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勋创作历程解读
——社会变迁中的作曲家个案研究
2017-02-13李俊
李 俊
陈培勋创作历程解读
——社会变迁中的作曲家个案研究
李 俊
将作曲家置于时代社会变迁之中进行考察,是研究作曲家个案及群体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视角,对于深刻理解作曲家的生活、创作、思想、情感等有着重要意义。陈培勋是20世纪有重要影响的作曲家,其创作体裁丰富,尤以管弦乐与钢琴曲影响最大,管弦乐是他创作的重心,广东音乐风格的钢琴曲是他探索民族音乐钢琴化的重要途径。文章对陈培勋的整个音乐创作历程进行梳理,并将其音乐创作历程置于大的社会变迁背景之下予以解读。
陈培勋;音乐创作;广东音乐风格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中,陈培勋(1921—2007)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管弦乐与钢琴曲两个领域。要了解陈培勋的音乐创作,首当其冲要了解他的创作历程①,这其中包括创作的社会背景、创作的细节以及作品年表等诸多方面。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只有少数成果提到陈培勋的部分作品及其简单创作背景,以及代表性作品的简要分析等②。本文对陈培勋的整个音乐创作历程进行梳理,并将其音乐创作历程置于大的社会变迁背景之下予以解读。
一、艰难谋生中的初试锋芒——1949年前的音乐创作
陈培勋出生于香港,他的家族与基督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接受过基督教的洗礼,早年在香港的英文学校求学。由于社会动荡,学业结束后,开始了四处奔波的艰难谋生之路,这也让他难以安心创作。这些社会经历无疑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早期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他创作了少量宗教音乐作品;另一方面,他尝试运用西方技法创作了为数不多的作品。有关陈培勋早期创作的情况,由于目前所见资料较少,因而所知甚简。
(一)早期音乐创作尝试
在陈培勋香港专场音乐会的节目单上,载有他早期创作作品的简单情况,里面提到三个带有编号的作品:一是1941年创作的2首钢琴曲《前奏曲与赋格》(Op.1),这是他学生时期的习作;二是4首宗教合唱曲(Op.2),创作时间不详;三是抗战合唱歌曲5首(Op.3),创作时间不详。*该节目单部分内容为:1996年5月19日(星期日)晚8时,香港大会堂音乐厅,“向香港作曲家致敬(一)——陈培勋作品音乐会”,香港小交响乐团演奏,陈佐湟指挥。以上作品均未见乐谱与音响。由于Op.1的2首钢琴曲创作于1941年,按照作品编号的顺序,后面的作品应在1941年以后创作,且在抗战时期。此外,常敬仪提到:“创作一些抗战合唱歌曲,虽然歌词是抗日的内容,但旋律及和声是门德尔松风格的,西洋味十足。”*常敬仪:《心潮逐浪高——陈培勋教授访谈录》,《钢琴艺术》2000年第3期,第5页。梁茂春也提到:“他也开始尝试进行钢琴作品的创作,编为他‘作品第1号’的就是两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此外还有宗教作品等。”*梁茂春:《〈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序》,载童道锦主编:《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8页。
(二)舞剧音乐《宝塔与牌坊》的创作
1942年,陈培勋到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任助教,主要教钢琴、弹伴奏。在此期间,他与舞蹈家吴晓邦*该舞剧作者吴晓邦(1906—1995)是“五四”以来中国新舞蹈艺术的拓荒者和奠基者,他创办了中国现代舞蹈史上的第一所舞蹈学校,举办了第一次“个人舞蹈表演”晚会,并出版了第一本《舞蹈艺术概论》,创作了舞蹈《饥火》《思凡》,舞剧《宝塔与牌坊》《罂粟花》《虎爷》等代表性作品,是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史上有着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一代宗师。详见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18页;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第64—72页。合作,创作了舞剧音乐《宝塔与牌坊》。*常敬仪:《心潮逐浪高——陈培勋教授访谈录》,《钢琴艺术》2000年第3期,第5页。吴晓邦于1942年7月至1943年秋在广东曲江从事舞蹈创作、演出、教学等工作,《宝塔与牌坊》是吴晓邦酝酿了几年的题材,前后花了半年时间,到舞蹈系将要结业之前才排演好。*何敏士:《良师·摇篮——忆吴晓邦老师早期在广东办学》,载吴晓邦编著:《我的舞蹈艺术生涯》,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187—188页。
关于该舞剧的结构和内容,《吴晓邦舞蹈文集》中有详尽记述。*详见《吴晓邦舞蹈文集》编委会编:《吴晓邦舞蹈文集》(第5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78—79页。这部舞剧的结构应为再现式的三部结构,舞剧涉及四个主要形象:陆勤、朱云、宝塔和牌坊,因宝塔和牌坊性格一致,也可看成一个形象。剧情上,由于陆勤和朱云的相爱受到宝塔和牌坊的阻挠而出现了强烈的戏剧冲突效果,直到最后朱云在斗争中死去,突出了舞剧的悲剧性色彩。此外,研究舞剧的学者于平也提到该舞剧“具有较为严谨的戏剧结构,包括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矛盾冲突;具有较为严谨的舞蹈布局,其中独舞、双人舞、群舞的编排都用语精当,叙事清晰。”*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1—22页。
