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事于敬,事成生乐

2017-02-10陈志宏

知识窗 2017年2期
关键词:面粉饼干面包

陈志宏

起初,女儿想做面包,一直嚷嚷着要做出比面包店展示柜里更漂亮、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到头来,她只是和我一道,在人生履历上,添加了一笔做饼的经历。

赶“双十一”,捡便宜,我网购了一台电烤箱,然后上网搜索怎么做面包,跟女儿一起分享、讨论。她满含期待的眼神,让我觉得世上最美味的面包马上就要在陈家厨房新鲜出炉。但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怎么放酵母粉?做面包,先要发面,酵母粉放多少,面要发多久,都是扯不清、理不顺的“问题线团”,让我知难而退。

上超市采购材料的时候,我们变通了一下,改做饼干。按照网上列出的配料表,我们四处寻找黄油、低筯面粉、白砂糖、鸡蛋和奶粉等,大袋小袋拎回家。女儿满脸堆笑,笑里荡漾着莫大的成就感。

家里搅拌机多年未用,索性以加热的方式让黄油化成水,然后等它凉,打鸡蛋下去,化散,再放奶粉,添加白糖,最后倒面粉,漫起一层轻白粉,像秋日爽润的晨雾,女儿在一旁拍手叫好。面粉的清香扑鼻而来,家里流淌着收割后的麦田气息。

身为南方人,从来没有做过面点,我不知如何下手,索性放手让女儿去弄,由她揉捏,一双小手沾满黄泥似的面粉,惊起一波又一波畅快的尖叫。十分钟过去了,女儿嚷嚷着要做饼干。我说:“应该多揉面,要不然,配料不均匀,做出来的饼干不好吃。”

半个小时过去了,女儿等不及了,开始捏各种形状的饼,放满一盘,我便拿去烤。接通电源,把温度设定为150℃,时间设为20分钟后,电烤箱就滋滋滋地开始倒计时了。不到10分钟,饼香飘满整个屋子,诱惑得人直流口水。电烤箱发出清脆的“滴”声,第一炉饼干烤好了,我带上厚厚的棉手套,取出新鲜出炉的饼干,满是惊喜。趁热尝一口,浓郁的饼香,甜糯口感,绵软不脆,好吃看得见。

一炉饼,一炉香,一炉小清欢。是日风轻气爽,笑语盈盈,这感觉千金难买,万金不换。

一周后,女儿约来小伙伴,复制美好,分享喜悦。饼干还未出齐,她就将鲜饼装入铁盒,带上塑料手套,领着小伙伴们一路欢快下楼,跑到小区做卖饼童!

快乐是会传染的。返家后,几个小丫头叽叽喳喳,抢着报告销售情况。还别说,居然有人按照她们的定价,花一块钱买一个饼干来尝,想必是个充盈爱心、童心未泯的人吧。女儿将五块钱的销售收入,一人一块五毛,分了。这不是报酬,而是快乐放大器,把饼之乐放大至无边。

做饼乐,卖饼欢,人生难得几回如此沉醉。

然而,这本该早就享有的欢快,我却一推再推,拖到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才付诸行动。

早在五六年前,女儿就开始吵着要尝试制作面包,我嫌麻烦,找各种理由搪塞。女儿想做面包,原因自然是她喜欢吃。不过,她爱吃的东西多了去了,也不见她争着要亲自做。为何会纠缠着面包不放呢?这源于一次特别的春游。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学校组织孩子们到一家儿童社会职业体验馆游玩,从空姐到舰队士兵,从播音员到邮递员,从按摩师到面包师……三百六十行,行行尽在这微缩的职业馆中。女儿在面包房姐姐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一番,记忆深刻。她入戏很深,回来一直惦记那个“面包房”,念念不忘。后来,我又带她去了五六次职业体验馆,那么多职业馆,让她最开心的,一直是做面包。

从那时起,女儿时不时地闹着要自己做面包。我跟她解释:“咱们不会发面,不懂揉面粉,家里也没有电烤箱……”推三阻四,不能如她所愿。

早知道做饼干会让女儿这么开心,我怎么也不会推迟至五六年后,才让她体验。古人云:“今日事,今日毕。”今日的快乐,何必要延迟N年之后来品尝呢?在这个世界,只要不伤害别人,想做什么事,最好现在立刻去做。

有些事,一拖就拖成了人生烂尾楼,一搁就搁成了生活的荒园,丑陋无比,大煞风景。

做饼干是这样,回想过去,多少事,自己不是这样推三托四,拖拉成瘾?《战胜拖拉》一书的作者尼尔·菲奥里说:“人生真正的痛苦,来源于我们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生命短暂,一搁、一拖、一拉,就慢了,“不怕慢,就怕站”,站出人生的焦虑、生命的内疚,以及悔恨之源。

荀子说:“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成事于敬,事成生乐;败事在慢,事败生怨。

猜你喜欢

面粉饼干面包
关于面粉你知道多少
你见过像面包一样的山吗?
送饼干
玩转0面粉烘焙
“好吃”的面包灯
如何分辨面粉优劣?
软塌塌的饼干
饼干喂鸟
《饼干拼图》等
面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