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星之火》:经典永远是年轻……

2017-02-12郑永为

乐府新声 2017年4期
关键词:鲁艺歌剧舞台

郑永为

《星星之火》:经典永远是年轻……

郑永为[1]

舶来艺术的民族化与民族艺术的现代化,是交织、贯穿于整个中国艺术发展的两条重要线索,其中,歌剧是格外引人注目的发展脉络。这不仅源于其华丽的舞台和灿烂的历史,更是由于其与戏曲(traditional opera)分别凝炼着西洋和民族的文化精髓,因而,从某种意义而言,民族歌剧实际上也集中代表着中西文化在中国的融合。

1948年11月2日解放的辽沈地区,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基地,也是文艺创作的热土,更是小鲁艺走向大鲁艺的根据地。建国之初,在中国共产党的规划布局下,话剧、歌剧、戏曲均产生了引领时代的作品。李劫夫等创作的《星星之火》、安波等创作的《纪念碑》《草原烽火》,正是歌剧民族化大潮的源头和其中异彩纷呈的浪花。

《星星之火》的名字取自毛泽东同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民族歌剧,也是第一部抗日题材歌剧,还是第一部反映抗联战士的歌剧,因而是具有标志性的红色经典。该剧创作始于1948年,1950年在哈尔滨首演。资深表演艺术家吴允兰曾回忆了当时的情况:1950年11月份,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为了保存革命种子,就把鲁艺全体老师和学生转移到了哈尔滨。学校在“少林大街”,“中央大街”也有。当时《星星之火》就开排了。选演员接触到了许多老同志,劫夫同志、侣朋同志,包括塞克同志。这些人给我们上文艺理论课、文艺欣赏课、戏剧理论课。[2]郑永为主编《辽宁艺术名家口述史》基础卷,(第一卷•省直卷),辽宁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第26页。其中,侣朋是《星星之火》的编剧之一,我国著名的老一辈作曲家李劫夫则是该剧的作曲者之一,他曾任东北鲁艺音乐部部长,也是沈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因此,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的2015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发展而来的沈阳音乐学院复排这一经典,实际上不仅是对鲁艺传统的回望,不仅是对鲁艺精神的一次致敬,同时也表明《星星之火》在当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

经典的复排,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造。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星星之火》保持了原作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精华,并吸纳了当代的舞台技法手段,糅合了中西合璧的表现语言,通过对文本、音乐、人物的重新梳理和再创作,情节更凝练,旋律更优美,舞台更华丽,使《星星之火》历久弥新,完成了当代化的华丽转身。

歌剧《星星之火》的故事结构非常简洁:李小凤的父亲因参加抗日活动被汉奸村长孙晶石出卖而被捕,她连夜跑到山上去寻找游击队,途中遇到了交通员老李头。在老李头的引领和其革命乐观主义的感召下,李小凤参加了游击队,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抗联战士。后来,李小凤执行命令回村侦查,孙晶石和日本警卫队黑田以李母要挟并将其逮捕。最终,在大部队的配合下,李小凤带领村民反抗,击毙了黑田,活捉孙晶石,并带领民众走向觉醒,汇入了坚韧不屈的民族解放洪流……《星星之火》的文本借用戏曲板腔体创作结构,饱含东北民间的质朴韵味,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但细品味却具有诗化的格调,上下呼应、格律严整。“穿过密密的青松林,爬过层层的大雪山。”“是什么声音唰唰响,莫不是游击队下了高山;什么人在密林里喊,莫不是哥哥把我召唤。”结构清晰、节奏感强、韵律严谨,具有诗化的文学格调。同时,复排版《星星之火》强化了戏剧的冲突,戏剧结构更加合理。人物塑造更加生动鲜活。

作为民族歌剧的开拓者,《星星之火》不仅在文本上吸纳了戏曲的韵味,在音乐创作方面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李劫夫和安波等老一辈民族音乐家,本身就对民族艺术有着深厚的积淀,民歌、小调、戏曲等民族艺术精髓被深深植入到作品之中,形成了通俗、亲切、朴实的音乐风格,留下了唱响半个世纪的优美旋律。复排中对西洋歌剧与当代剧场艺术手段的融合,使整部作品即不失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又不脱离歌剧本体的华丽与恢弘。尤其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穿过密密的青松林》《火啊火啊》《我是个穷苦的小姑娘》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既符合人物的性情,符合剧情的发展,又具有独立的审美格调,通俗易懂,清晰明快。序幕是令人震撼的场景,辉煌的灯光、恢弘的场景、众多的战士、

