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还是“众生平等”?
——关于“幸福中国”的八大选择题之二
2017-02-12单一良
文/单一良
“以人为本”还是“众生平等”?
——关于“幸福中国”的八大选择题之二
文/单一良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及人类社会都以自然的存在为前提,自然的状况决定人的生活质量的高低,自然规律是不可违逆的,人类生活、生产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可能脱离大的自然环境。
我们谈论“幸福”时,一定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的福祉为归宿和终极目标的,可称之为幸福层面的“以人为本”。但狭义的“以人为本”观点认为,“万物因人而生”,人类相比其他生物,以其独特高超的智慧在生存权利上有更多的优越感和控制力,其他物种都是满足人类幸福感的物质存在。
狭义的“以人为本”观点成为一些人反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他们将万物的现状认定为“老天注定”。于是,毫无顾忌地捕杀动物以获取它们的皮毛制衣,大肆砍伐木材制造豪华家具,为满足口腹之欲,野生保护动物穿山甲、果子狸被当作食材摆上餐桌。
作为人类改造客体的万物,没有为自己争取“幸福”的权利,即便它们的“代言者”——环保主义者们阻挠捕鲸船,裸体游行以抵制皮草,呼吁减少热带雨林砍伐,然而,相对于人类物欲的增长而言,这些行动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当人类意识到对世界的掠夺式开发会导致自身“不幸福”时,并不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理念,而更多的是一场场环境灾难、一场场重大疫情所带来的真切感受:环境的侵蚀已经威胁到自身生存,再不改变人类傲慢的态度和“唯我独尊”的发展理念,只会自取灭亡。为了自身的幸福,人类开始行动。如今,空气污染、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海洋环境保护、化学品废物等关键环境议题已成为近些年联合国和各类国际组织年度会议的核心主题。
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罗素就开始忧虑人类控制自然观念所带来的后果。他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指出:“在科学技术必然要造成的各个庞大组织中,居领导地位的那些人在某种限度内能够随心所欲左右科学技术的方向。权力欲于是得到空前未有的发泄出路。在科学技术的激发下产生的各种哲学向来是权能哲学,往往把人类以外的一切事物看成仅仅是有待加工的原材料。目的不再考究,只崇尚方法的巧妙,这又是一种病狂。”
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递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科学和技术的,科学方面我们有知识,技术方面我们有工具”。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并不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也不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的,科学技术本身对自然没有善恶的观念和功利的追求,它听命于发现和制造它们的人类,今天的生态灾难是人类无节制的贪欲和企图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行为造成的。
如今,人类对环境的需求量随着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空前膨胀。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生态足迹网络等最近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分析认为,人类每年都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目前所需的自然资源要由1.6个地球来提供。2016年8月8日,“地球生态超载日”提前到来。地球以迄今为止最快的速度进入2016年度生态赤字状态。面对人类无休止的索取和破坏,地球到底能支撑多久?世界自然基金会西班牙分会主席恩里克·塞哥维亚的答案竟然是不超过30年。因为按照这一趋势,到2020年将需要1.75个地球,到2050年将需要2.5个地球,而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报告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在持续下降。人类正在以极其傲慢无礼的方式不断剥夺着其他物种的平等生存权。
从传统进化论的观点来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如此的发展方式似乎并没有错。但现实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众生平等”的和谐理念,逐渐消除“天敌”的人类将会陷入自我恶性循环的生存怪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及人类社会都以自然的存在为前提,自然的状况决定人的生活质量的高低,自然规律是不可违逆的,人类生活、生产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可能脱离大的自然环境。而在追求人类“幸福”的时候,我们一定是在“以人为本”,因为保护环境的目的也是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舍弃人类生存空间。但这种“以人为本”要建立在“万物平等”的基础上,给“众生”在地球上和谐生存的同等权利,既要尊重自然规律进行各项活动,防止生态破坏;又要发挥人的能动性,不断修复自然、改善环境,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做到既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也不“吃祖宗饭,断子孙粮”。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天人合一”“万物平等”等思想。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认为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天是指自然界,强调天道不仅有好生之德,而且默默无闻,自然而然地运行;《中庸》上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作是相辅相成的和谐运动。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生态思想。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也使信众在吃斋、放生和遵守不杀生戒律的过程中,警醒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对毫无生命迹象的植物、土地施以佛性的尊重、呵护。他们把万物与人类相提并论,共同礼遇,甚至给予它们的敬重胜于自己的同类。
如今,也有一种新的生态伦理主张,就是把传统伦理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进一步扩展到人之外的生命物种身上。或者说,人类必须尊重各种非人类生命物种的“生存权利”,并以对待人类行为的善恶标准和评判方式处理人类与自然(包括各种生命物种)的关系,在关注人类生存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其他生命物种的命运,并与之和谐共存。在无法预知的未来,人类还要为自身的发展空间而努力奋斗,但这样的奋斗已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建立在“众生平等”基础上的“以人为本”。我们会更为缜密地顺应自然规律,寻求各个生命主体在地球环境中的位置,在不断拓展自身空间的过程中,不以破坏其他物种生存空间为前提,让我们在体验“幸福”的同时,能够分享给它们更多的“幸福感”,尽管它们的幸福感受和我们有着巨大差异,但这种“给予”一定会让我们自身的幸福增值!
(作者系《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人民法治网总编辑,法学博士、管理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