烈的美感意识,成为更加丰富和更为全面的人。因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而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中最有利的方式和手段,通过不同的舞蹈作品熏陶,使得社会大众具有美感意识,提升美学观念,成为思维健全并具有强烈美学观念的人。

(三)身心合一、全面发展

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舞蹈是能够兼有身体和心理反馈的艺术形式,而且还特别强调二者要和谐统一,相互作用。而这种身心一体说的表现方式能够使人们更加全面的发挥人性,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中最适应面向社会大众每一个人的审美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因为相较于其他的艺术教育方式,舞蹈教育模式会体现出其他教育模式或多或少欠缺的、不同的优势及益处,成为既满足身体要求、又满足心理需要的艺术教育方式,从而更好地提升人的身心协调发展。

(四)传承文化、凝聚民心

参与舞蹈艺术当中,不仅是学习几个舞蹈动作,学习一种舞蹈的风格风貌,更多的是通过舞蹈的学习,体会不同的文化,以及由不同文化所带来的自省和认知。文化的传承虽然在大部分时间下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但以舞蹈这种艺术形式为主的非语言文字文化却在强有力的保存着传统中国人对于生活、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认识。通过舞蹈的学习和参与,可以使人们更多地从身体体会到这种文化的价值,从而认识到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民族自信,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更多地体现出中国舞蹈的典型特色。

三、舞蹈普及的合理化建议

前文中提到了不同的年龄及工作状态的现状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舞蹈普及确实还有巨大的潜力和工作需要去开发和实践。舞蹈普及不仅需要从表象上进行广泛宣传舞蹈的优势和益处,更要从深层次提升受众对于舞蹈的理解,从而对人们的素质提升、全面发展带来更大的改变。

第一,要提升舞蹈普及的宣传意识及市场化运作。从这点上来说,《舞林争霸》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在社会大众的公众意识上,首先确立广泛的“舞蹈”意识,在进行娱乐审美需求时,舞蹈艺术也是一个可以提供精神需求满足的良好方式。“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大众媒介已然通过电视将舞蹈拉入千万百姓家,这样做并非拉低了‘艺术门槛’,而是扩大了舞蹈传播的受众面,促使更多人去了解舞蹈艺术与舞蹈文化。”*黄斯:《从<舞林争霸>看大众媒介下的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62页。而且,反过来说,社会大众需要舞蹈,因为舞蹈从人类产生之初就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舞蹈反映生活,舞蹈表达情感,舞蹈提供给人美的享受,所以,在普通人的生活中,需要能够引起他们共鸣的舞蹈作品,从而让人们能够更好的缓解压力,提高身体素质,同时更加理解生活、理解人性,具有较高的情商,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在舞蹈的传播途径上,应该广开思路,注重内涵和外延的结合并且扩大,吸引观众贴近舞蹈,从而使他们能够走入剧场,欣赏真正的舞蹈艺术成为可能性。试想,如果社会大众首先不贴近舞蹈,不对舞蹈产生喜爱之情,如何能让他们走入剧场,付出资金买票,成为舞蹈艺术作品的观众、消费者?

第二,加强各类舞蹈兴趣班教育的层次,引导广场全民健身舞蹈的深入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了基本生活保障之后,社会大众确实开始寻求更高的精神追求,这其中,满足少儿及青少年的舞蹈兴趣培训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满足家长对于下一代艺术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而当下面向少年儿童的舞蹈兴趣普及教育,不仅一些具有舞蹈教育资质的官方机构参与其中,更多的是私人性质开办的各类舞蹈培训机构。这就使得各类机构的水平参差有别,良莠不齐,使得舞蹈兴趣培训的数量虽庞大,但质量却有待提高。同时,舞蹈兴趣培训虽然开始面向更多的人群,在一些城市和地区有了不同年龄和舞蹈种类的培训教育,但更多的地区和种类仅限于少儿及青少年的舞蹈考级培训,更加深入地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舞蹈兴趣培训应被提到更重要的层面上来。同时,在中老年的广场全民健身舞蹈的发展上,尽量引导他们以一种更愉快、更合理的健康锻炼的方式,去体验舞蹈带来的乐趣和美感。从而使他们在晚年的生活中,怡情悦目、陶冶性情。

