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缺血中的应用效果*

2017-02-10虞德明白亚强刘文晶

重庆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开颅脑缺血红细胞

虞德明,白亚强,刘文晶

(1.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644000;2.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644000)

·经验交流·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缺血中的应用效果*

虞德明1,白亚强2,刘文晶2

(1.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644000;2.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644000)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间的100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改善脑循环、血管痉挛、保护脑组织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脑缺血面积缩小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3周、第4周和第5周的研究组与对照组脑缺血面积缩小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且研究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DA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通过促进缺血脑组织的微循环重建,从而改善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并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颅内动脉瘤;颅骨切开术;脑缺血;促红细胞生成素;临床疗效

颅内动脉瘤在神经外科中属于常见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中尽早诊断和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作用。颅内动脉瘤常常采取开颅手术或介入治疗,术后脑缺血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红细胞生成素是临床中一个重要的造血因子,能够充分地发挥抗氧化损伤和组织神经元的凋亡,并组建神经元的生成[1-2]。本研究重点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脑缺血的影响,为临床中预防与治疗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100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磁共振成像(MRI)、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改善脑循环和血管痉挛,保护脑组织的药物进行治疗,皮下注射3 000 IU的生理盐水,连续治疗3 d。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3 000 IU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3 d。两组患者均治疗5周[3]。

1.2.2 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的临床指标主要有:(1)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脑缺血面积缩小率;(3)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清晨空腹静脉采血5.0 mL,给予离心处理,离心率为3 500 r/min,离心时间5 min,选取上层血清置于-75 ℃冰箱保存,采取全自动生化检测仪进行测定,做好详细的记录。

1.2.3 评定方法 梗死的面积应用MRI的DWI序列进行测定,观察时间点为术后第2、3、4、5周。并计算脑缺血面积缩小率,公式:脑缺血面积缩小率=[(前一周面积-后一周面积)/前一周面积]×100%[4]。SOD、MDA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血清中二者水平,做好详细的记录。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观察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1.5)分vs.(11.7±0.3)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7.5±0.8)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9.9±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5)。

2.2 治疗后脑缺血面积缩小率观察 手术后第2周研究组与对照组脑缺血面积缩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3周、第4周和第5周的研究组与对照组脑缺血面积缩小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且研究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后两组MDA与SOD水平测定 研究组[(2.3±0.4)nmol/L]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5±1.0)nmol/L],而SOD水平[(78.4±9.3)U/mL]高于对照组[(50.5±8.4)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脑缺血 面积缩小率观察

3 讨 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哺乳动物的肝脏与肾脏所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效果,尤其在各种贫血性疾病中应用较多。随着临床中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其在非造血系统中也具有较好的作用,能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修复神经元[5-6]。临床研究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预防与治疗新生儿窒息脑损伤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进一步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修复神经细胞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7]。另外,研究还显示,中枢系统中伴有红细胞生成素低表达,且在脑内经过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对各种应激因素所导致的神经元损伤和死亡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可并进一步改善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伤。

本研究发现,临床中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后脑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脑神经缺损程度,并且降低缩小脑缺血面积。临床数据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且数据比较也有明显差异。这一结论与临床中相关研究相似[8]。另外,研究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并且与其注射的方式也有相关性。手术后第3周、第4周和第5周的研究组与对照组脑缺血面积缩小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且研究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促进缺血脑组织微循环重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较好地促进神经再生。本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抑制MDA的作用,并增加SOD活性抑制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对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一般情况下,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通过抑制脑缺血时谷氨酸的释放,从而有效地减少谷氨酸与NMDA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并减少钙离子内流[9]。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钙调节蛋白的结合,最终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激活。同时,也减少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生成相关因子,最终减轻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研究还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较好地改善或者保护患者缺血、缺氧所导致的脑损伤。但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促红细胞生成作用很容易导致患者血容量和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10]。研究还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有效地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从而更好地促进凋亡的相关因子,最终组织凋亡的发生,起到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11]。

综上所述,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术后脑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促进缺血脑组织的微循重建,改善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并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值得临床中应用。

[1]姜春娟,许倩,徐凯,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STAT1和STAT3表达的影响[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4,34(1):43-47.

[2]高广生,张福森.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5):402-404.

[3]刘慧丽,梁丽贞,吴春丽.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441-1443.

[4]Sosa Teste I,Mengana Tamos Y,Rodriguez Cruz Y,et al.Dose effect evaluation and therapeutic window of the Neuro-EPO nasal appli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focal ischemia model in the mongolian gerbil[J].ScientificWorldJournal,2012(12):607498.

[5]刘小蒙,刘萍,罗玉敏.红细胞生成素在脑缺血损伤保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2,20(10):782-786.

[6]Chen H,Spagnoli F,Burris M,et al.Nanoerythropoietin is 10-Times more effective than regular erythropoietin in neuroprotection in a neonatal rat model of hypoxia and ischemia[J].Stroke,2012,43(3):884-887.

[7]刘慧丽,梁丽贞,吴春丽.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和脑组织水肿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3):279-283.

[8]Zhu LH,Bai X,Wang SY,et al.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augments angiogenic responses in a neonatal rat model of cerebral unilateral hypoxia-ischemia[J].Neonatology,2014,106(2):143-148.

[9]熊云彪,杨承勇,黄生炫,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兔局灶性脑缺血皮质区神经肽Y表达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2):145-147,150.

[10]宋纪宁,薛振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脑缺血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332-333,336.

[11]李敏子.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同型半胱氨酸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虞德明(1973-),副主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神经血管病介入、开颅手术治疗,颅内肿瘤开颅手术、重症颅脑创伤治疗方面研究。

10.3969/j.issn.1671-8348.2017.03.035

R743.9

B

1671-8348(2017)03-0394-03

2016-07-25

2016-10-13)

猜你喜欢

开颅脑缺血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