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法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2017-02-13■颜默
■颜 默
高校书法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颜 默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国历史上,汉字书法起着承前启后的传承作用,它记录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流变过程。汉字书法早在隋朝科举中就成了取士标准之一,古有 “瞻得墨迹锥如沙,定谋不是坡下人”。于是,对书法的学习,日益受到重视,写好书法也成为世人争相趋求的目标。到唐朝,唐太宗偃武修文,励精图治,科举取士制度也继承了隋朝,为此,唐朝政府设立书学,立为专科,士子庶人,都争相学习,以求敲开门禁,获得青睐,被擢收录或希冀能登皇榜,通达上廷。由此可见,古人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新中国成立以后,书法教育一度被边缘化,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书法教育重新焕发出学习热潮,且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高校作为中国教育的高等学府,培养人才的摇篮,代表着中国高素质国民阵营。可是,在实际书法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基于这种情况,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在研究出现这种原因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校书法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高校书法教学存在的不足
教学理念不清。随着国家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发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 (试用)》要求中小学生要写规范字,可却没有对高校书法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各高校书法课开与否也不尽然。开设的学校往往作为校本教研,风格各异,类似于第二课堂,往往教者讲解,爱好者自修,不喜欢的信笔涂鸦,不能正确处理整体发展与个别提高的关系,广种薄收,达不到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教学方式单一 缺乏趣味性教学
高校书法教学,是传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通过书法教学,达到传授美、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之目的。王蒙曾说: “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可是,现在有个别高校书法教师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书法教育,只要教会了写法,掌握了笔法技巧就可以了,其他的都靠自学。考试的时候交上二幅临摹作品就行,缺乏对书法兴趣的培养,课堂缺乏灵动性。对于其书法知识讲解甚少,课堂教学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只注重能力的练习,不注重对书法知识的传授教育。这样的书法课堂,教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书写能力,但是,从长远看,由于理论知识的欠缺,而没有发展空间。如果教师能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讲解书法,那么在练习中,再用理论指导自己的书写方法与技能,这种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在实践中,会使学生一生受用。
在走访高校书法教学时了解到,多数高校采用相似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造成了部分学生因书写水平上不去,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兴趣。
(二)注重理论讲解 缺乏示范过程
笔者通过深入书法课堂观摩发现,部分教师观念陈旧、对教材理解不透、缺乏对文本的整体设计与外延的挖掘,教学方法简单、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常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 “课改”初期;有些教师随意改变教学内容,不按照教材上课;还有个别教师上书法课侧重书本讲解,不示范、不实践,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说起来好象明白了,拿起笔来不会写。这种缺乏示范过程的书法教学,导致书法课堂效果差、质量不高。
(三)注重临帖指导 缺乏读帖引导
高校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学习书法,读帖也是项很重要的环节,往往被忽视掉。如果临帖不与读帖相结合,只注重学生的对帖临习,结果学而不思则罔,其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这也正是当前高校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不少高校书法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写,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读帖引导。因此,在高校书法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临帖时间很长了,创作时仍然不能表现古帖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学以致用,缺乏读帖与悟帖。
(四)追求急功近利 忽略长久发展
在书法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注重学生的创作成果或参赛成果,忽视引导学生对书法理论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这种片面追求学生的竞技能力和竞赛能力的做法,虽然能使学生获得较高的比赛成绩,但是却影响了学生的长久发展。现阶段的书法教学普遍存在着急于求成的现象,导致许多学生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参加书法比赛,其结果可想而知,导致许多学生失去了对书法的学习兴趣,从而失去了对书法的热情。即使有些学生能够通过考级或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放弃了对书法艺术的继续深造,转了行。
(五)书法知识不系统 造成常识的缺失
由于书法知识系统性不强,在高校书法教育中,造成学生对书法理论的理解没有完整性,也成为阻碍书法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书法常识的欠缺,使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如何理解作品的艺术性,甚至有的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中国书法五种字体的特点,中国书法的草圣是谁?书圣是谁?都说不上来。对一些书法术语不明白,比如:屋漏痕、锥划沙、印印泥、折钗股、虫蚀木等;病笔术语:锯齿、钉头、僵直、枯瘦、臃肿、散尾、凹腹、残缺、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担等等;章法布局上的术语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等。所以说,书法教材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书法理论体系,是高校书法教育应迫切解决的问题。