关于舞剧的音乐,梁伦、陈韫仪提到,剧中男女主角和代表封建势力的老头子即“宝塔与牌坊”各有不同的主题。全剧旋律性较强,力图表现中国的民族风格。*梁伦、陈韫仪:《从舞剧〈宝塔与牌坊〉研究吴晓邦同志的艺术观》,《舞蹈》1986年第5期,第18页。也有观点认为:“该舞剧音乐具有较为严谨的音乐构思,音乐形象的主题鲜明,音乐叙述的旋律性强,使舞剧的戏剧结构和舞蹈布局水乳交融等特点。”*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1—22页。还有人提到:“陈培勋为这个舞剧写了45分钟的音乐”。*何敏士:《良师·摇篮——忆吴晓邦老师早期在广东办学》,载吴晓邦编著;《我的舞蹈艺术生涯》,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187页。
从上面关于对这部舞剧音乐的描述可以看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其一,陈培勋当时初次接触舞剧音乐的体裁,管弦乐创作刚刚起步,因此驾驭起来难免不够成熟;其二,鉴于舞剧的需要,作品有严谨的音乐构思,开始尝试用主题贯穿的手法创作,剧中男女主角和代表封建势力的“宝塔与牌坊”各有不同的主题,通过对不同主题形象的塑造来展开音乐;其三,突出音乐的旋律性,力求突出中国民族风格,这种创作特点对他后面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四,音乐达45分钟,说明该作品篇幅较大。
何敏士提到:“全剧由他一人用钢琴代替了乐队伴奏,该舞剧共演出了两场,以后未再上演。”*何敏士:《良师·摇篮——忆吴晓邦老师早期在广东办学》,载吴晓邦编著:《我的舞蹈艺术生涯》,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187—188页。梁伦、陈韫仪对当时舞剧演出场景有这样的回忆:1943年由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在有一千多座位的曲江(韶关,战时广东的省会)复兴剧场演出,但剧场的气氛很好。*梁伦、陈韫仪:《从舞剧〈宝塔与牌坊〉研究吴晓邦同志的艺术观》,《舞蹈》1986年第5期,第18页。由于时局动荡,在没有乐队的情况下,只演出了两场。由于当时处在抗战时期,学校经常遭到敌机轰炸,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坚持创作和排演完这部舞剧实属不易,这部舞剧在当时堪称新形式的舞剧,受到了广东文化艺术界的关注,演出时也受到欢迎,但因只演出了两场,难以产生更大的影响。
梁伦、陈韫仪认为:“这部舞剧堪称我国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新舞剧”。*梁伦、陈韫仪:《从舞剧〈宝塔与牌坊〉研究吴晓邦同志的艺术观》,《舞蹈》1986年第5期,第21页。于平认为:“作为有代表性的‘新舞剧’,《宝塔与牌坊》被冠以‘第一部’也未尝不可。”*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1—22页。这部舞剧也得到了马思聪等人的赞赏,后来马思聪写信推荐陈培勋到重庆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常敬仪:《心潮逐浪高——陈培勋教授访谈录》,《钢琴艺术》2000年第3期,第5页。说明该舞剧是中国近现代舞剧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舞剧音乐《宝塔与牌坊》是陈培勋最早的管弦乐创作尝试,尽管他完成了总谱,但由于条件所限,并没有用管弦乐队演出,而是用钢琴进行伴奏,目前该作品总谱、音响尚未发现。
可以看出,抗战爆发后,他开始最初的音乐创作,但尚未形成自己成熟的创作风格,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对西方作曲技法的尝试运用。
二、教职稳定中的硕果累累——1949至1981年的音乐创作
陈培勋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稳定的教职,生活有了保障。经过了社会的动荡到安定,他的内心情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音乐创作有了新的认识,不仅自己有创作的愿望,而且不断受邀委约创作,因此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与潮流的作品,有些作品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钢琴与管弦乐领域硕果累累。
(一)钢琴创作及作品配器
1.钢琴音乐创作
陈培勋的钢琴音乐创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根据广东音乐和古琴曲改编的钢琴曲;另一部分是为歌曲编配钢琴伴奏。
(1)钢琴改编曲
20世纪50年代初至“文革”前,由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学中的中国钢琴作品数量不足,陈培勋应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朱工一教授的委约创作了《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双飞蝴蝶》等几首粤调钢琴曲。*陈培勋:《关于几首钢琴曲的简单介绍》,载童道锦主编:《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这一时期他创作的钢琴作品较多,在当时受到欢迎。“文革”期间,陈培勋应周广仁教授及中央乐团创作组的委约创作了钢琴曲《平湖秋月》,由钢琴家鲍蕙荞女士试奏。*陈培勋:《关于几首钢琴曲的简单介绍》,载童道锦主编:《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16页。“文革”结束之后,除了一首《流水》之外,并未见其他作品。关于这首作品,梁茂春认为,1977年陈培勋先生改编的钢琴曲《流水》,对钢琴上各类琶音的表现力作了充分的发挥,音乐融入了现代人对“流水”的感受,借景抒情,注入了新的情感内容。*梁茂春:《〈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序》,载童道锦主编:《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9页。陈培勋自己回忆,《流水》写得太难了些,后配器成为管弦乐曲了。*陈培勋:《关于几首钢琴曲的简单介绍》,载童道锦主编《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16页。
