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环境中的维权与保护

2017-02-09李泓燕

魅力中国 2016年27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网民监管

李泓燕

互联网是新时代的一种新生产物,同时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文明进程。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不言而喻,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网民数量达到30亿,而普及率已经达到40%,可以说全球范围内已经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小范围乃至远距离的交流没有任何问题,世界真正变成了地球村。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渗入了人们的各个方面,无论学习、工作、生活还是娱乐,都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方面和新鲜感。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应的弊端也随之而来了,比如个人隐私的泄露,网络秩序混乱没有合理的法律体系保障,网络侵权事件屡次发生。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健全的法律法规,这给互联网的继续安全运行和操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和问题。因此,在我看来,制定一部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迫在眉睫,下面简单赘述一下我关于网络环境的维权与保护的看法。

一、网络时代带来的问题

1、网络侵权问题

所谓网络侵权也就是说计算机互联网上的用户和提供网络者利用互联网有关漏洞或而已破坏达到侵害国家和他人的民事权益的目的而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行为。网络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捷和方便,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给我们的财产、精神、知识产权等众多权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对一个人的身心都会带来影响,比如前些年轰动一时的“艳照门”事件,给社会和当事人都带来了不小的伤害。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治理和预防:

(1)从根本解决需要制定一部完善的法律法规以解决网络侵权问题。(2)改善网络虚拟环境,加强人们的维权意识,降低网络侵权案件的发生率,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3)着重培养网络的技术性专业的人员,为网络侵权着力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撑。

2、网络隐私泄露问题

因为在网络社会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给他人或者某些网络平台提供一些个人信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无法控制自己的私人信息具有了被传播的可能性,当然也无法限制他人对我们信息的处理。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泄露个人信息:(1)不合理搜集个人信息(2)滥用个人信息以获得某种利益(3)盗取他人密码,篡改他人私密邮件(4)传播网络有害信息(5)侵害个人数据甚至集体数据系统

因为网络是个虚拟环境,没有现实社会的真实感,人们在交流沟通时可以选择性的透露真实姓名,不强求一定透露,因此这使我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同时因为它的匿名性,导致网络使用者也就是传播者的顾虑减少,因此可能在不经意间挑起事端。比如现在流行的人肉搜索:当一个人可能由于一件事激起了其他人的反感或气愤,就会有一部分人经过自己某种途径的搜索,然后在网上公共平台公布此人的信息,包括他的姓名,电话,住址等隐私。其他人就会自主选择给这个人带来骚扰或语言攻击也就是网络暴力,直到自己满意了才可以停止。其实一旦我们换个思路,如果有人故意挑起事端,编造一些莫须有的事情,在网上哄抬并肆意将他人的信息曝光在公共平台上,大部分人是没有办法辨别真假的,也就会导致舆论导向随着散播谣言的人的方向行进。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从自我做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合理使用网络

(2)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

(3)提高社会道德建设,加强行业自律精神

二、我国当前网络环境的现状

1、我国的网络立法内容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在网络使用上的法律条款依然存在许多空白,尤其是在关于网络隐私问题的法律法规。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体系保护依然是当前的一个新课题,虽然在有关行政法规中有一些笼统的限制,但我国的网络立法依旧缺乏针对性的建设,缺少一部适合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根本大法。

2、我国并没有对网络内容进行分级

互联网上的内容形形色色,涉及各个方面比较混乱,使得一些未成年的儿童过早的接受了不良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导致未成年的犯罪率近几年大幅度提升。同时我国的网络立法又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明确的分类导致了现在这种混乱的状态。开放有利也有弊,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一旦网络上的内容开始肆意散播,就会带来无法想象的情况和局面。

3、网民自身缺乏道德素养

当前的网络体系存在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或者有些人发布虚假信息导致部分网民上当受骗,使得青少年甚至未成年做出违法犯罪行为,扰乱网络秩序。

三、保护网络环境的措施

网络世界给数以十亿计的网民带来了大量合适的机会,这些机会也正得益于网络监管的有效性,因此对于网络监管的重要性一经提出不出意外就会带来极大的争议。当然我们不可否认,随着互联网在人类社会地位中的提升,如果缺乏网络监管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威胁,从而影响人类的生活。众所周知,互联网这个备受推崇的大众平台已经逐步变成了许多大型企业用来宣传的工具,也可以说是某些犯罪行为的温床,甚至可以说是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来源,然而老百姓通常高是网络暴力的最终受害者。因此,网络监管的改善势在必行,国家和个人或是企业都应该付出相应的努力。一旦一个国家开始对它的网络体系展开大规模的审查,或是利用某些后门程序管控它的网民是,整个网络体系必定会收到它带来的危害。

在我看来,这一切都基于对网络监管的建立有一个自愿的协议作为目标,毫无疑问,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然而,如果始终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规范和准则,则无法真正保证我们日常的互联网的正常运行。时至今日,我们十分重视的网络监管已逐渐被人所熟知,当然这一事实确实动摇了民众对互联网的信任,也丧失了信心,更使其对互联网是否具有作为人际交流、获取信息的条件产生了怀疑。

网络作为当今时代最丰富的知识载体,由于其复杂多样性涵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同时它也蕴含了许多丰富而复杂的道德涵养。重视网络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大作用和提高年青一代的网络德育是发展生存的有力武器,也可以更快地使每个青少年都能跟上网络时代的步伐。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网民监管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监管交通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