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犯罪著名案例
2017-02-12
学生犯罪著名案例
延伸阅读:
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宾阳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在校学习期间长期心里压抑,在因琐事与同学发生矛盾后,于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在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柜子内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2月25日 云南省公安厅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18万元人民币捉拿马加爵。3月15日晚7时30分,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
2004年4月22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马加爵涉嫌故意杀人、附带民事诉讼一案,并于4月24日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认定马加爵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马加爵没有提出上诉,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即依法报送云南省高级法院核准对马加爵的死刑判决。6月17上午9时,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宣判结束,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云南省高级法院经复核认为,马加爵无视国家法律,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琐事与同学积怨,即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并经周密策划和准备,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杀害,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在整个犯罪过程中,马加爵杀人犯意坚决,作案手段残忍;杀人后藏匿被害人尸体并畏罪潜逃,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极大,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应依法严惩。马加爵的辩护人关于马加爵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的辩护意见虽然符合事实,但马加爵罪行极其严重,对其不予从轻处罚。一审判决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遂作出裁定,核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揭开“马加爵何以成为杀人凶手”的谜底,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了全面调查,还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之后写出了上万字的《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杀人案
林森浩(1986年10月17日—2015年12月11日),广东汕头人。2010年,林森浩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并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见习。见习期间,投毒杀害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
2013年4月16日,黄洋因急性肝损伤经抢救无效去世。警方在死者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2013年4月12日,警方初步认定同寝室的林森浩存在重大作案嫌疑,随后将其刑事拘留。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死刑。2015年1月8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杀人上诉一案进行公开宣判:裁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15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林森浩死刑。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
在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校友对林森浩的描述大多是“阳光、开朗、热情”。他的高中同学小吴表示,林森浩高中时待人真诚、和善,但性格比较安静,很腼腆。不过,他有时候有点古怪,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会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有媒体称林森浩表现出的严重缺乏同理心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在媒体上的最后访谈,也感觉不出这是戕夺他人生命后的忏悔,而更像是一个超然的“大师”在讲经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