(2)为歌曲配钢琴伴奏
陈培勋这一时期有以下一些钢琴伴奏作品:1951年为歌曲《人民的太阳》配钢琴伴奏;*陈培勋:歌曲《人民的太阳》(陕北民歌,黎洛词)钢琴伴奏,载喻宜萱选编:《中央音乐学院教材丛刊》之一《独唱歌曲集》第一集,上海:万叶书店,1951年。1962年为歌曲《大河涨水沙浪沙》配钢琴伴奏;*陈培勋:云南呈贡山歌《大河涨水沙浪沙》钢琴伴奏,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1962年为歌曲《小河淌水》配钢琴伴奏;*陈培勋: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钢琴伴奏,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为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崔世光编曲)、《游击队之歌》(汪立三编曲)配钢琴伴奏,创作时间不详。*详见节目单中对陈培勋作品的介绍。该节目单部分内容为;1996年5月19日(星期日)晚8时,“向香港作曲家致敬(一)——陈培勋作品音乐会”,陈佐湟指挥,香港小交响乐团,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演出。
2.作品配器
陈培勋还对大量作品进行了配器。1953年将钢琴曲《旱天雷》配器为管弦乐曲(Op.6b)。1953年在位于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演出;1954年将钢琴曲《双飞蝴蝶》配器为管弦乐曲(Op.7b),1955年在位于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演出;Op.8是为七、八首古典器乐曲配器的弦乐队作品,创作时间不详; Op.9是为约七、八首古典名曲配器的小型乐队和古典乐队作品,创作时间不详;Op.10是为七、八首浪漫派作曲家作品配器的双管大型乐队作品,创作时间不详;Op.11、Op.12是为李斯特3首钢琴作品,及肖邦、拉赫马尼诺夫、格林卡等作曲家若干首作品配器的作品,创作时间不详;Op.13是为声乐(独唱)写的4首乐队伴奏,创作时间不详;Op.14是为德彪西的约五、六首印象派钢琴作品配器的作品,创作时间不详;为苏联歌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A.库马切夫曲)配的管弦乐伴奏,创作时间不详;*根据该曲手稿的信息。为钢琴组曲《云南民歌五首》(王建中曲)配器的作品,创作时间不详。1964年为钢琴曲《凉山组诗》(章纯曲)中3首乐曲配器(Op.17a);1964年为马思聪的钢琴曲《三首舞曲》中之《杯舞》与《鼓舞》配器;1965年为钢琴曲《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桑桐曲)配器(Op.17b)。*详见1996年5月19日“向香港作曲家致敬(一)——陈培勋作品音乐会”节目单中对陈培勋作品的介绍。
以上大部分作品笔者均未见乐谱与音响,相关情况详见附录。其中有部分作品创作时间不详,根据陈培勋作品编号基本按照创作时间为序的特点,大致可以确定,其中一些有编号的作品的创作时间应该在1955年至1964年之间,也就是“文革”之前。至于那些既无作品编号,创作时间又不详的作品,由于其都属于配器创作,且在这一时期较为集中,因此暂且归到这一时间段内。
“文革”期间,陈培勋与储望华合作创作了钢琴协奏曲《国际歌颂》,陈培勋只负责《国际歌颂》管弦乐部分的写作,在人民解放军驻清风店的营房劳动改造时创作。郑小瑛曾指挥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队,在河北省广大地区巡回演出数十场。*储望华:《“集体创作”的年代》,《钢琴艺术》1999年第4期,第12页。
(二)管弦乐创作
1.交响诗《咏雪》的创作
20世纪60年代陈培勋将精力主要放在了管弦乐创作方面,钢琴曲创作减少。1958年后毛泽东诗词陆续发表,一些作曲家根据这些诗词开始进行创作。常敬仪提到,陈培勋读过诗人臧克家对这些诗词的讲解,觉得用交响曲有更多的空间去表现这些诗词的内容,因而有感而作。1959年为庆祝国庆10周年征集作品,陈培勋用两三个月时间先创作了交响诗《咏雪》,后创作了《娄山关》。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第一次访问北京时中央乐团首演了《咏雪》,得到了梅纽因赞赏。*常敬仪:《心潮逐浪高——陈培勋教授访谈录》,《钢琴艺术》2000年第3期,第6页。
2.交响诗《心潮逐浪高》的创作
关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在《老易谈雨果》的电台节目中,陈培勋自己曾作了详细介绍。*这是一档以易有伍与音乐家访谈形式介绍音乐作品背景,让听众欣赏“雨果唱片”录制的音乐作品的节目。交响诗《心潮逐浪高》和《清明祭》的创作背景,陈培勋曾在《老易谈雨果》的电台节目中分两期进行了简要讲解,笔者曾致电雨果唱片公司的易有伍先生,他说已记不清该节目是在哪个电台何时录制的了,但幸运的是易有伍先生在香港出版了《老易谈雨果》的文字版《雨果唱片的故事》,保留了当时的对话。这两首作品的唱片录音时间都在1994年,因此,节目的录制时间应该在1994年之后。他曾应中央乐团李凌的委约,1960年在天津创作完成了该作品,并定名为《黄鹤楼》。该作品被中央乐团试奏之后,就再未得到演出。他后将标题修改为《心潮逐浪高——读毛主席诗词〈黄鹤楼〉有感》,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的作品不能正确表达毛泽东诗词内涵,因此引用了诗词最后一句作为标题,而且增加了副标题。“文革”期间,该作品总谱被中央音乐学院工宣队没收,后遗失。1975年他在中央乐团找到该作品分谱,并整理成总谱。总谱完成后时逢中央乐团对外演出,韩中杰指挥了该作品。在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总谱中,该作品改名为《心潮逐浪高》,原来的副标题被删去。关于该作品所表达的内涵,陈培勋认为,毛泽东的诗词《黄鹤楼》充满忧郁的情绪,而交响诗《新潮逐浪高》则更注重抒情,结尾部分有一种对未来光明前途充满信心的情绪,这一情绪是《心潮逐浪高》的基本情绪,其间融入了对反革命的愤恨和一些激动情绪。*《老易谈雨果》电台节目中易有伍对陈培勋访谈部分。见易有伍:《雨果唱片的故事》,香港:香港三联书店,2002年,第189页。