激昂的歌声……奠定了歌剧华丽而昂扬的基调。第一幕“被逼上山”展示了那个时代民众的生存状态,铺陈了小凤被逼无奈而向往光明。杨主任、杨政委、李云峰歌声嘹亮,汉奸孙晶石的歌唱则短促、低沉、滑稽。其中,《母女分别》以抒情的女声重唱表现了母女的深情;第二幕“寻找游击队”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穿过密密的青松林》以女声独唱表现了李小凤寻找游击队的渴望和决心;《火啊,火啊》以爽朗宽阔的风格表现了老李头在艰苦的环境中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我是个穷苦的小姑娘》则抒发了李小凤的遭遇和心底的愤恨。《说起游击队》则为《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做了极好的铺垫:“说起游击队呀哈,不是我瞎吹……”在欢快、诙谐的曲调中,游击队员幻化于想象空间,他们手拿对联应和着歌声,围坐在丛山峻岭之间,展现着洗衣、歌咏、学习、读书等生活场景。在复排中,《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旋律再度被强化,不仅唱词在序曲就作为变奏的旋律出现,烤火时也作为背景音乐出现……“革命人永远是年青,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曳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岭。”这首歌是七十岁的老李头精神的写照,不仅被男女主人公反复呤唱,最终还通过合唱将气氛推向了高潮。“斗争中成长”与“报仇雪恨”两幕讲述了女主角成长与报仇的历程,第三幕四重唱“我们都爱战士的歌”,韵味丰富、层次分明。第四幕《妈妈你别哭》则延续了第一幕的深情,令观众为畅快的大结局积累了情感力量。《星星之火》全剧共25首曲子,根据剧情的推进及角色的个性特征,每首歌曲都进行了精细的梳理,并将演唱采用独唱、对唱、重唱、合唱等不同的形式,产生了对比强烈的丰富语言。独唱的角色感,对唱的丰富性,大合唱的震撼力,共同营造了具有史诗感的舞台张力。剧中咏叹调的塑造和戏剧性场景音乐的呈现,使整个音乐变化莫测又浑然一体,充分彰显了歌剧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长流细水,汇成大海。熊熊的火焰升起来,升起来; 快把这冰冻的雪块化开来,化开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力量,不可阻挡。我们要战斗到全东北都解放;我们要战斗到全中国都解放。”歌剧结尾的大合唱,唱出了整个民族不忍屈辱的大爆发,集中凸显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戏剧主题。

复排中,不仅主旋律在总体布局中得到了强化,乐队和配器上更是焕然一新,尤其是当代编配手法的使用,赋予了经典以时尚、浪漫的现代感。据辽宁人艺资深表演艺术家潘崇煜回忆:“那个年代,全国没有一个正规的歌剧演出团体,但是在沈阳诞生了《星星之火》《纪念碑》,我们从一个扭秧歌、拉二胡演出的剧团,转变成有提琴、萨克斯、贝斯、大提琴的专业院团。这个过程中有两位非常重要的人,一个是安波,一个是劫夫。《星星之火》里有很多非常优美的曲调是安波和劫夫合作的。”[1]郑永为《辽宁艺术名家口述史.基础卷(第一卷·省直卷)》,辽宁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第11页。如今,歌剧作为高雅艺术走进了剧场,舞台与乐器等硬件已远远超出当时的状况,而作为东北最高的专业音乐学府——沈阳音乐学院,更是具有艺术和学术的双重软实力。因此,歌剧民族化也不是简单的戏曲化,而是深层创作思维中西文化的碰撞,更是学院教育与民族艺术深度的交汇融合。现代版《星星之火》的音乐由管弦乐队伴奏,营造出恢弘的气势,层次更为丰富,情感更为饱满,使整部作品增添了艺术感染力,也将歌剧华丽丰富的审美韵味进一步升华出来。

作为综合表现艺术的视听盛宴,《星星之火》在舞台呈现上表现出富于时代感的浪漫主义气质。舞台上,延绵的群山、挺拔的青松、成群的战士,呈现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景观;低矮的茅屋、散落的树墩、熊熊的篝火,又有东北山区浓郁的地域风情。电子灯光、舞台机械、巨幅LED等,多种当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使舞台整体效果更加清新时尚。舞台在空间上力求开阔,大坡度的平台使群体的调度错落有致;层次感极强的树木与山坡,使舞台纵深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众多人物的组合与律动,赋予了舞台以丰富的变换。整个舞台视觉表现系统的精密细腻,为《星星之火》增添了一抹华丽大气的现代时尚感。剧中角色无论是音乐形象还是视觉形象,均个性鲜明、鲜活生动,性格特征与演唱风格高度融合。尤其是服装和化妆,既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定情境,蕴含着浓郁的东北特征,更赋予了当代的浪漫美感,令人有荡气回肠的审美体验。老李头的造型稳健豁达,像一颗苍劲的大青松,极富东北人的性格特征;李小凤的造型清新、时尚、靓丽,服装以红色和白色搭配,皮毛帽、花棉袄、精致的围脖,富有强烈的青春气息和时代感。

当年,《星星之火》歌剧是由东北鲁艺集体创作的结晶。据沈阳评剧院评剧音乐家王其珩回忆:在鲁艺不管多高级别,包括李劫夫搞《星星之火》中《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歌曲,也毫无例外地进行试唱。[2]郑永为《辽宁艺术名家口述史.基础卷(第一卷·省直卷)》,辽宁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第43页。由此可见,当时《星星之火》的创作,是鲁艺群策群力的一个事件,是集中体现老鲁艺艺术宗旨的作品。复排版《星星之火》的修改依然发挥了群体的力量,不仅聚集了国内知名艺术家,调动了全院的音乐学者,也吸纳了学生的创作智慧。

歌剧《星星之火》是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红色经典,经过在文本、音乐、人物、舞台等层面,对原作精华的吸收和当代剧场艺术手段的拓展,歌剧风格得以强化,当代审美进一步升华,舞台呈现日趋精美。不仅延续了经典作品的精美气质,使其在当代再度焕发青春,也为民族歌剧的继往开来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辽宁艺术名家口述史研究》(2013BA011)阶段性成果。

[1]

郑永为(1969~),沈阳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王 虎)

猜你喜欢

鲁艺歌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让鲁艺精神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绽放新时代光芒
延安鲁艺“小调大王”——安波
鲁艺精神的写照——宋惠民
走进歌剧厅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鲁艺后裔的追求——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专访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