(六)师资力量薄弱 成为教学瓶颈
我国高校的书法师资力量过于薄弱,也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书法教师半专业化现象严重,缺乏大量的专业书法教师和具有时代特色的书法人才,学校其它课程都有专业老师任课,唯独书法课没有专业老师。虽然一些高校的书法教师接受过一定的培训和进修,但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达到实际教学要求,古人云:“拜师其上,只得其中;拜师其中,只得其下;拜师其下,只得其劣。”书法知识依然急需充实,也是摆在我国高校书法教育面前的主要问题。因此,师资力量薄弱,成为书法教学的发展瓶颈。
二、完善高校书法教学策略
影响书法教学质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教的方面来看,最直接、最重要的无疑是教学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老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其次,备课质量和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范教学环节;从教学质量方面,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教给技法,强化练习,鼓励创新。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也是影响学习书法兴趣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高书法课堂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学理念 激发学习兴趣
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教学模式,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区别传统的 “教书型”教师与现代的 “教科型”教师的一项重要标志,更是一种培养书法人才的实践方案。传统书法教学模式中将教师作为教学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与之相反,新型的创新教学模式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将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视为书法创新教学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因此,我们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精髓的基础上,摒弃原有教学模式,将创新教育作为书法教学的培养目标,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的书法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指引者,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所以,书法教师必须在汲取传统教学精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元素,其中包括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的探究。那种墨守陈规,抱着死东西不放的旧思想、旧方法已不适合当前的教学要求,为了培养新一代书法人才,书法教师必须具有探索研究、开拓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创新教学理念上,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书法是一门写字艺术,它作为一个艺术种类,绝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它姊妹艺术学科领域的知识紧密相联的,把书法学科的知识和其它姊妹艺术学科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这就要求书者有广博的知识,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内涵,表现的意境、韵律等,要以此为底蕴,才能开阔视野,使学生胸中有诗,心中有情,手中有墨,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使学生认识书法的鉴赏、书法的精神实质、书法的感染力以及书法和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在提高个人修养中的作用,树立不求人人入木三分,但求个个笔力独扛。
(2)对于学科概念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和解释方法来捕捉核心思想,并注意与学生的理解联系起来。
(3)在讲解书法学科概念时运用各种观点、理论知识进行探讨解释。
(4)评价学生作品时观点和概念要全面准确。
(5)开发并使用能够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解释以及运用观点的课程。
(6)设计跨学科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整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以及探究的方法。
(7)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如果教师只重视讲解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和书写技能,就会引起学生对书法课的反感,更不会引起学生对书法的审美研究。因此,高校书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使书法教育成为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课堂。
(8)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的书法作品,使学生自己感受书法的魅力,领悟书法作品的表现手法,自觉接受书法作品的感染,提高学生参与书法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
(二)完善学科体系 提高课堂效果
书法本身是一门高雅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艺术与科学的严谨性是不言而喻的。高水平的教学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使学生学到老师的治学严谨、工作求实的方法和作风。因此,完善学科教育体系,可以促进高校书法教育的创新发展。并将一些新颖的、有创新性的书法活动融入到书法教学中,这对于培养书法人才具有积极作用。书法课堂教学,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接受书法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环节要紧凑,知识过渡要自然,有密度、有梯度,重难点集中优势加以攻破。教师必须把握一节课的 “一”是什么,如何反 “三”,“类”是什么,又如何 “旁通”,这 “反三”和 “旁通”到什么程度为最适宜。另外,教师要明确一节课哪些知识自己讲,哪些知识由学生根据教者的设疑、点拔、启发去完成。
在传统的书法课堂中,一般都是按照碑帖风格进行讲解并做示范书写,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再进行练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纠正,学生在得到纠正意见之后再次练习。模仿性书写应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观察、自我探究、集体交流,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体现了启发、探究的教学原则,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启发学生的感悟性,做到学以致用。