3.《第一交响曲》的创作
文革之前,陈培勋创作了《第一交响曲》,关于该作品的创作时间、作品标题及乐章标题有多个版本。关于创作时间,有以下版本:一是梁茂春提到的“1964年完成”*梁茂春:《〈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序》,载童道锦主编:《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9页。;二是梁茂春在另一书中提到的“1963年完成”*梁茂春主编:《中国交响音乐博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109页。;三是鲍元恺提到的“写于1960至1964年间,‘文革’期间总谱遗失,1976年重写第一和第二乐章,1989年增写第三乐章”*鲍元恺:《怀念恩师陈培勋先生》,《人民音乐》2008年第2期,第55页。;四是陈培勋1996年香港专场作品音乐会节目单简介中提到的“1959—1963年”;*该节目单部分内容为:1996年5月19日(星期日)晚8时,香港大会堂音乐厅,“向香港作曲家致敬(一)——陈培勋作品音乐会”,香港小交响乐团演奏,陈佐湟指挥。上半场曲目有《节日序曲》(首演)、前奏曲《咏雪》《卖杂货》《思春》《平湖秋月》《双飞蝴蝶》,钢琴独奏为罗乃新;下半场曲目有音画《流水》(古曲新编之一)、《第二交响曲——清明祭》。五是该作品手稿提到:“第一乐章重新创作时间是1979年12月7日,第三乐章1975年2月重作,完成于北京”,第二乐章未注明时间。*见陈培勋交响乐《祖国颂》第一乐章《前奏曲“咏雪”》、交响乐《英雄的诗篇》第二乐章《娄山关》、交响乐《英雄的诗篇》第三乐章《六盘山》的乐谱手稿。
关于作品及乐章标题,也有多种说法:一是梁茂春提到“《第一交响曲——江山如此多娇》(Op.16),由《咏雪》《从头越》和《六盘山》三个乐章构成(后来第一交响曲改名为《我的祖国》,乐章的标题亦有改动)。”*梁茂春:《〈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序》,载童道锦主编:《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9页。陈培勋交响作品专辑《我的祖国》简介中提到《从头越》曾获国庆30周年创作一等奖。*1995年由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录制《我的祖国》陈培勋交响作品专辑,共有《心潮逐浪高》《清明祭》《我的祖国》三首作品,由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演奏,麦家乐指挥,其中有陈培勋的简介。见陈培勋交响作品专辑《我的祖国》,唱片号HRP7108-2,雨果唱片制作有限公司,1995年。二是梁茂春在另一书中提到“《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Op.16),由《咏雪》《从头越》和《追怀》三个乐章构成。”*梁茂春主编:《中国交响音乐博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109页。三是鲍元恺提到“第一交响乐《我的祖国》初名《江山如此多娇》,1989年更名为《我的祖国》。”*鲍元恺:《怀念恩师陈培勋先生》,《人民音乐》2008年第2期,第55页。四是陈培勋作品三乐章手稿中标题为“前奏曲《咏雪》(交响乐《祖国颂》第一乐章),该曲原名《黄鹤楼》”,“交响乐《英雄的诗篇》第二乐章《娄山关》”,“交响乐《英雄的诗篇》第三乐章《六盘山》” ,第三乐章曾被定名为“交响音诗《红旗漫卷西风》(读毛主席诗词《六盘山》有感)”,后被作者修改。*见陈培勋交响乐《祖国颂》第一乐章《前奏曲“咏雪“》、交响乐《英雄的诗篇》第二乐章《娄山关》、交响乐《英雄的诗篇》第三乐章《六盘山》的乐谱手稿。五是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总谱标题为“《我的祖国》,第一乐章《前奏曲‘咏雪’》、第二乐章《英雄的诗篇‘娄山关’》、第三乐章《叙事曲‘追怀、展望与前进’》”。*陈培勋:《第一交响乐——我的祖国》目录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
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第一交响曲》的三个乐章曾来自4首交响诗,分别是《咏雪》(1959)、《黄鹤楼》(1960,后改名《心潮逐浪高》)作为第一乐章,《娄山关》(约1959)作为第二乐章,《红旗漫卷西风》(创作时间不详,应该与前面几首创作时间相差不多)作为第三乐章。且这4首交响诗的乐谱都在“文革”中遗失,现存的手稿都是后来重写的。如果标题《江山如此多娇》曾使用过,那么《第一交响曲》应该使用过四个标题,且先后关系有可能是从《江山如此多娇》到《英雄的诗篇》到《祖国颂》到《我的祖国》。这首作品最初创作时间应从1959年算起,完成时间尚不能断定是1963年或1964年,重写时间应为1975—1979年之间,在1999年出版之前又作了修改。笔者推测,该曲重写之前,标题应该是《江山如此多娇》,第一乐章《咏雪》,第二乐章《娄山关》或《从头越》,第三乐章《六盘山》或《红旗漫卷西风》。后交响曲标题改为《英雄的诗篇》,且第一乐章由《咏雪》换成了《黄鹤楼》,第二乐章为《娄山关》,第三乐章为《六盘山》。该曲重写之后,标题先仍为《英雄的诗篇》,第一乐章又变成了《前奏曲“咏雪”》,第二乐章《娄山关》,第三乐章《六盘山》。后总标题改为《祖国颂》。接着由于正式出版,标题改为现在的《我的祖国》,第一乐章仍为《前奏曲“咏雪”》,第二乐章仍为《娄山关》,第三乐章改为《叙事曲“追怀、展望与前进”》。由此可见,一方面,在这首作品上体现出作曲家艰辛的创作历程;另一方面,这也是关于这首作品的创作时间与标题为什么会出现诸多说法的原因。