第三,加强面向全社会的舞蹈美育理念培养。笔者认为,以上所有舞蹈普及的方式方法的运用,都要以更广阔的范畴、更深层次的角度去实施并且影响。要使得舞蹈艺术在人们心中树立起重要的态度和意识,就要从能够面向每一个人的学校教育开始,而且从小就要树立起对于舞蹈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如此,才能使社会大众更加认识到舞蹈的重要性,树立起正确的、全面的舞蹈教育观,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这其中,面向社会大众每一个人的舞蹈美育教育理念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为种种因素,从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艺术教育基本处于面向专业院团和学校的职业化教育,而面向普通人的非职业艺术教育则亟待被更加关切的重视。而其中的舞蹈教育则需要被重新认识和理解。谈起舞蹈教育,不得不从艺术教育的含义及分类中说起。著名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吉象教授曾在《艺术学概论》中写道:“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概念,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更多的是应该成为启发人性思维、提升人类情感,培养美感意识,让智商发展的同时,情商也能够协调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同时,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两种艺术教育观并不是相悖逆反或孤立的,而是相互依托、彼此共生的。“广义艺术教育”是“狭义艺术教育”的基础,“狭义艺术教育”是“广义艺术教育”的升华。普通民众接受了良好的广义艺术教育后便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去欣赏艺术家们接受狭义艺术教育后所形成的艺术作品,并形成良好、积极的反馈;而接受了“狭义艺术教育”的艺术家们则创作出夺目璀璨的艺术作品来提高因接受过“广义艺术教育”的社会大众的审美意识。

而在舞蹈领域中,“狭义舞蹈教育”更多的是指在新中国成立后,面向各专业院团和舞蹈院校师资开设的舞蹈教育,主要以培养舞蹈演员和舞蹈教师为主,体现为一种职业舞蹈教育。这也是各舞蹈院校开设舞蹈专业时多设为“舞蹈表演专业”、“舞蹈表演和教育专业”的主要原因。而在普通院校里开设的面向每一个人的“广义舞蹈教育”也就是非职业舞蹈教育至今也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中,未被大众引起足够多的重视。“我国舞蹈的基础普及教育远远落后于职业舞蹈教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彭红:《舞蹈普及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初探》,《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理论版)第022期,第43页。笔者认为,这也是“舞蹈”意识远离大众的最重要的因素。试想,如果社会大众从未亲身接触过舞蹈艺术,感受舞蹈艺术的美,何谈来欣赏舞蹈艺术,成为剧场里观赏舞蹈的观众?所以,如果能够提升在普通院校里面向每一个人的舞蹈教育,引起他们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提升他们的美感意识和情感表达、情商运用,成为一个能够积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人,进入剧场欣赏美感意识强烈的舞蹈艺术作品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实,在近代的上海,二三十年代起,著名的音乐舞蹈教育家黎锦晖就已经开始有了“儿童歌舞”的想法,这种想法就是要让少年儿童从小就接受音乐舞蹈的熏陶和感染,从中体会艺术的内涵和乐趣,进而接受美的教育,让其成为健全、和谐发展的人。这与今天的舞蹈美育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和延续。而随着舞蹈艺术逐渐受到重视,以专业院校为主的专家学者们也开始关注舞蹈美育对于人们在全面发展上的重要性。北京舞蹈学院吕艺生教授所主持的教育部委托课题项目“素质教育舞蹈课”经过近十年的研究总结,终于付诸实践教学,这套教材旨在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虽然还需进一步通过实践去检验,但这至少是个非常良好的开端,使得舞蹈美育意识开始深入人心。同时2014年北京舞蹈学院与所支持的十三所小学签署的合作协议,共同启动“北京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这也标志着北京舞蹈学院这样的职业化舞蹈教育院校开始关注并将加强对于社会大众的非职业舞蹈教育理念的推行。而这一切都是在强调舞蹈艺术对于人们思维意识的培养和主体精神的追求,从而能够使得人们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的人。而当人人心中有舞蹈时,舞蹈艺术还会没有观众走进剧场吗?!

结 语

综上所述,舞蹈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精神产物,体现着人类的思维方式,表达着对于自身及客观世界的情感,同时渗透着对于美感的追求和满足。因此,舞蹈应该被社会大众广泛地关注并接受,而因为种种原因,我国的舞蹈普及状况还有待提高。而《舞林争霸》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使公众开始认识舞蹈,接受舞蹈,所以在这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舞蹈普及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发展,是需要舞蹈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形成对社会大众每一个人的舞蹈美育教育,最终使得社会大众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自信、自豪的中国人!

[1]黄斯:《从<舞林争霸>看大众媒介下的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2]彭红:《舞蹈普及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初探》,《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理论版)第022期。

2017-03-05

J618

A

1008-2530(2017)04-0121-06

吴少卿(1982-),男,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讲师(天津,300171)。

2015年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计划项目。

猜你喜欢

普及大众舞蹈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学舞蹈的男孩子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