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笋帖》
——怀素的禅茶一味
2017-02-10
《苦笋帖》
——怀素的禅茶一味
《苦笋帖》唐·怀素 草书 绢本墨迹 25.1cm×12cm 上海博物馆藏
怀素的《苦笋帖》墨迹书于绢上,据徐邦达考证:“唐人写信用绢,是当时的习俗。卢仝诗云:‘口云谏议送书至,白绢斜封三道印’,可为佐证。”全文共两行14字:“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翻译成今语,就是:“刚挖了些苦笋,摘了些新茶,口感特别好,你赶快来。怀素敬上。”
苦笋是一种蔬菜,笋肉色白,寻常做法为炒、拌、泡,清香微苦,回口爽甜。与怀素一样对苦笋有偏好的,还有宋代的黄庭坚。他的行楷书墨迹《苦笋赋》中有“余酷嗜苦笋”“甘脆惬当,小苦而及成味。温润稹密。多啖而不疾人”等句。黄庭坚曾自跋曰,黔中之人“冬掘笋萌于土中,才一寸许,味如蜜蔗,而春则不食”。
茶与笋的特性,和僧禅有相通之处。苏轼有诗云:“攒金卢橘坞,散火杨梅林。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苦笋帖》是可考的最早与茶有关的佛门书法。苦笋与茶,都是苦中有平淡的清甜,怀素通过书法充分体现了茶笋与禅的种种缘分。
这幅《苦笋帖》虽然只有14个字,但是全帖“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近观此帖,一字一句由淡到浓、墨色分明,单纯明朗,却又尽显奔流直下的狂草书势,尤其是后一行字,几乎是一笔书成。此作用笔速度较快,挥洒自如,且增加了提按对比,比如“笋”与“常”,二字反差鲜明,但无论其速度变化还是轻重变化,都基本上控制在中锋运行的状态上,故其线条细处轻盈而不弱,重处厚实而不拙。其次,字形上也相应增加了外形轮廓的大小对比和内部空间的疏密对比。整体性观照,则全文上疏下紧、上轻下重、上放下收,形成一种“两段式”的视觉感受,这种章法形式颇具特色,极显个性。
细看笔画,怀素挥毫的动作仿佛清晰可见:“茗”字的草头逆势起笔,取险成势,果敢铺毫,两点为“口”,神完气足,宛若金石有声……比起怀素的其它书作,《苦笋帖》少了些“狂诡”,增添了几分清逸与神妙。
猜你喜欢
——徐诗云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