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发展 构建有效课堂
2017-02-10王栋梁
王栋梁
“学”与“教”是课堂教学中一对矛盾统一的双边活动,也是数学教学研究的两大主题。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小学数学研究的重心由过去侧重教转移到侧重研究学。根据这一工作要求,笔者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做了有效的尝试。
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先学后教”就是充分体现“学生先,教师后”,先让学生学(先思考、先预习、先探究、先尝试),后由教师教(后点拨、后解惑、后提升、后拓展)。“多学少教”就是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数学思维的训练,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情感的培养等对学生持续发展有价值的领域多学,对学生能自己学懂的内容少教,重复啰嗦、照本宣科的话少说,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等应试训练的事情少做。
基于这种认识,本课设计突出“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教学理念。对“百分数的读、写法”教师少教,只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自行读、写百分数,教师只是适当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互相纠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教师设计导学交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用处和意义。练习的设计,主要采用“分层练习”和“一题多用”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练习少中求精,尽可能地将“减负”落到实处。
教学主要片段: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认识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
师:会写百分数吗?(指名三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让其他学生认真观察他们的写法)
师:这几个学生写得都对,会读吗?(指明读,说明百分数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成一百分之几)
师:“%”这是什么符号(生:百分号),那%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先写上面的小圆圈,再写斜线,最后写下面的小圆圈),黑板上哪些学生写的需要改进一下?
师:同学们都会读写百分数了,那谁来说说,关于百分数,你还想学习什么呢?(预设:什么叫百分数?它和分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
……
(二)导学交流、自主探究
(1)出示几个百分数,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意义。
我国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总量占了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
我们班有50%学生会游泳;
50%苹果汁、40%葡萄汁。
(2)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指名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读出这个百分数,并说说这个百分数的含义。
这个百分数表示( )是( )的( )%。
师小结:同学们找到了各种不同的百分数。看来,百分数在生产、工作、生活中真是有着广泛的应用。
(3)再让学生说说这三个百分数的意义。出示下图:
中国地形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三)点拨思维,内化建构
出示一些百分数和它们表示的意义,让学生思考:
(1)观察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你觉得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
师小结提问: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百分数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那你能说说什么是百分数吗?(板书: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四)分层练习,体验感悟
1.书本上的基本练习(略)
2.综合练习
(1)读一读这些百分数:40%、71%、90%、100%、123.1% 200%。
(2)这些百分数中,你觉得哪一个比较特殊?
(3)根据你的理解,选一个你认为合适的百分数填在括号里。
A.地球上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
B.据《宜兴日报》消息,今年十一黄金周,宜兴市旅游收入是去年同期的( )。
C.王叔叔是个投篮高手,两分球的命中率达到了( )。
逐题交流。
第一题:出示海洋和陆地的示意图。
追问:现在你觉得哪个更合理?还能想到哪个百分数?
(陆地面积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9%)
根据这两个百分数,完成下面的填空:
陆地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大约是( ):( );
海洋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大约是( ):( )。
师:百分数就是一个数与100的比,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
(板书: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
第二题:交流后出示新闻链接:据统计,国庆长假7天,宜兴市各主要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105.0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352.4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
师:现在认为填哪个百分数符合实际情况?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题:命中率是什么意思?选哪个合适?
出示链接材料:姚明被公认为NBA最全面的中锋,在NBA 2004~2005赛季,他的两分球命中率高达52.4%,在全NBA排名第三。
师:投篮要么进了,要么没进,怎么会有52.4%呢?(明确52.4%并非真的投中52.4个,而是命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52.4%。)
3.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区别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
4.猜一猜:根据成语猜成语,根据百分数猜成语
百战百胜、九死一生
师:这些成语大家都熟悉吧,今天有一个新要求,那就是请你用百分数的知识解释这几个成语,谁来试一试?
1% 90% 200%
师:反过来,如果知道百分数,你会说一个成语吗?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解读信息,畅谈感想。
(1)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有一个事实: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却从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而中国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2)吸烟的害处很多,它不但吞噬吸烟者的健康和生命,还会污染空气,危害他人。据统计,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74%,而不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仅为4%,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2.小结收获,自我反思
二、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认为:(数学教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促使他们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不难看出,数学课程的教学应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发展,让学生从数学课堂中不仅能获得知识与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体验。
笔者设计的“百分数”一课,是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的个体发展,通过自主化、体验化、合作化、情景化的教学过程,巧妙地落实了该课的知识要点。
(一)以学生参与为前提,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真正懂得知识产生的原理,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启迪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例如,教师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让他们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眼光与思维。
(二)以学生认知为基础,巧妙安排教学策略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原有的认知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只有立足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兴趣,才能激发学习者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在设计本教学过程时,笔者适当地对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进行了调整。把百分数的读、写调整到教学内容的开始,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听说过百分数,在搜集生活中百分数的例子时,学生就知道了书写方式和读写方法,所以本课设计时,让学生先书写百分数,后指名让学生读百分数,教师再强调百分号的写法和百分数特有的读法,学生只有主体地位突出,才会留有大量时间探讨“百分数的意义”。
(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的效度(效果、效率、效益)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恰到好处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巩固知识,提高智力和能力。
因此,在设计本课练习时,笔者主要考虑习题的层次性、综合性和思想性。例如,通过看图填写百分数,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母是100的分数的联系,通过“一题多用”的综合性练习,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和百分比、百分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解读信息,畅谈感想”升华了学生对百分数在生活中作用的再认识,同时渗透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拓宽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对数学不仅仅是为知识而学,更重要的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