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7-02-09余晓刚
余晓刚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48-01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以达到对知识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起教师导、学生学的探究式教学过程,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践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课前探究
课前探究是在上课之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学内容的探求过程,包括两方面:
1.1 导学——探究内容
即通过教师布置预习提纲、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指导学生预习探究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课题、框题、小目),理顺知识体系,让他们整体感知教材;其次,根据预习提示,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找出重点,发现疑点,边读边划,做出标记;再次,要求学生析读课文及漫画、名言,对活动内容中设计的问题,能做的先做,自行对一些问题进行初步处理加工,也可相互讨论,从而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1.2 导做——资料收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形成健康人格,增强法制观念及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此,我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让学生开展资料收集或小品表演,如在讲"孝敬父母"时,让学生搜集表达母爱或父爱的歌曲,讲一个"父母关爱我"的真情故事。
2.课堂探究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探究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自主探究中实现自我发展。
2.1 创设情境,自学探究。兴趣是求知的源泉,也是探究的起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探究中提高。探究式教学就是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转换为问题形式,创设真实情境,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分组讨论或同桌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活动中提高,在自主探究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使整堂课如行云流水,畅快自然。
2.2 解疑导拨,合作探究。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在明确基本概念、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些背景材料题来深化、巩固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面对问题,教师不应把现成的答案完整地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做探究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巧点妙引,采取师生互动的合作方式。如在讲"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时,我让学生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形势方面做原因分析,从政府、社会、公民个人应负职责的角度开展集体探究。通过师生、生生平等对话,争论答辩,深化了认识。
2.3 明理内化,导行探究。思想品德课既是一门知识课,又是一门德育课,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通过师生交流,使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觉悟三者得到提高,实现"明理、导行"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应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个人生活、思想实际,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如学习了"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相关知识后,在学生明确消费者享有的权利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假如你家买到了假种子、假农药,导致农业减产;或买到劣质牛奶,饮用后发生食物中毒,你会怎么办?这种导向性很强的题目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帮助学生明确了是非,知道了什么事做,什么不可做,从而起到了明理、内化、导行的作用。
3.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学中应开设活动实践课,并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
3.1 组织辩论。初中学生虽然知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为了上好辩论课,我在课前确定了辩论题,把同学们分为正方和反方,广泛收集有说服力的资料。上课时,他们各推出四位能说会道的同学上台辩论。辩论时,老师充当主持人,通过辩论课,同学们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锻炼演讲和表达的能力在双方唇枪舌剑的辩论中,产生思想的碰撞。
3.2 小论文写作。小论文写作是对学生理解运用知识能力考查的有效形式。在小论文设计时要以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为条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真话、抒真情、明真理、导以行。如在讲完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后,让学生围绕"我们当地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展开调查。学生利用星期天,或走入大山调查毁林开荒,或走入农村、河道了解污染情况,或深入居民了解其生活习惯,或调查工厂的产量及污染,有文字,有数据,有拍摄的照片,使学生在调查中了解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3 践行探究。践行探究主要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高尚的举止。如在学完"孝敬父母"后,让每个学生利用星期天做几件孝敬父母的实事;学完保护环境的有关知识后在全校掀起"讲究文明卫生,维护校园环境"的百日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走向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提高了社会的适应能力。
实践证明,探究式教学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建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让学生体验到了感悟——探究——创造的乐趣。总之,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运用好了,就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