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例题思维为语文阅读教学瘦身

2017-02-10叶志盛

新课程·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瘦身脂肪阅读教学

叶志盛

摘 要:分析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冗长拖沓的现状,提出借鉴数学的例题思维,为臃肿不堪的语文阅读课堂瘦身,让学生的学习真正触及文章的灵魂。

关键词:例题思维;脂肪;阅读教学;瘦身

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的教学思想也从原来的混乱渐渐变得清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能力才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这种认识已经慢慢植入人心。思想的变化自然也就引发行为的改变。在变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尤其是我们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因为课文是要考的,所以老师不放心,什么都想讲,什么都要讲,这种现象,你现在走进我们一些语文老师的文言文教学的课堂,还会深有体会。现在讲究素质教育,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题目原创,一些人或许觉得讲了也白讲,所以索性什么都不讲,让学生自由发挥,草率了事。不管什么课文,课堂模式都按照一成不变的套路,先朗读,再字词解析,再作者简介,再整体感知,再人物特点分析,再语言赏析,最后谈感想,冗长而又拖沓的节奏,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变得臃肿不堪,让人生厌。这样乏味的课堂,无论什么都讲还是什么都不讲,其结果都是学生对课文一知半解,其效果就是事倍功半。

那么怎样让臃肿的课堂瘦身,怎样让学生的学习真正触及文章的灵魂,而不是浮于表面肤浅的争论呢?之前考的是内容,所以学生只是对课文机械地复制和记忆;现在考的是能力,需要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思考。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只不过借用这些精彩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素养,锻炼能力。可是,我们该如何利用好这个“例子”呢?

这时,我想到了数学中的例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几乎每一节课都要讲解例题。所谓例题,就是用来说明某一公理、定理、定律或推论应用于某一学科或学科分支时所举的例子。例题通常被编写在理工科的课本当中,以便更好地使学生了解某定律,并应用于该学科,或者应用于实际与生产中应当考虑的思路及其必须涉及的条件。例题的目的很明显,主要就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某个定理。归纳一下有这样三个特征:它具有典型性,带有明显的目的和指向;具有示范性,学生可能要依据例题的展示去模仿和思考;具有层次性,它常常不止一次出现,往往由浅入深,由一个点发散辐射,引发学生纵深思考。在例题教学中,数学教师的四个做法很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例题讲解前,概念先行,这是理解运用的前提;二是先做后讲,从学生做中去发现问题,确定自己讲解的重点;三是示范过程,以便理清学生思路;四是练习跟进,及时巩固强化所学知识。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固然不会等同于数学中的例题,但是作为“例子”的这个性质是一样的,它同样是借用课文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掌握方法,锻炼能力的目的。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借用数学学科的例题思想,在语文阅读教学瘦身,尝试着让学生去触碰文章的灵魂。

一、巧借预习,缩减课堂多余的“脂肪”

一节语文阅读教学课,45分钟的骨架,我们有些语文教师让它沾附了太多的“脂肪”。例如,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节常态课。教师教学的是丘吉尔的文章《我的早年生活》,因为事先学生没有预习。45分钟里,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朗读课文,介绍作者,最后归纳文章内容。整节课就停留在读通、读懂文章的层面上。对文章内在的思想根本无法触及,这样学生一节课的收获是很少的。课堂中,这种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查找、朗读等手段自行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统统可以称之为课堂的“脂肪”,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组织督促学生课前预习来瘦身。这相当于数学例题教学中对解题过程中所需知识的准备。犹如数学课中讲关于平行线性质例题,学生在课前应该明了平行线的特征一样。

那么,课前该如何布置学生预习“减脂”?我认为这几道工序是必做的。

1.认读课文生字,读通读懂课文,达到比较熟悉流畅的程度;

2.查找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和别人的评价;

3.概括文章内容,对所写内容形成初步印象(比如写作目的方面);

4.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思考,争取通过课堂教学得到解答。

有了这四道工序的瘦身,原来课堂中生字认读、课文内容的熟悉等环节,完全可以缩减,或者换成检测、展示,纠正,学生走入课文,就像开车进入快车道一样。这四道预习工序,笔者坚持了一年多,发现课堂有了明显变化。课堂的效率明显得到改善,因为预习中学生先有了自己的思考,瘦身又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让课文的分析更加充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二、选准方向,减少次要的阅读目标

