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研究
2017-02-09韩丽芳
韩丽芳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并把体验和感受积极地外化为实际行动,投身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教育模式。为保证实践育人实现预期的效果,必须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只有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并探索其背后的归因,坚持领导是核心、保障是基础、激励是手段、考评是关键,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目标要求,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37-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思想上呈现更大的独立性以及多变性,价值观念受到社会进程影响较为突出。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着价值引导功能不足的现象,由此党中央以及教育部针对此类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工作意见,大学生由于自身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政治信仰、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以及心理素质等众多方面普遍存在缺陷的现象。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教育是一种从人的内心世界出发社会活动,有意识的影响人身心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遵循相应教育理念、道德准则,选择合理的内容和途径,对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进行促进教育,主要可以概括为两方面:其一,实践性特点。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具有实践性特点,教育者通过实践来最终确立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意识和行为;其二,能动性特点。教育者有意识的选择人员、内容和途径,对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意识和行为的确立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对教育目标的达成产生阻碍。这种思想政治认知改变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内化的过程,发展过程中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意识的提升过程,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行为,这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点。
大学生认知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反映主要通过某种方式来接收物质系统信息;选择是对反映得出的信息深加工,对于反映结果具有依赖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建构则是对主体思维中客观事物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对反映出来的信息不断进行加工和选择,将这些反映出来的信息重新组合客观所需,实现某种本质目的。就教育活动来看,受教育者需要教育者的充分引导和灌输,促使受教育者能够亲自实践参与,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者需要进行干预和帮助。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应坚持实践育人理念,结合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者引导作用,为大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育人模式。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育人面临的挑战
2.1 多元思想文化潮流产生的挑战。在当前全球经济网络愈加密切,网络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相较于任何时期都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思潮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正确合理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以及道德观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受到这种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在洞察能力和鉴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极易陷入到外来思想陷阱中,丧失长久以来秉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从而对国家发展丧失信心。
2.2 实践育人模式针对性不强产生的挑战。就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应用现状来看,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完善,实践育人模式针对性不强问题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同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培养更为出色的技术性人才,提升大学生市场发展适应能力为主要办学方向,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部分高校过于重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性人才,以至于育人理念逐渐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执行力度不足,存在着重技术、轻思想的现象,严重制约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实践育人"的有关对策和措施
3.1 要处理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做到知行合一,突出活动的实效性。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学生自主实习与学校统一安排结合起来,将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知行合一,又坚持了求真务实,切实帮助大学生真正贴近实际,认识社会,受锻炼,长才干。参与社会实践学到的大学是大学生们在课堂上难以体会得到的。所以,社会实践有时候被称为"第二课堂",它是着眼于大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充实和情感的丰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相得益彰,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收获。[2]
3.2 创新和突破实践育人的内容和形式,形式鲜活,突出实践活动的感召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应该具有明显的创新特点。一是活动主办方要明确了活动的主题,使得活动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将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融入到实践教育的建设中去,应尽可能发掘有意义、具参与性、具影响力主题而成本相对不高的实践方式和内容;二是要丰富实践内容和方式,如与企业联系建立实践基地,构建以工厂实习和课程设计为主线的实践项目,举办社会公益和志愿活动,参加各种专业赛事;三是要加强实践活动的交流总结,社会实践活动结束,要组织参与实践的学生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演讲、座谈、辩论、撰写体会等主题活动、出版论文集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扩展实践活动的效应,突出实践活动的感召力。
3.3 拓展实践育人的受众面,育人为本,突出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实践育人"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开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因此,高校乃至全社会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科学谋划、周密部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立足国情、市情和校情,打造立体化、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把实践育人的理念固化在学校教学指导思想中,内化在学生实践思想观念里,落实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体现在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上,显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实践育人体系。力争形成政府主导,高校、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材。
4.结语
思政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急需加以解决。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既不是独角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组合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有观念、理念的转变,也需要机制、体制的保障,还需要调动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政理论课教师明确实践教学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主动开展实践教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成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旨归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 盛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3] 花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建构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