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志图说
--江西篇(上)

2017-11-14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特邀编辑

影剧新作 2017年3期
关键词:文峰流沙中国戏曲

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特邀编辑:万 叶

戏曲志图说
--江西篇(上)

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特邀编辑:万 叶

1982年4月中旬,中国艺术研究院老领导、著名戏剧家张庚、郭汉城与戏曲研究所老领导马远、余从等商议,组织全国各地戏曲专家编纂《中国戏曲志》.我参加了中国戏曲志筹备组,与薛若琳、王效倚、周育德一起到戏曲剧种比较多,研究工作基础比较好的省、市做调查,征求同行对编纂出版《中国戏曲志》的意见.我们先去了浙江、福建,由福州到达南昌,时任江西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主任的流沙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流沙先生是由黑龙江随军南下的文化干部,长期从事戏曲工作,曾担任过江西省赣剧院、江西省文艺学校的领导.他见我们四个都是北方大汉,便笑着说:"欢迎四条汉子来我们江西调查!"他听了我们介绍编纂《中国戏曲志》的设想,认为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但江西在人力、物力方面有许多困难.他表示一定努力克服困难,为《中国戏曲志.江西卷》的编纂工作尽心尽力.

流沙先生是我认识的第一位江西专家,后来通过他我又认识了他的夫人毛礼镁女士、苏子裕、万叶、龚国光等江西戏曲专家.流沙先生不仅对江西地方戏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对弋阳腔及由弋阳腔演变为各地的高腔颇有研究,他被聘请为中国戏曲志特约编审员,参加过好几个省卷的审稿工作.他作为《中国戏曲志.江西卷》的主编,在完成初稿的编纂工作中克服了种种困难,于1992年10月25日至30日在鹰潭召开了《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审稿会.出席审稿会的中国戏曲志编委会、编辑部的领导和成员有:余从、刘文峰、包澄洁、傅淑芸、俞冰、毕玉玲、王彦山;特约编审员有:刁均宁、尹伯康、沈达人、陈义敏、周育德、赵斐、柯子铭、龚和德、谢彬筹、潘仲甫.江西卷的主编流沙、副主编万叶,及主要撰稿专家龚国光、苏子裕、毛礼镁、邹莉莉等听取了意见.审稿会结束后,大家从鹰潭出发乘竹筏沿江漂流而下,到龙虎山考察道教文化,一路领略了赣地绮丽的风光和民情习俗,对于江西戏曲产生的地域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中国戏曲志编辑部与江西卷编辑部在井冈山革命纪念馆合影

中国戏曲志编辑部与江西卷编辑部在井冈山杜鹃宾馆合影

中国戏曲志编辑部与江西卷编辑部在吉安文天祥纪念馆合影

《中国戏曲志.江西卷》经过近两年的修改,于1994年9月20日至25日在井冈山杜鹃宾馆进行了复审.参加复审的中国戏曲志编委会编辑部领导和成员有薛若琳、刘文峰、包澄洁、傅淑芸、常丹琦、俞冰、毕玉玲,文化艺术出版社责任编辑江达飞.江西卷主编流沙、副主编万叶、以及苏子裕、龚国光、毛礼镁、邹莉莉、钟灵气、方惠如、黄启荣、范干忠等主要撰稿者出席会议,听取大家的意见.经过充分的讨论,大家对弋阳腔的流变、采茶戏剧种的鉴别等重要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会议决定,由万叶、傅淑芸、刘文峰担任江西卷的责任编辑,志文(刘文峰)担任版式设计,负责江西卷后续的修改出版工作.江西文化厅副厅长李坚非常关心支持江西卷的编纂出版工作,她亲临会议,解决编纂工作中遇到的人员协调、经费短缺等问题和困难.在上井冈山途中,大家参观了吉安文天祥纪念馆.在审阅、讨论书稿的空隙,参观了井冈山纪念馆、黄洋界等名胜,不仅受到革命传统教育,而且加深了对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戏曲的认识.(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文峰流沙中国戏曲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流沙说
流沙!流沙!不要怕
文峰街
油库是我家
风华是一指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