另外,在高校书法的课程设置中,要推行多元化教学设置,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成为快乐学习的使者,成为自觉参加书法学习与创作的使者,有益于提高学生书法课堂的学习效果。
(三)因材施教做细 循序渐进提高
作为一名书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传授知积、传授书写方法,学生自我体验,萌发创造的过程,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素质的不同进行因人而异的针对性教学。讲解启发、引导都是书法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元素,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解式的灌输教育模式,这种以传授为主的教育方法固然有其优点,但是,通过讲解书法知识以及示范书写方法,能更快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和理论知识。教师的课堂示范教育,会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彰显个人艺术魅力,先生的形象、写字风格、甚至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都会印记在学生记忆深处,并能产生强有力的感染力、说服力、激发力、推动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书法的作用。
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观察、体会、模仿、创造,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书写技巧,灵活地应用到自己作品中,进而达到艺术升华。引导不同于以往的简单的示范和模仿,而是通过教师的指引,学生借助自己对作品的领悟和理解去将同一幅作品展现出异样的美。学生要在书写中体会经典作品产生的审美效果,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创作方式,抒发内心的感受。启发式教学同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辅助作用,教师要启发学生将自己在临帖中的感悟和对创作时产生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只有以学生自身对作品的体验为基础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创作,作品才拥有崭新的灵魂,进而才能形成书法教学创新模式。除此之外,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不仅要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捕捉书法中的美感要素,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书法创新的源泉。
在提高书法教学质量上,教师不应该为了考试和比赛成绩而对学生 “拔苗助长”,要严格依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性格习惯,在培养学生基本功的同时锻炼学生的书写技巧,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提高学生书法创作水平。
(四)提高教师素质 保障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如果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高,就无法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自己书写水平不高,就很难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业水平对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重要作用。老师的书法修养,起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老师的渊博知识在课堂上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最尊敬知识渊博又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
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书写水平方面: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书法素养。因此,在高校书法教师的培养、引进、考核、晋职等方面,一定要使书法教师享有与其他教师同等的权利,才能切实提高书法教师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调动 “我要教”的主动性。其次,多给书法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才能不断提高书法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建设高水平的书法教师队伍。
再次,只有教师具备全面、系统的书法知识,才能保证高校书法教育的质量。所以,高校也应注重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抛弃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才是提高教学方式的有效手段。
(五)创建书法活动 提升书法质量
在活动中促发展,邀请一些书法名家开办书法讲座,结合他们的书写经验为学生讲解一些经典作品与自己的学书体会,这种开放性的书法课堂,还可以与学生谈论自己的书法成长经历以及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和领悟。学生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根据书法家的讲解了解更多书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对书法艺术的审美理解。邀请专家现场献墨,身临其境,那生动、鲜明、富有灵动的挥毫佳作,会使欣赏者产生发自内心的共鸣,那 “竹涌春秋泪,霜凝日月歌。星天邀雁兔,瀚海理丝萝”的洋洋洒洒。一定会带来艺术欣赏中的“通感效应”,久远地影响着写好字的心理感受。开办大学生书法联谊会,举办书法竞赛,老师还可带领学生去社区、工厂或参加一些公益书写活动,煅炼书写心态,从而使学生面对人多的笔会活动,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创作。活动是创作的源泉,不同的主题,带来不同的内心体验,激起不同的情感共鸣,在书胸意,展艺术中不断提高书法质量。
三、结语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作是一门技巧与情感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因此,在高校书法教学中,书法教育具有核心位置,一定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书法基础,努力解决高校书法教育创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着力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保证高校书法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军械工程学院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