数学教学中出示的例题往往带有明显的指向性。比如这节课学习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全等的方法很多,但是如果这节课学的是边角边的判定方法,那么所出示的例题也一定是围绕这个定理设计的,例题设计的目的也一定是让学生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个判定定理。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目标指向性当然不会像数学例题那样明显单纯。也因为这样,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顾虑很多,既想做这个,又要考虑那个,短短45分钟的课堂,却列出一连串目标。结果呢,就像有些人挖井,心神不定,东挖一锄头,西挖一锄头,结果半点水星子都没挖到。这时,教师不如在课前做好选择,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的需要,选准一个核心目标,放弃其他次要的任务,朝着一个方向奋力挖掘,或许,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反而能收获一些东西。比如,在教学安徒生的《丑小鸭》这篇课文时,我就做过两个截然不同的设计。第一次我把目标定位在生命的追求上,从丑小鸭的追求到安徒生的追求,最后落实到学生自己的追求上,目标只在追求二字上做文章。第二次我把课堂定位在童话情节的设计上。我让学生列出故事情节,反复调换情节位置,增加故事情节,替换故事内容,设计前传后传,让学生体验童话这种文体的想象魅力。因为目标单一,范围小,所以挖得深,学生理解充分,收获就多。

三、智设主问题,减少课堂无效提问

数学例题思维的一个特征是解决方法可以多种,但结果只有一个。教师常常鼓励指导学生尽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语文阅读教学因为性质有所不同,似乎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因此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因为对核心的问题不理解,常常设计了一大堆琐碎的问题,课堂很热闹,最后根本的问题却没有解决。无效的问题就是课堂的“脂肪”,需要下决心放弃。教师应该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两到三个主问题。

所谓“主问题”,就是对课文的理解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的提问。它往往能使学生深入到文本内核进行思考、赏析、品味,从而达到触及文章本源的功效。例如:余映朝老师在《沁园春·雪》的文义理解教学,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

请学生自由地用对联的形式概括上下阙的意思。如“上阕绘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议论抒情,评古论今”。

面对这样的表达要求,学生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读并进行反复的概括和修改。活动的设计既暗合了“沁园春”词牌的特点,又让学生进行着阅读理解中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

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这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将促使语文教师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研读课文的水平。同时,它也简化了教学环节,强调内容综合。主问题的提出是预设的,但因主问题而形成的课堂活动是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品读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于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于师生之间的“对话”,几个“主问题”层层深入,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着课文内容的学习,从而达到阅读教学高效的目的。

四、深入研读,独立思考,师生研读求瘦身

数学教学中,教师为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常常要寻找不同的思路答题。因此,在课前,教师要对例题做一番深入的研究,以求让学生融会贯通。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时可能需要寻找的是更新颖的思路,有时需要的是更深刻的理解。这个理解应该是师生双方的。课前预习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有价值的质疑,以求学生在开始听课的时候就有较高的起点。对于这点,我很反对一些语文老师的做法。现在的教辅资料铺天盖地,对于课文的分析,课后思考习题的理解,学生无论在网上还是在书上,都能轻易找到。一些老师或许惧怕学生过多参考这些资料,抢了自己的权威,于是就在班里禁止学生使用教辅,这样做很无效。我提倡学生查阅教辅资料,同时,我在布置任务时,做了这样三点准备:

1.你质疑的问题能否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来解决?

2.你认可资料中的那种说法吗?

3.我的主问题所触及的文章深度到哪里?

有了这三点准备,每次教学,我都会提前三天让学生预习,搜集学生所质疑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设计自己的主问题。语文阅读教学,我们不惧怕学生起点高,只怕自己不如学生想得远。因为学生有了经过思索质疑后的高起点,阅读教学才可能达到真正瘦身的目的,教师的思考高于学生的疑问,学生的学习才更饶有兴趣,且学有所得。

由于目的和性质的区别,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有的教学手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学上,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对挑战,打开思路,巧妙借鉴数学以及其他科目的做法,这样做有时会收到奇效。尝试运用数学中的例题教学的思维,为语文阅读教学瘦身,让教学更有效,让理解更深刻,这一年多的尝试,让我觉得探索很有价值,我也期待着更多同仁一道踏上这求索的路,让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真正轻装简易,学生大有收益。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2]王平.数学例题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瘦身脂肪阅读教学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给自己的课“适度瘦身”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我的瘦身计划
脂肪的前世今生
反派脂肪要逆袭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还说公立医院“瘦身”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年后瘦身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