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策略初探
2017-02-10薄纯锋
薄纯锋
班主任专业化是教育工作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要求班主任在专业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更新理念和管理方式,借助不同的时机来不断提升自我。这既需要自身的内在成长动力,还需要学校正确的管理策略。
一、加强职业培训,提高班主任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管理技能
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需要班主任有一种兼收并蓄的能力,才能紧跟时代脉搏,才不会被边缘化。每年我校都组织班主任培训,分为岗前培训、班主任多形式交流研讨、个体学习以及网络交流四种形式。尽管这些岗位培训各有侧重点,但都定位在使班主任运用于学校实际工作中。
1.岗前培训旨在把新的管理理念、技术传递给班主任。每年在开学前的新学期工作准备周时,由分管校长、政教主任组织培训,按照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班主任的特殊能力等主题编印体现最新研究成果的培训材料,以管理人员讲解和个人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文本培训结束后,我们聘请专家来校讲座,播放有关专家先进教育案例的录像,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然后要求班主任结合看录像和参观考察的情况或撰写学习笔记、工作计划、工作目标,或举行“新时期学生特点”“后进生如何转化”“我心中最得意的学生”等专题研讨活动。
2.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开学两周左右,我们都规定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后,在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年龄特征喜好、居住区域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交流研讨的重点。之后,我们还会一学期中旬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请工作有成绩、有特色的正副班主任介绍经验,并组织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交叉管理的形式来交流分析问题。
二、努力打造终身学习、开放、创新型班主任,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成长
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有着多重的责任,无法长时间脱离岗位参加专业培训,平时闲暇的休息时间让我们着实不忍心剥夺。基于这些考虑,我们组织了网络培训。要求班主任参加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大型网站组织的网络培训,让班主任的案例学习、问题研究、互动研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参训班主任足不出户就可以经常性地学到新东西,也充分挖掘了自身的课程资源与潜质。同时我们也要求班主任建立了个人的育人博客。鼓励班主任多加入“1+1博客”“教育博客”“中国基础教育网博客”“家庭教育网博客”并发表个人育人想法,来达到资源共享。
三、建立健全班主任管理制度,使班主任管理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推动班主任专业化进程
1.学校颁布了《班主任工作职责》《副班主任工作职责》《班级文明公约》《班主任工作细则及评价标准》《德育评分细则》等等管理制度。明确了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的评比内容,使量化考核更加科学,管理有据可查,有纲可依。锻炼、促使年轻教师在工作的第一年里便全方位体会班主任的酸、甜、苦、辣,熟悉班主任工作的日常模式,让年轻教师们触摸到了教育规律,为班主任队伍储备了丰厚的后备人才。
2.坚持例会制度。多年来,我校坚持每两周(周日下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通过班主任例会,总结阶段性德育工作经验,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应对策略,分析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布置阶段性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我们定期也会监督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老师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同时我们各年级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要求每月都根据情况定期召开。
3.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呵护孩子并不成熟的心灵,成为我校育人的基本原则。每一个班主任都要敏感地关注孩子身心发展。我们多次根据实际情况派出班主任到高级院校学习心理学。并成立心理咨询室,同时学校也购买了大量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报纸刊物,为班主任阅读学习提供条件。针对不同孩子,异常的举动。我们都会从心理的角度及时预见、掌控和解决。
四、优化评价机制,明确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方向
随着对班主任工作的深入调查研究,学校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隐性大于显性、过程大于结果的工作。我们在考评班主任硬性管理的同时,也开始了软性管理的考评。因此,我们开始着手优化评价机制的工作,来更正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这样完善了一年一度的评选制度。
硬件管理主要指班级的常规管理,包括卫生状况、自行车排放、宿舍管理、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等,每天进行检查,当天公布,成绩一周一汇总,周一升完国旗后公布各班得分,把它作为班主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将学生违纪与班主任考核挂钩,大大减少了校园违纪情况。这部分内容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最基本的考核。
软件建设主要指班主任在个性班集管理中深入工作的程度及效果。这项考核内容主要通过学校政教处以及级部主任长期的考核,每学期一次抽取部分学生对班任工作评价,每学期末家长委员会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任课老师对班主任所管理班级的整体反映,分别打分考核,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深层次的考核,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有一支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就一定能培育出一个个优秀的班集体,一个个优秀的班集体,也一定能培育出有用的国家栋梁。只要我们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