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2017-02-09额尼勒图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额尼勒图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因势利导、开拓资源。而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逾越,更是取之不尽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善加利用、积极挖掘,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45-01

大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思潮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头脑中相互交织,在价值选择和判断中容易出现矛盾心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原则,秉承"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理念,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务求实效。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 传统文化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仁",主张"成仁",提出"仁者爱人"的理念。孟子发展了孔子的理论,逐步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这些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教化意义,其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功能显而易见。

1.2 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传统文化这个基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生机和活力,失去了生命力。

1.3 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传承,历久弥新,这与其"人文化成的创造精神,刚柔相济的辩证精神,究竟天人的探索精神,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和而不同的会通精神,天下为公的责任精神"分不开。时至今日,这些精神财富依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是我们的精神命脉。

1.4 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源泉。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一整套社会价值和规则体系,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源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构上,我们可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创新性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2.1 传统文化入课堂。传播渠道的局限性,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认知度不够,这使得西方文化渗透成为可能。因此,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则是主阵地。当前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流思想为主,这些内容是我国当代卓越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们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总结出的理论成果,紧扣时代脉搏,符合中国国情,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结晶,不论从内容上、从逻辑上,都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思想的传承性和内容的共通性。

2.1.1 完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完善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一是以"仁"为核心,教育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爱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意识,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行"忠恕"之道。二是以"义"为核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崇尚德性,正确看待义利得失,把追求个人利益与服务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达到义利统一,"见得思义"。三是以"礼"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讲文明,有礼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四是以"智"为核心,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培育学生生存能力,教给学生从事劳动、承担社会工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五是以"信"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把诚信真正纳入思想教育课堂,教育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做到诚实守信。

2.1.2 改进教学方法。一是将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教师等客观因素的积极作用,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理解、领悟、践行传统文化,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将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学习,将客观氛围营造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传统文化中有我们需要汲取的养分,要坚持批判继承的总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元素,用现代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提高其在青年学生中的接受度,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同时,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积极开展科学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技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共鸣,提升教育效果。三是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结合。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增强传统文化教学效果。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新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高校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熟练运用包括微博、微信等在内的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快捷、方便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线上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使用新媒体学习传统文化,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2.2 传统文化入实践。实践教学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被广泛采用,也被认为是提升教育效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实践教学中适当引入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元素自然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当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校外实践如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场馆,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可以通过校园实践如历史典故微电影制作、撰写"国学"读后感、组织观看"百家讲坛"、开展名家讲座等活动,强化教育内容;可以通过课堂实践如国学评说、案例讨论、课上辩论等活动,促进参与,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此可以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书面的文字形象化,改变灌输,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兴趣,达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牟之、笃行之"的目的。

2.3 传统文化入校园。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凸显校园精神、校园风气的主流文化,代表了校园中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对学生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在校园文化构建中融入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例,从硬件上,在建筑物和各种场馆等硬件的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建有一条龙脉、双子座、三才轩、四象城、五行宫、六君子居、七星百草园、八卦广场、九宫等特色建筑;在软件上,从文化理念、文化阵地、文化活动、文化人物等几方面也都取得了进展,制定了"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训,体现了中医药事业"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发展思路,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不谋而合,使学生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由衷地提升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更激发了时代使命感。

3.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究其根本在于其能够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明显的价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能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新思路和生长点,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冰封。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1(5):22.

[2] 戴少娟.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析[J].今日科苑,2012(22):199.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