4.《第二交响曲——清明祭》等作品的创作
“文革”结束后,陈培勋在管弦乐领域创作了多首作品,1977年根据传统乐曲《春江花月夜》创作音画《欢乐春江花月夜》(Op.20,古曲新编之二),1978年根据古曲《王昭君》创作同名管弦乐幻想序曲《昭君赞》(Op.21,古曲新编之三)。
1980年以“四五事件”为背景,在“四五事件”精神的感召和激发下创作完成了《第二交响曲——清明祭》(以下简称《清明祭》)。“四五事件”是发生在“文革”后期群众自发性反对“四人帮”的斗争运动,表现了人民群众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作曲家将这部作品“献给为真理而英勇献身的勇士们”,对“文革”进行了反思。关于《清明祭》的创作背景,陈培勋曾在《老易谈雨果》的电台节目中进行了简要讲解,《清明祭》的创作缘于一方面当时中央乐团的李凌委托他写一首作品去参加1981年的交响乐比赛;另一方面,他自己对“文革”有切身体验,心里很有感触,很想写这个题材。他发现当时很少有以《天安门诗抄》为题材进行的音乐创作,因此选择了其中的三个段落作为创作的题材。他被借调到中央乐团,专门从事该作品的创作。该作品后来参加第一届全国交响乐作品比赛获得优秀奖。他对这部作品相当满意,并希望这部作品能给今后的作曲家作一些提示和参考。*《老易谈雨果》电台节目中易有伍对陈培勋访谈部分。见易有伍:《雨果唱片的故事》,香港:香港三联书店,2002年,第189—190页。
三、安享晚年中的再造辉煌——1981至1998年的音乐创作
陈培勋退休以后,开始过上安享晚年的生活,经常往返于香港与北京两地,他亲自见证了香港的回归祖国与繁荣发展,有感而发,在香港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潮流的作品。主要创作体裁集中在管弦乐领域,不仅有西洋管弦乐,也有民族管弦乐。
(一)在香港期间以管弦乐为主的创作
这一时期共完成5首作品。1982年完成了四个乐章的小交响曲《迎春》,第一乐章为抒情的前奏曲“迎春”;第二乐章交响舞曲之一“红梅”;第三乐章为间奏曲——两首云南民歌;第四乐章为交响舞曲之二“春节庆会”。1983年创作了高胡协奏曲《广东音乐主题》(Op.24)。1984年创作乐队与合唱《儿童节序曲》(与叶惠康合作,Op.26)。1986年完成小交响曲《青年》(Op.27)等。1998年完成了他献给妻子张悦的第三交响曲《梅松赞》(Op.29)。*详见梁茂春:《〈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序》,载童道锦主编:《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9页;梁茂春主编:《中国交响音乐博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109页;鲍元恺:《怀念恩师陈培勋先生》,《人民音乐》2008年第2期,第55页;常敬仪:《心潮逐浪高——陈培勋教授访谈录》,《钢琴艺术》2000年第3期,第8页。
在陈培勋出版的作品唱片中,高胡协奏曲《广东音乐主题》被改名为《广东民歌主题幻想曲》(为高胡与管弦乐队而作),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双飞蝴蝶》,第二乐章《平湖秋月》,第三乐章《旱天雷》,第四乐章《昭君怨》。另一首作品《二胡与乐队小品五首》由《彩云追月》《西藏场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侗山之歌》《马头琴之歌》5首小品组成。*《陈培勋——中国作曲家系列(专辑)》唱片,香港爱乐管弦乐团,叶咏诗指挥,黄安源独奏,马可波罗唱片公司,1995年。
1985年陈培勋还创作了一首香港管弦乐团委约并演奏的管弦乐作品《广东音乐幻想组曲》。*陈永华:《香港新音乐委约创作年表1970—1990》,载刘靖之主编:《中国新音乐史论集——回顾与反思》,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2年,第349—368页。
笔者收集的手稿中有一首作品在以上文献中未提及,即《管弦乐音诗》之四《喜庆》,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乐谱说明上提到这首作品改编自小交响曲《迎春》的第四乐章《春节庆会》。*见《陈培勋管弦乐音诗》之四《喜庆》乐谱手稿。陈培勋提供给梁茂春的资料中提到,他即将要出版的第二张管弦乐CD中包括三首作品,分别是《第三交响曲——梅松赞》;《民歌主题组曲》,该曲包括《小奏鸣曲》(湖南民歌主题)、《情歌》(云南民歌两首)、《牧歌》(东蒙民歌)、《陕北东北秧歌主题》;管弦乐《流水》。
(二)民族管弦乐创作
陈培勋在香港期间,创作了不少委约作品,大多以民族管弦乐为主。在刘靖之主编的《中国新音乐史论集——回顾与反思》一书中,陈永华的《香港新音乐委约创作年表1970—1990》一文,详细列出了20年间香港的绝大部分委约创作的作品。其中提到了陈培勋创作的6首委约作品,有5首香港市政局委约香港中乐团演奏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分别是交响前奏曲《咏雪》(1981)、交响诗《我的故乡——香港》(1986)、《祖国颂》(1986)、《广东音乐主题幻想曲》(1986)、《第二组曲》(1989)。*陈永华:《香港新音乐委约创作年表1970—1990》,载刘靖之主编:《中国新音乐史论集——回顾与反思》,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2年,第349—368页。另外,梁茂春在《香港音乐的里程碑——为香港中乐团成立25周年作》一文中也提到了陈培勋的《我的故乡——香港》。*梁茂春:《香港音乐的里程碑——为香港中乐团成立25周年作》,《人民音乐》2002年第12期,第26—27页。此外,陈培勋为庆祝香港回归创作了民族管弦乐节日歌舞《喜庆》。遗憾的是,以上提到的作品除《喜庆》(无音响)外,基本上均未收集到乐谱和音响,因此难以对这些作品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是从标题可以看出,这些民族管弦乐作品部分是由管弦乐作品修改而成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为庆祝香港回归的《管弦乐音诗》之四《喜庆》与民族管弦乐节日歌舞《喜庆》,这两首作品实际上是同一作品的两个版本,即一个是管弦乐版,一个是民族管弦乐版。*根据两首作品的手稿比对。
