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理与诗情
——论苏轼书法理论的美学观

2017-02-13胡玉敏

书法赏评 2017年2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苏轼书法

■ 胡玉敏

艺理与诗情
——论苏轼书法理论的美学观

■ 胡玉敏

苏轼的书法理论强调理、气、心为主体的理学思想,他崇尚理性与感性、自由与率真的艺术气质。在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下,当时的人们认为:“人生中有比生命、生存更为宝贵的价值,这就是道德理想。人不应为生存而牺牲道德理想与道德原则,在生命与理想原则冲突时应勇于为理想原则献身。”[1]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苏轼把社会伦理和艺术生命结合起来,建立人文主义的艺道观。下面试析苏轼从书法理论的创作论、技法论和品评论中阐述他的美学精神。

一、书法作品中的创作论

苏轼在《论书》中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书法像人一样不仅有笔法、墨法和章法的形式美,还具有人的神情、气貌、人格和情感。在书法艺术中,蕴含深刻的社会伦理精神和审美韵味。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一直秉持 “传道、授业、解惑”的艺术精神,也使得书法艺术代代传承。

苏轼在他的文艺观中说 “书品如人品”,书法不仅具有艺术性,还包含作品在社会中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书法的艺术情感不是单一呈现的,而是多维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创作者的情怀,而且带给欣赏者的是一种感动。当我们欣赏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这幅书法作品时,字与字连贯的形式美,线条中浸染出内在的感情条。作者用笔墨的线条,奏响出雄壮的节奏旋律。字型大小的变化,为他带来生命的感动。

在苏轼的艺术世界中,创作要自然、平淡还有真。无论对生活,还是对艺术保持一种真诚。但是正是因为这样,苏轼在现实生活的真,为他带来了仕途的挫折和命运的坎坷。艺术是真诚的,现实是复杂的。在苏轼所处的时代,有利益的纠葛和帮派的对立。苏轼不能圆滑世故,因为真诚和敢于谏言,在乌台诗案中受到陷害被贬。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心中还揣着家国梦想的宏伟愿景,在黄州期间创作的诗歌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等体现了他对朝廷的回望。当他书写《黄州寒食帖》时,诗句中“天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疑哭涂穷,死灰吹不起。”这种悲观绝望的情感流露,和他在晚年被贬海南时创作的《答谢民师书》中的情感是两种境界。这期间的转变苏轼超越于小我的世界,而更加关怀大我的艺术世界。这是苏轼对真实世界和生命世界的领悟,也是苏轼从儒家的思想进入老庄世界的转变。这时候苏轼意识到人真正应该在意的是真正属于人的东西,他以游的心态体会世界。

苏轼把艺术创作比喻水,呈现一种游的精神。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云:“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游使人无拘无束,自由奔放,随顺自然,就像水一样,随器赋形,水装在任何物体中,都会随着器物的形象而变化,外在的形体变化了,而内在的本质没有变,水还是那个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含万物而不争,这体现苏轼的书艺精神,水润万物而不争。它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艺术创作也一样,各具特点,像做人如水一样,能进能退,能上能下。要心怀广大的天地精神,能蕴含万物的自然规律。做到 “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具备善的品性,艺术创作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为书法就像人一样有性情、相貌和人格。“心就像是面镜子,事物如其所是般的呈现在镜子里,并不停留。心并不选择什么,任何的事物都可以在镜子中出现,当然也可以不出现。于是,虚而无藏,则物来而顺应。你可以体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乐趣。”[2]这就是游的状态,苏轼在晚年的思想,当止则止当行则行。面对世界,有我就有执,无我就无心,心都没有了,遗忘了外在的物象,自我就会感受到轻松和自由。苏轼的心中,已然无心于有限的形体,他决定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展开自己的生命空间。没有任何事和你相对,你就是独立的个体,最后自己也就消逝了。没有了形体的束缚,人心就可以逍遥,所以这就是笔者理解苏轼晚年书法精神的哲学思想在艺术作品中的流露。用艺术讴歌生命之美,通过有形的内容和线条的形式,给观者艺术震撼,引起欣赏者的同情和怜悯。“这里的爱是沉痛的、深情的和充满了尊敬的,旁人的不幸在观者的心胸里激起了一种同情的感受,并使得他的慷慨的胸襟为着别人的忧伤而动荡。”[3]这里的爱就是作品包含对生命的赞叹之情。艺术不仅表现个体情感之美,还能扩展到整个自然和人类社会,诠释艺术的人,因为有一颗崇高的心,才会领悟真正的书法精神。

二、书法的技巧论

苏轼在《记与君谟论书》中说:“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于静中自是一乐事。”艺术的技法训练对于心手相统一,只有手熟了,内在的神气才能在书法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苏轼在书法创作中强调艺术的技法实践,没有技法的学习和领会,再好的精神没有依托的载体,也无法再现艺术情感。苏轼提出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加强艺术技巧的训练,以道统艺。没有艺术技法的支持,道的精神无处落脚,苏轼是深有体会的。他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云:“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见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艺术的技法需要不断的练习。画竹子不仅要观察竹子的外在形态,还要心与竹化,养胸中之竹,审美的心胸自然就荡漾出来。这需要 “道与艺的结合,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对于创作者来说,内外一致,心手相应,苏轼特别重视艺术创作的规律和技巧。他讲道: “心忘其手手忘笔,笔自落纸非我使。正使匆匆不少暇,倏忽千百初无难。”这是苏轼达到物我两忘,从有法到无法。自由自在、人性洒脱的真境界的艺术观。

