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开放的语文课堂,放飞奇思妙想

2017-02-10张建军

新课程·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开放课堂语文教学理念

张建军

摘 要: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试行,开放课堂已经成为教学的必然,放飞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特色和亮点。开放的教学课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学的生命力与扩张性,只有放飞学生的心灵,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本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如何开拓学生的思想,并希望提出几点建议,对语文教师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开放课堂;思维;理念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对学习本身产生极大的浓厚兴趣时,他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这样会对学生学习知识以及教师传授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堂创设情境,放飞学生的心灵与思想

首先,上课伊始老师巧设情境,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心灵。此举不仅把学生的心收到了课堂上,同时还能巧妙地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导入一首音乐(播放音乐《高山流水》),然后老师用语言引导,学生就会随着音乐再加上老师的引导而慢慢进入创设好的情境中,诸如:清脆的山林间、清亮透明的泉水、野花散发的淡淡清香、阳光透过缝隙,暖暖地照在身上!《小石潭记》就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兴致盎然地走进了课文内,自发积极地探索书中世界的奥妙。

其次,启迪学生的心智,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说、敢想、敢做,学生要勇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的理论观点是对是错。给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翅膀的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异想天开”,只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讨论中,让思想与言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与生机。

最后,有质疑才有问题,有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遗留问题。教学生学习杜甫的《登高》时,让学生自己听完泛读且深情自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有一位学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他说:“我感觉‘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包含的应该有很多层含义吧?”这个学生提出的观点正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他勇于质疑,问出了自己的心中疑问,获得了老师的嘉奖与鼓励,周围的学生为他鼓掌的过程中,眼神中露出了那抹艳羡。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多动口、多动脑,自己多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深入文本,激发学生的真性情

新课改倡导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重点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将智育和德育相结合,因此,在学生深入文本后,教师应在适合的时间,适当地激发学生因文本而动情,因动情而在课堂上倾情,给开放的课堂注入一抹人性化的色彩,摒弃以往课堂上“一言堂”式的讲课与发问,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尝试多在一些有意义的课文中加入一些有意义的歌曲,比如,在学习吉鸿昌的《就义诗》时,可以适当地引导播放《我的中国心》,当雄壮而深情的旋律响起时,学生的表情个个严肃,想必此时学生心中应该都会陷入深思,爱国主义的情感会在他们的心中掀起波澜。

三、多探究交流,激发学生思维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活跃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环境。当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教师不应该打压、生气,而应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问题的真正答案,让学生成为知识的研究者,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并且给学生一定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自我。有时候可以把学生自己查阅工具解决的问题,尝试性地全部交由学生自己查找讨论来回答。借此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助、互动,让他们在相互讨论与争论中,去补充观点,并得到相对一致的看法,最终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至于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和补充后,依然不能获得全面准确的答案时,教师就可以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加以点拨和引导。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最后变成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钻研问题,探索问题答案,发现其中的乐趣,这样的课堂就必然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参考文献:

[1]邹琼.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翱翔的自由空间[J].新课程(上),2014(9).

[2]张慧.为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而努力:新课标下教材使用浅谈[J].教育探索,2008.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开放课堂语文教学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