(三)最后一部作品《第三交响曲——梅松赞》的创作
关于目前所见陈培勋的最后一部作品《第三交响曲——梅松赞》,梁茂春《〈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序》一文中提到该作品为《第三交响曲》,作品号为Op.25,作于1998年;*梁茂春:《〈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序》,载童道锦主编:《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9页。常敬仪一文提到该作品名为《第三交响乐——松梅赞》;*常敬仪:《心潮逐浪高——陈培勋教授访谈录》,《钢琴艺术》2000年第3期,第8页。而笔者所见的手稿中却标明该作品是小交响乐《梅松赞》,作品号为Op.29,1998年于香港,双管编制。该作品共三乐章:第一乐章——前奏曲《忆梅》;第二乐章——迎春曲《早梅》;第三乐章——间奏与舞曲《梅松赞》[IIIa.间奏——《牧歌》(村晚);IIIb.舞蹈——《梅松赞》]。乐曲说明中提到:“怀念张悦同志,十四岁参加革命,十五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终年七十。特献此曲,以慰天灵。”*见陈培勋小交响乐《梅松赞》乐谱手稿。比较以上文献,有两个问题:一是作品号,梁文为Op.25,手稿为Op.29,二者不一致,梁文存疑,由于该作品是陈培勋的最后一部作品,作品号可基本确定为Op.29;二是标题,梁文与手稿均为《梅松赞》,而常文为《松梅赞》,是当时陈培勋口误还是常敬仪记录有误?笔者曾采访常敬仪,她说具体细节已记不清。*依据笔者2013年2月26日晚电话采访常敬仪。在陈培勋提供给梁茂春的资料中,提到他们在1999年曾通过电话,陈培勋说将要推出他的第二张管弦乐作品CD,包括《第三交响曲——梅松赞》,该曲1998年春已经录音完三个乐章,原是为香港中乐团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但因难度太大,他们难以完成演奏,后于1997—1998年被修改成管弦乐。由此可见,该曲标题应为《第三交响曲——梅松赞》。
四、陈培勋音乐创作历程的特征及历史观照
在对陈培勋音乐创作历程的特征作出总结的同时,我们将这些特征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观照,透过陈培勋音乐创作历程中表现出的特征看当时中国音乐创作某些方面的面貌。
(一)社会变迁中文学性标题贯穿创作始终
在陈培勋的整个音乐创作历程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有明确文学性标题的,这一特征贯穿始终。从20世纪40年代的舞剧音乐《宝塔与牌坊》(1942),到50年代至80年代的钢琴作品《卖杂货》《旱天雷》,管弦乐作品《心潮逐浪高》《清明祭》等,再到八九十年代的管弦乐作品《梅松赞》等,明显受到西方浪漫乐派的影响。西方浪漫主义时期在音乐与其他艺术融合的思潮影响之下,标题音乐大行其道,影响深远,对中国20世纪的音乐创作的影响自不待言。在20世纪50—70年代之间,受群众化运动的影响,在中国音乐界逐渐形成了一种革命化、群众化、通俗化地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思潮,受这一思潮的影响,诸多作曲家创作了有文学性标题的音乐作品,陈培勋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钢琴作品与管弦乐作品基本上也具有这一明显特征。这一现象尽管与当时中国政治运动与群众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作曲家群体并未完全娴熟地将西方的作曲技法运用到中国作品的创作中来,如何用西方的作曲技法来创作具有中华民族深层精神内涵的作品,一直是摆在作曲家们面前的难题。尽管大多数作曲家走的是西方标题音乐这条路,但有少数像陈培勋、马思聪这样的作曲家在标题音乐这一创作大潮中,仍有不同的探索。马思聪对音乐的标题与内容都非标题化作出了探索,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及至80年代以后,出现了以谭盾为代表的新潮音乐的创作思潮,对传统的创作理念提出了挑战,在当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尤其在作品的标题上部分出现了去文学性标题化的趋势,音乐创作之路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大的趋势之下,陈培勋成为了多元之中的一元,他走了一条折中的路,作品的标题使用文学性标题,但作品内容表现的是非标题性,这一创作思维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二)随着时代的变迁创作体裁选择的转变
陈培勋早期创作过一些钢琴复调作品、宗教合唱曲、抗战合唱曲、舞剧音乐等,之所以体裁比较杂,大部分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他自己主动有意识选择的成分较少。钢琴复调作品是他学习复调后的习作,他对复调是比较感兴趣的,这一点在他后来的创作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合唱作品是他参加一些抗战团体时创作的,是时代的需要。舞剧音乐是在舞蹈家吴晓邦的邀请之下创作的。20世纪50年代,受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创作有中华民族特色音乐作品创作思想的影响,中国在钢琴与管弦乐两大领域出现了众多的较为成功的音乐作品,众多作曲家在这两大领域作出了重要的探索与贡献。可以明显看到,陈培勋的创作在体裁选择方面受到了较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他开始创作具有广东风格的钢琴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作曲家在钢琴曲创作上,力求将西方技法与中国风格融为一体。