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需要文化为载体。但是书法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美,古人强调从自然中学习和悟道。书法不仅效法自然,还要感悟自然的精神,把人的气质和自然的风貌结合在一起,是 “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4]吸取自然的精髓而不劳人力。

项穆《书法雅言》云:“夫人灵于万物,心生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但人心不同,诚如其面,由中发外,书亦云然。”为人心,为人事,为人物,为人艺都要具备行之与公,树之以正。这种精神的延伸,需要熟练的技巧表现和传达。艺术的道艺精神,显现家国同构的伦理思想,还具备个人的 “理”,理就是在事物中获得的客观与主观的精神之理,也是万物之理。他认为:“求物之妙,如系风捕,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答谢民师书》)[5]艺术在技法之外,要突出个人的独特性和自由性。“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艺术创作先有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再寄妙理于直觉中,体现的是人内在的价值和审美体验。这种对 “道”的理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对艺术的超越和精神的传递。朱熹曾说:“道者文之本,闻者道之枝叶,为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这里说文道结合,文具有独立的价值,道是文的最高表现,寄情与艺术的表现,是表达生命的艺道观。“在苏轼这里,艺术即生命,生命即艺术。在其最艰难困苦的人生低谷,艺术成了点燃他生命的明灯。把这种个体生命的自由体验以一定的形式充分地传达出来。”[6]这种以理载道的思想,体现了苏轼的自然观。艺术创作的形象来源自然,顺事物之理而行,不事雕琢,不违天性,自然而然地真实再现创作者的情感,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三、书论中的美学精神

苏轼的书法美学精神,贯穿在他的文艺精神层面。苏轼提出 “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的艺术精神。谈到书法美学和审美趣味的层面上,宗白华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7]苏轼的艺术创作观,无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奠定了以后的文艺美学观与影响力。苏轼的思想融于儒、佛、道三教。在他中年以后被贬时领悟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超越,反省自我的人生旅程,在他的书法《黄州寒食帖》和《前赤壁赋》等作品中所感悟自然的情致,在人生徘徊的歧路上,苏轼超越于现实生活,迈向凌云之气。他在《与米元章札》云:“独念吾元章迈往凌云之气,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苏轼书论品评中,讲到米芾的书法具有迈向凌云之气的气象,这强调书法作品的审美性,审美是人与万物、人与自然的审美活动。

儒家提倡艺术创作要表现 “中和之美”。如孔子所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中和”“中庸”要求人在对待事物中,不偏不倚,是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这种状

态不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正是在儒家 “中和”思想的影响下,苏轼面对一生仕途的坎坷依然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在苏轼被贬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书画理论作品,这些艺术的精华取于苏轼对中国儒家精神的认识和把握,有家国的关怀和责任的意识。苏轼说:“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之人也。”(《跋钱君倚书》)从这个角度说,书法艺术在体现个人的气质的同时,赋予个人在社会的人格和情感,通过艺术不仅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而且赋予艺术表现的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

书品如人品,其在笔画之外,流露出艺术家的气韵。纵观历史,无论是古代书家还是现代书家,书以载道的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书法不重人品,怎能立其根,以德养书,文以载道。这种精神贯穿在艺术创作中,书法弘扬正气,敬畏传统引领时代,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文脉。李瑞清云:“学书先贵立品。右军人品高,故书入神品。绝非胸怀卑污而书能佳,此可断言也。”[8]他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透出的形象和气质,比喻成人的品格。苏轼在评(《题晋武书》)中说:“昨日阁下,见晋武帝书,甚有英伟气。乃知唐太宗书,时有似之。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门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吾君也!’‘居移气,养移体,’信非虚语矣。”苏轼谈 “养”,指书法家的文化修养蕴含在书法作品中,所以观晋武帝的书,展开卷轴,一股英气扑面而来,这是一种气象,也是书家深厚的笔墨意蕴的心志表现。刘熙载《艺概·书概》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9]这就是刘熙载谈到的 “书如其人”说,书法就体现一个人的家学、才气、志向,人的品格和精神。鲜明伟大的人,书法作品包含温润的胸怀和沉郁之美,而小人之书,仅有才子之气。苏轼以旷达的人生态度和严谨的治学风气,不断积累学识修养,全面的审视艺术审美的多样性和气韵性,成为一代书风的引领者。

[1]陈来著《宋明理学》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第4页,1992年。

[2]王博著《庄子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39页,2004年。

[3]康德著《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北京:商务印书馆,第7页,2010年。

[4]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01页,2006年。

[5]叶朗主编《中国美学通史-宋金元卷》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第93页,2014年。

[6]叶朗主编《中国美学通史-宋金元卷》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第93页,2014年。

[7]宗白华《宗白华全集2》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69页。

[8]何炳武主编《中国书法精神》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第21也,2012年。

[9]虞晓勇著《书法美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30页,2013年。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苏轼书法
书法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书法欣赏
书法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书法欣赏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