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写《乙瑛碑》(七)

2017-02-10滕西奇

老年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竖画汉碑笔锋

□ 滕西奇

怎样写《乙瑛碑》(七)

□ 滕西奇

六、撇画的写法

图18-1

撇画,是隶书的典型笔画。隶书的结体取左舒右展的横势,其左舒的任务主要由撇画来承担。

撇画的写法,与钩画的写法大同小异。

1.书写步骤

如图18-1所示,撇画的写法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

(1)向右上方逆入。

(2)转锋向左下方行笔,行笔时将入笔处藏住。

(3)轻顿之后转、送、提。

轻顿,即笔锋行至转弯处轻轻按笔。

转,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笔管,使散开的笔毫收拢。

送,在转笔中将笔锋向左送去。

提,将笔锋向左上方提起。

(4)回锋收笔。如果实回,笔锋走笔画的下缘。

2.撇画的变化

(1)撇画根据其在字中的位置和作用,有长短之分、平斜之别。图18—2为“杂试通利”的“利”字,其禾字旁有两个撇画,上面那个撇画短而平,下面那个撇画长而斜。图18-3“功”字的撇画特长,将左边工字旁整个托起来。

(2)单人旁的撇画,多是从右上向左下行笔,这叫顺写;也有的是由左下向右上行笔,这叫逆写。如图18-4“作”字单人旁的撇画就是逆写,即由左下向右上行笔写出来的。

(3)《乙瑛碑》的撇画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收笔时轻轻下压出锋,这在其它汉碑里并不多见。如图18-5、18-6“各”字和“先”字撇画的收笔。

(4)《乙瑛碑》中,“为(為)”字的撇画写法非常独特,即撇画的收笔处几乎画了个半圆,见图18-7。原因是写完这一笔后要提笔向上写下一笔,所以自然而然地带出了个圆弧。由此可见,书写者的运笔非常娴熟。对于这一点,不要盲目地去模仿,也不要不明就理地碰到撇画就画圈儿。

(5)曲头撇。如图18-8“有”字的撇画,其下笔处为曲头。

(6)图18-9“财出王家钱”中“财(財)”字的撇画,变作由左上向右下行笔的短捺。

3.写撇画注意事项

图18-2

图18-3

图18-4

图18-5

图18-6

图18-7

图18-8

图18-9

图18-10

图18-11

(1)力避侧锋入纸,顶端不能出现斜角。

(2)撇画的收笔处,特别是长撇的收笔处容易散锋,要抓住“转笔”这一关键。

(3)撇画多时,要注意长短、轻重和方向的变化,防止雷同。如图18-10,“象”字的几个撇画写得各不相同。

(4)图18-11“功垂无穷”的“无”字,其撇画收笔向右上挑起,已有行书笔意,因为比较含蓄,尚无大碍,临写时不可亦步亦趋。

七、竖画的写法

图19-1

竖画的写法类似平画的写法,不同的是方向的改变。

1.书写步骤

竖画的写法,如图19-1所示可以分解为三个步骤:

(1)向左上方逆入。入笔不在竖画的顶端,而是在顶端的稍微靠下部位。

(2)转锋下行。转锋时不需顿笔,但要控制好笔锋,笔锋始终要有一个向心力。下行时要将笔锋调整到笔画中路,中锋行笔。顶端可方可圆,可介于方圆之间。

(3)回锋收笔。隶书的收笔处一般有垂露(圆笔)、悬针和方笔三种形态。

2.竖画的变化

(1)图19-2“乾坤”的“乾”字,其左边最后一笔的收笔即为典型的垂露。

(2)图19-3“奉弘先圣”中“奉”字的竖画入笔和收笔都是方笔,图19-4“元嘉三年”中“年”字的竖画末端也是方笔。

(3)图19-5“行”字的竖画收笔属于悬针,既含蓄又有力。

(4)图19-6“四时来祠”的“来(來)”字,其竖画有两个特点:一是竖画不直通到顶端,顶端写成斜点,汉碑中像“东(東)”字等,也大多是这种写法。二是竖画两头粗中间细,尤其是中部以下,渐行渐重,收笔介于方圆之间,很有特色。

3.写竖画注意事项

(1)力戒顿头。《乙瑛碑》竖画顶端不需重按,不要出现楷书似的顿头。

(2)力戒斜角。《乙瑛碑》竖画的两端可方可圆,可介于方圆之间,不能出现斜角。如果将竖画从中间剖开,顶端的两边应该基本上是对称的。

(3)力戒虚尖。《乙瑛碑》中的悬针竖,与其它汉碑相比,收笔处比较含蓄,不见虚尖,书写时要留意。

图19-2

图19-3

图19-4

图19-5

图19-6

猜你喜欢

竖画汉碑笔锋
一个动作写出笔锋
旋转&跳跃
名家笔锋
巴蜀汉碑书法艺术探究
汉碑的个性特征及其审美趋向
浅析汉碑的形制及其演化
书法启蒙·隶书第三讲
《颜勤礼碑》名迹赏析(二)
雕刻时光
悬针竖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