这一时期还有以西南民间音乐为素材的黄虎威的钢琴组曲《巴蜀之画》、朱践耳的序曲一号《流水》;以陕北民间音乐为素材的汪立三的《蓝花花》等。这一期间,陈培勋开始为大量作品配器,而且参加了苏联专家班的配器学习,这为他后面创作管弦乐作品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创作管弦乐作品,对这一体裁的选择一直持续到创作历程的结束。而钢琴曲的创作逐渐减少,到20世纪70年代基本停止。他的这种体裁选择的转变反映了他创作思想的转变,他认为管弦乐或乐队作品能更好地表现更为复杂的思想情感。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交响曲《清明祭》的完成不仅是陈培勋乐队作品的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而且也成为当时中国高水准乐队作品的代表。
(三)随着社会时代变迁创作题材选择的变化
在题材的选择上,不仅对于陈培勋,而且对于整个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救亡音乐思潮到50年代的群众化思潮,再到“文革”期间的群众化思潮的进一步发展,在音乐创作的题材上基本上是以革命化、斗争化为主流的题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提倡“双百方针”,但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总体思想的影响下,作曲家们对创作题材的选择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在这一大的背景之下,作曲家们在这一主流题材限定的框架之下,在音乐创作方面作出了不同的探索。这一点在陈培勋80年代以前的创作中尤为突出,他的代表性管弦乐作品《心潮逐浪高》《咏雪》《娄山关》《清明祭》等都是以重大革命历史内容为题材的。这在当时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如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王云阶的第一交响曲《抗日战争》、瞿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作品。80年代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下,作曲家们的思想得到了较大的解放,创作的题材丰富多样,尤其是新潮音乐作曲家创作理念的影响,将题材选择的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向多元化。可以看出,受大的社会时代的变迁以及音乐创作思潮的影响,陈培勋此时出现了更多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如管弦乐《喜庆》、小交响乐《青年》等。
结 语
音乐学的研究要将目光投向“人”,这些“人”当中作曲家既是核心的个体,也是核心的群体,社会性是人的重要属性,人是生活在具体社会环境中的人,作曲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研究作曲家的根本问题。将作曲家置于时代社会变迁之中进行考察,是研究作曲家个案及群体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视角,对于深刻理解作曲家的生活、创作、思想、情感等有着重要意义。任何作曲家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变迁的影响,社会变迁不仅对作曲家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对其音乐创作也影响深远。作曲家的创作不仅是在大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受到时代与社会的制约与影响,同时又以音乐艺术的形式反映出时代与社会的特征。通过对陈培勋创作历程进行社会学视角解读,可以看出,社会的变迁对于一个作曲家的创作历程影响极为明显,初出茅庐、艰难谋生中的陈培勋在极为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创作上还不成熟,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因此难以创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随着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作曲家生活的稳定,作曲家开始有充裕的时间思考社会、思考人生,对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刻,这一时期创作出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到了晚年,不断往返于香港、北京等地,激发了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创作了大量重要作品,但是病痛的折磨使作曲家的创作戛然而止。陈培勋不仅仅是一个个案,从他的创作历程可以透视出与他有着类似经历的一代作曲家们的创作历程,他是这一代作曲家的重要代表之一。
附录
陈培勋作品年表*该作品目录主要参考了“1996年陈培勋香港专场音乐会”节目单、陈培勋作品手稿、陈培勋作品乐谱及音响出版资料以及常敬仪:《心潮逐浪高──陈培勋教授访谈录》,《钢琴艺术》2000年第3期,第4—6页、第8页;鲍元凯:《怀念恩师陈培勋先生》,《人民音乐》2008年第2期,第54—55页;梁茂春:《〈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序》,载童道锦主编:《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陈永华:《香港新音乐委约创作年表1970—1990》,载刘靖之主编:《中国新音乐史论集——回顾与反思》,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2年,第349—368页等文献资料。:
