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师资培养实践及探索

2017-02-10赵京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应用校企合作

赵京丹

摘要:基于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课程团队的组建、教师流动中心建设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等多种方法提升数字媒体专业师资水平。

关键词:专业师资;项目团队;教师流动中心;校企合作;信息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01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质量和技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院作为培养高技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将对人才的培养拥有决定性作用,而师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组建课程项目团队

根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发展需求,规划职业发展;成立课程团队,优化专业师资;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老师实践能力;每年为专业设立双师素质目标,将目标列入目标考核项目,督促教师专业发展。根据专业教师发展方向,组建教学团队,明确培训规划,安排教师有针对性地参加职业培训、至企业顶岗实践,确保师资培训质量。

1.确定专业方向,规划职业发展。根据教师的特点以及专业发展需要,要求每一位教师确定一到二门课程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鼓励教师专注专业发展方向。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为每一位新教师配备一名老教师,注意给他们压担子重点培养。每学期开展新教师试教、老教师公开课活动。

按照“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职业成长阶梯设计,制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通过外出培训学习、教学实践、企业实践、教育科学研究等形式,培养教师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成立课程团队,优化数字媒体专业师资。根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教师自身的专业方向,成立平面设计及制作、效果图制作、视频拍摄及制作等三个课程教学团队。各专业课程团队均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各专业教师主攻1—2门课程,每学期邀请企业人员进行1—2次专业讲座,各团队组织第二课堂活动,辅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各课程团队成员的分工协作,带动课程教学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教师流动中心,建设校企合作共同体

与区内15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依据“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对接。

1.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在学校整体校企合作框架下,由宁夏软件园管理委员会等政府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信息产业协会相关人员、宁夏部分数字媒体相关企业等合作企业管理人员及一线技术人员、信息技术系专业教师组建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指导委员会。

发挥委员会成员各自优势,指导并监督专业建设、实施过程,制定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应用专业“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共同研究商讨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项目设计、实训基地建设等,并在顶岗实习、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安排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教学实施、项目开发、编写教材、实验实训共享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为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促进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体系,与企业建立长期的、稳定的人力资源供需协作关系,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与ibi育成中心和软件园建立教师流动中心,制订《教师流动中心工作制度》,为专业教师搭建了专业实践平台,选派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多名专业教师在教师流动中心进行挂职锻炼,全面带动专业群教师进入教师流动中心挂职锻炼。教师在流动中心学习相关技术、进行人才需求及岗位调研,在此基础上修订教学内容、收集教学资源,并参与企业实践项目制作或技术培训项目,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

3.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加快专业建设步伐。信息技术系发挥教师流动中心的企业优势,邀请专家指导并监督专业建设实施过程,共同研究商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项目设计、实训基地建设等;流动中心还承接了顶岗实习的学生,教师不仅到流动中心进行了企业锻炼,还进一步指导了学生。教师在下企业锻炼中,积极在教学实施、项目开发、编写教材、实验实训共享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校企互惠共赢,实现资源共享。以教师流动中心为平台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由企业对学生进行了考核,达到要求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对于企业来说,招收到了合适的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5.借助教师流动中心,引入高质量兼职教师。通过教师流动中心,邀请宁夏广电总局的高级记者为专业师生进行专题讲座;聘请宁夏知名企业技术总监为专业带头人,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教学。企业兼职教师为课程注入了企业真实项目,在指导学生制作时培养了学生的企业工作习惯,提升学生社会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1.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选派教师参加全国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网络课程建设等举措更新转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教师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促进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改进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

2.加大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教学资源,促进课程和团队的快速发展。启动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率先在全院尝试网络课程的资源建设,并抓住承办全区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契机,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区及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来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使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推动教育教学发展改革的强劲动力。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的是加快建设信息技术系的网络教学资源,使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共建,积累沉淀,传承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课程与团队的建设。

四、师资培养成效

1.优化师资队伍,有效发挥团队优势。项目团队的成立,优化了专业师资,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实践能力;团队教师与企业合作进行了人才需求及岗位调研、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教材开发、收集教学资源,有效提升了团队整体素质,专兼结合的专业团队有效提升了专业师资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专业团队素质明显提升,专业教师参加挂职锻炼和培训积极性明显提升,培训和挂职锻炼人次提升明显,课程团队课程设计能力明显提升。

2.教师流动中心既深化了校企合作,又加强了实践教学队伍建设。通过宁夏软件园等教师流动中心,为专业教师搭建了专业实践平台,专业教师在教师流动中心完成不少于1个月的挂职锻炼,教师在流动中心学习相关技术、进行人才需求及岗位调研,在此基础上修订教学内容、收集教学资源,并参与企业实践项目制作或技术培训项目,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在最后一学期由企业专家和校内老师组成的团队中共同对学生按照企业项目制作要求进行实训,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升明显。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互惠互利。

3.探索多种模式,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有效提升。通过培训与学习,转变了教师观念,提升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通过参加全区及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推动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强化了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专业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入,在课程的设计能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闫亚军.高职动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2]吴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扬州大学,2010.

The Exploration on

Digital Medi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s

ZHAO Jing-dan

(Ningx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Yinchuan,Ningxia 75002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 Ningxi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am construction,teachers center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aiming to promote the digital media professional teaching level.

Key words:professional teachers;the project team;teacher flow center;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猜你喜欢

信息化应用校企合作
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应用调查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