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优化

2017-02-09海一帆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海一帆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括施教过程与受教过程。教育过程是以学生对教育内容接受的程度作为标志。所谓接受是指主体对对象的一种接纳、吸收和内化为自我的过程。文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优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49-0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有赖于作为接受主体的大学生、作为接受客体的讯息和接受环境的共同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这些构成接受过程的关键因素往往会成为其接受过程自身的障碍。研究这些障碍因素,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产生的原因

1.1 思想政治教育者影响力的不足。常听到不少学生说喜欢某一科目,其原因很可能不是因为科目本身的吸引力有多大,更多的是科任教师对学生有吸引力。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内容和方式所具有的魅力。不可否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在学历、自身素质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仍有部分教育者在人格魅力、学术魅力方面有所欠缺,在传道授业过程中,做不到言传身教和表里如一,使之威信全无,学生很难对其传递的教育信息给予接受。

1.2 接受的内容枯燥单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接受者的需求结合时才会焕发出其生机和活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更新能力欠缺,使其内容过空过泛,不接地气,缺乏现实感、新颖性、针对性。对世界、国家、社会问题夸夸其谈,对现实生活关注较少。过分强调价值认同、整齐划一,忽视接受者的感受和质疑。缺乏实践性,纸上谈兵者居多。使大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又迫于学分压力,只能应付了事。

1.3 教育方式无新意。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以思想理论课为主,以在教室里单向传输、说教为主,一贯的"说教"作风,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关注接受对象的情感沟通,确实是让处在个性张扬时期的大学生受到束缚。虽然现在的高校在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但因有些教育者不能驾驭,本想借此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课堂丰富,却事倍功半,反倒影响了学生接受的效果。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对策

2.1 提高接受者的主体意识,重视接受者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单方面把教育者或接受者独立出来作为主体都是片面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接受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首先,接受者必须树立起主体的观念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脱离了接受者的积极主动的接受,只能是"杨白劳"。对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留给接受者更多的时间展示自己的观点、疑惑;也可进行情景教育,让接受者在情景中产生认同,以便吸收接纳。同时,接受者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全局意识。积极能动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其次,重视接受主体的需要。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推动行为的产生,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关注接受者的需要。在高校中,要想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有效的落实,就该立足大学生的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让大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现实性,以减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障碍。

2.2 转变教育者观念,并提高其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观念和自身的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重要方面,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对教育者进行评价主要看三方面:知识及其正确性、可靠和诚实度、意图。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影响力不足的现状,必须不断使教育者的观念转变,提高其自身素质。因为接受者如果觉得教育者的学识渊博、正确可靠、意图明确公正,那么接受者就会认同教育者传递的信息,并乐于接受。首先,树立接受者也是教育主体的意识,改变以往单纯的"说教、灌输"的教育方法,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学生,充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内外体现接受者的主体性,让接受者在参与中体会感受,在感受中辨别批判,在质疑中认同,在认同中接受。其次,教育者要不断的"充电"。通过与学生交谈、同事交流、前辈指导等来总结不足、调整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交往技术。可以通过网络自学或参加各种培训、调研等来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理论魅力,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完整、人格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2.3 把握接受者的接受心理,提高教育针对性。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会使大学生呈现不同的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定势心理、逆反心理等。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心理,首先,要求教育者必须根据接受者细微的心理、情绪变化,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方式甚至是时间地点的改变。其次,应注意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思想情感,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鼓励为主、批判为辅,引导学生多参加积极健康的课余活动。再次,心理辅导、咨询的开展和完善是必须的。以此把握接受者的心理,培养接受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强烈认同感、浓厚的情感、不懈的意志、崇高的信仰,以减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障碍。

2.4 深化内容的接受度,增强教育生命力。由于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判断选择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形式上要丰富多彩,在内容上也得具有科学性、现实性、超越性。只有科学的知识才能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人、有强大的力量说服人、以其真理性来指导人。只有与现实联系的知识,才使人便于认同,易于理解接受。只有新颖性的知识,才使人不觉得枯燥,让人乐学爱学。只有不断超越的知识,才能让人不断的进步、提高。通过选择合理、合适的内容让接受者接受,才能提高教育的生命力。

2.5 讲究传播技巧,促进知行转化。改变课堂中"满堂灌""说教"的形式,采取分组讨论、角色转换、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只限于教室这个范围,可延伸到教室之外,如升国旗、入党仪式、纪念日等,也可到社会上进行实践活动,如敬老院义务服务、参观博物馆、支教支农暑期实践等,改变传统的传播技巧,在活动中推进学生知行转化。

2.6 优化接受环境,形成教育合力。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风气、正确的舆论环境、有效的宣传和可行的规章制度是必须的。对于网路盛行的时代,虚拟环境的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可建设红色网站、论坛、贴吧等,传播主流思想,执行严厉的网络监管措施,净化网络环境。在学校中,应树立良好的校风校貌,净化心灵。多开展有益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活。在家庭里,父母应该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社会、学校、家庭并非"孤军奋战",应充分发挥三者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消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提高接受效果,并非朝夕之事。只有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可行的措施,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环节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这些环节的优化不仅需要教育者的精心设计和实施,还需要社会、家庭的积极配合协助,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及对策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

[2] 千保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成因分析[J].魅力中国,2010,(17)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