1941年:Op.1,两首钢琴曲《前奏曲与赋格》
时间不详:Op.2,四首宗教合唱曲
时间不详:Op.3,抗战合唱歌曲五首
1942年:Op.4,舞剧音乐《宝塔与牌坊》
1951年:为歌曲《人民的太阳》(陕北民歌,黎洛词)配钢琴伴奏
1952年:Op.5,钢琴改编曲《卖杂货》《思春》
1953年:Op.6a.钢琴改编曲《旱天雷》
Op.6b.配器为管弦乐曲《旱天雷》
1954年:Op.7a.钢琴改编曲《双飞蝴蝶》主题幻想曲
Op.7b.配器《双飞蝴蝶》为管弦乐曲
时间不详:Op.8,弦乐队配器——古典乐器曲七、八首
时间不详:Op.9,小型乐队和古典乐队配器古典名曲约七、八首
时间不详:Op.10,两管大型乐队配器浪漫派作曲家作品七、八首
时间不详:Op.11、Op.12,李斯特钢琴作品三首配器,及肖邦、拉赫马尼诺夫、格林卡等作曲家作品若干首
时间不详:Op.13,声乐(独唱)乐队伴奏四首配器
时间不详:Op.14,德彪西的印象派钢琴作品配器约五、六首
1960年:Op.15交响诗《心潮逐浪高》(曾名《黄鹤楼》)
1962年:为歌曲《大河涨水沙浪沙》(云南呈贡山歌)配钢琴伴奏
1962年:为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配钢琴伴奏
时间不详:为苏联歌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A.库马切夫曲)配管弦乐伴奏
时间不详:为两首抗战歌曲配钢琴伴奏,《松花江上》(崔世光编曲)、《游击队之歌》(汪立三编曲)
时间不详:为钢琴组曲《云南民歌五首》(王建中曲)配器(编《配器法》一书中用)
1959—1964年:Op.16《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
1964年:Op.17a.为钢琴曲《凉山组诗》(章纯曲)中三首乐曲配器(配器课教材用)
1964年:为马思聪的钢琴曲《三首舞曲》中之《杯舞》与《鼓舞》配器
1965年:Op.17b.为钢琴曲《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桑桐曲)配器(配器课教材用)
1972年:Op.18《国际歌》钢琴协奏曲
1975年:钢琴改编曲《平湖秋月》
1976年:Op.19a.钢琴改编曲《流水》
1977年:Op.19b.管弦乐音画《流水》
1978年:Op.20管弦乐音画《欢乐的春江花月夜》
1979年:交响舞曲《欢庆》(欢庆建国30周年,北京)
1980年:Op.21管弦乐幻想序曲《昭君赞》
1980年:Op.22《第二交响曲——清明祭》(献给为真理而英勇献身的勇士们)
1981年:民族管弦乐交响前奏曲《咏雪》(香港)
1982年:Op.23小交响曲《迎春》(香港)
节日序曲《喜庆》(香港)
1984年:Op.24高胡与乐队《广东音乐主题组曲》(又名《广东民歌主题幻想曲》,香港)
时间不详:Op.25配器《儿童组曲》(叶惠康曲)(香港)
1984年:Op.26乐队与合唱《儿童节序曲》(香港)
1985年:管弦乐《广东音乐幻想组曲》(香港)
1986年:Op.27小交响曲《青年》(香港)
民族管弦乐交响诗《我的故乡——香港》(香港)
民族管弦乐《祖国颂》(香港)
民族管弦乐《广东音乐主题幻想曲》(香港)
时间不详:《民歌主题组曲》,包括《小奏鸣曲》(湖南民歌主题)、《情歌》(云南山歌两首)、《牧歌》(东蒙民歌)、《陕北东北秧歌主题》
时间不详:管弦乐作品(包括《小奏鸣曲——少年游击队之歌》《情歌——两首云南山歌》《抒情圆舞曲》三个乐章)
1989年:民族管弦乐《第二组曲》(香港)
时间不详:《二胡与乐队小品五首》(二胡与管弦乐队)
时间不详:音诗之四《喜庆》(迎香港回归)
时间不详:民族管弦乐节日歌舞《喜庆》(迎香港回归)
1998年:Op.29《第三交响曲——梅松赞》(香港)
【责任编辑:代宏】
MusicalWorksbyChenPeixun:ACaseStudyofComposerinSocialChanges
LI Jun
Chen Peixun was a composer of great influence in the 20thcentury in China. His works are rich in types, especially in orchestral and piano music. His piano pieces in Cantonese style show his exploration of Chinese stylization of piano music. This case study observes the composer in the social changes to understand his life, music, thoughts, and emotion.
Chen Peixun, music composition, Cantonese music style
2017-03-17
李俊(1978-),男,博士,台州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① 关于陈培勋其人及其生活历程的论述详见李俊:《社会变迁中的作曲家个案研究——陈培勋生活历程解读》,《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② 详见梁茂春:《香港作曲家——三十至九十年代》,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99年;梁茂春:《〈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序》,载童道锦主编:《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梁茂春主编:《交响音乐博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常敬仪:《心潮逐浪高——陈培勋教授访谈录》,《钢琴艺术》2000年第3期,第4—6页、第8页;鲍元恺:《怀念恩师陈培勋先生》,《人民音乐》2008年第2期,第54—55页。
10.3969/j.issn.1008-7389.2017.04.009
J614
A
1008-7389(2017)04-00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