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017-02-09李智军

甘肃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体育兴趣体育教学学生

李智军

【关键词】 体育教学;学生;体育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3—0080—01

兴趣是人们全神贯注、凝神静气,致力于学习、做事成功的前提条件,体育课也同样需要兴趣,离开了学生的兴趣,体育课就成了一潭死水,没有了生机。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体育运动,使体育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高尚享受,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果说中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倒不如说他们是为了逃避繁重的作业而做出的举动更为确切,即便高兴地来到操场,但当体育老师有板有眼地进行课堂活动内容时,大部分学生又显得非常消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大多数学生以文化课为重,藐视体育成绩,他们爱到操场上玩,但不愿真正完成应有的活动量、掌握应有的运动技巧和技能;二是大部分女生,仍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放不开手脚活动,即便活动,也是扭扭捏捏,达不到运动效果;三是怕苦怕累,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为此,体育教师应正确引导,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体育运动的意义,看体育运动而非看体育分数,使他们尽快转换观念,投身于有节奏的体育运动中来。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而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在体育学习中是学生的帮助者和合作者。如果我们能真正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快、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从而真正地喜欢老师、喜欢上体育课。

二、进行目的性教育,营造体育运动的文化氛围

“兴趣与一个人的追求有关,追求是人们用积极行动经过努力争取达到的某种目的。”体育运动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目标,使学生懂得经过努力才会产生所需达到的效果,促使学生对练习有浓厚的兴趣并产生进取行为。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给学生讲解某种体育运动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特点及其规则,再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体育运动的教学片断及一些精彩的比赛录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和参与这些体育运动的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正确处理生理特征与教育的关系

中学生正处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期开始,学生初步显现出暴发力,精力旺盛,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尤其是男生)。此时,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最佳时期,但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损伤。同时,要教育学生注意劳逸结合,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讲授,特别要指导女生的经期卫生,积极开展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避免不良刺激对学生的影响,以确保学生对体育兴趣的持久性。

四、因材施教,各取所需,不断丰富课堂内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某项体育运动的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及区别对待的原则,因为不同的学生,某项体育运动的初始水平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个体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选择地来安排趣味性、竞争性、实用性等易学易练的技术运动项目,这样既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

竞赛的方法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要保证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运动学生因失败而丧失信心。为此,教师可设计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如“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足和错误是正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要帮助学生弄清存在问题的根源,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积极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

总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有效地激发和引导学生由无趣到有趣地学习体育,为终身体育运动爱好服务。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体育兴趣体育教学学生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