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2017-02-09耿杰

财会学习 2017年1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影响分析事业单位

耿杰

摘要:现阶段,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剖析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及改革前事业单位管理现状,以及原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当前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展开深入、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分析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论述

一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主要分支,在财务会计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我们先后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了国库支付制度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一系列财政改革,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得以提升,收效良好。另一方面,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自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单一预算会计体制。换言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重心一直在预算会计方面。过于重视预算管理,特别是预算资金执行的管理,必然导致对财务管理其他方面的忽视,由此带来诸多管理问题,如考核时点突击花钱、重购置轻管理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社会公众对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方面的呼吁与日俱增,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有了很大提升,大家逐步将目光转向政府绩效管理,现有的政府会计制度已越来越无法满足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做出调整与革新,构建并完善更具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的政府会计制度。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状况

现行政府会计体制以预算会计为基础,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会不自觉地将预算管理作为主要目标导向。其他各类财务管理问题统统受制于预算管理,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重视和解决。

(一)在某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逐渐成为财务管理的代名词

近年来,预算执行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由此引发各级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不达标的恐慌,不达标则意味着预算有被核减的可能,预算核减会使单位利益受损。在收付实现制下,只要在年底前将款项支付,不管支付的是今年还是明年的费用,都算今年的支出。当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预算执行缓慢时,单位主观上希望能尽快提升预算执行率,客观上收付实现制也使短时期内突击花钱成为可能。面对预算执行方面的压力,财务管理工作的尺度把握显得尤为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拖下水。

(二)预算会计,其实质是收支会计,核算内容侧重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

对于资产、负债、净资产三类会计要素中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如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往来款管理等,由于非财务管理的侧重方面,一些问题迟迟无法解决。这当中以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问题最为典型,资产清查目的是要摸清家底,但屡次清查,一些单位依然家底不清,或是清完很快又乱。反过来看,由于缺乏对存量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深入剖析,导致我们在资产配置绩效考核方面一直处于监管空白。整体上看,这些根深蒂固的财务管理问题已不适应事业单位职能转变的需要。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进展情况

能否顺利开展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公共财政体系改革的成败,牵一发动全局,因此改革必须有步骤的展开。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主要从实务改革和制度改革两方面开展。实务改革方面,必须按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之后才能以此为基础建立新的政府财政报告体系。自2010年起,财政部就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在一些省份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几年试点经验积累,出台了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报改革方案。制度改革方面,2012年前后,财政部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一系列财政规章。特别是近年来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及配套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政府会计改革迈上新台阶。目前,关于政府会计制度相关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工作接近尾声,颁布时间指日可待。这一制度的出台,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政府会计体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逐步实现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的过渡,二是变单一预算会计体制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轨制,三是强化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使事业单位对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负起责任。

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现有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从短期看,改革会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会计制度是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础保障。从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次除对行政会计和事业会计制度进行整合,也一并统一了教、科、文、卫等行业会计制度。这就意味着全国110余万家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回归同一起跑线,固有的按行业会计制度开展工作的思维和习惯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或许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由于权责发生制对于财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在未来也必须逐步实现过渡,要时间上留有余地。

进行一项新制度改革,往往是“理论不缺、缺实操”、“制度不缺、缺执行”,制度能否落地才是关键。从实操层面看,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出台后,未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将变得愈加复杂,从核算到报表均有两套,一套侧重满足财务管理需要,另一套侧重满足预算管理需要。权责发生制核算下,对财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方面的要求很高。以往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仅需掌握预算会计核算要点便可胜任工作,而今后就需要同时兼顾成本核算才能胜任相关岗位工作。

(二)从长远看,改革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1.政府会计信息被披露得越完整,越有助于事业单位规范各项财务活动

不断完善单位财务体系,规范财务活动,这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所在。单纯依靠单位内部进行财务工作的完善和改进,缺少外部监督评价机制,容易使规范财务活动流于形式,流于口号,因为没有一个单位会承认自己以前做得不好。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财政年报向公众及时披露财政资金执行情况。政府财报中的信息披露得越完整,越有助于外界对政府财政收支状况进行监督。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对外公开的信息越多,信息越透明,单位就很难继续通过“藏着捂着”的方式掩盖既有问题,而不得不做出实质性的改变,从而规范各项财务活动。因此,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以推动事业单位对内部财务活动进行更加行之有效的改进,使财务管理趋于科学化。

2.政府会计改革,有助于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

据官方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公务员约800万人,而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数达4200万人,远超公务员人数。事业单位预算,特别是人员支出预算,在政府预算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往我们偏重资金管理,往往忽略财务信息的准确度、真实性。实行权责发生制以后,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便已经支付,也不作为当期费用入账。这样使事业单位各项财务支出更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我们对收支进行配比,同时便于我们对财政资金绩效做出客观评价。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对单位预算编制的要求更高了,要求我们在关注资金占用的同时,也要重视预算项目的可行性以及绩效评价,从而更好地规范各项经济活动,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更完整而准确的财务信息。

3.政府会计改革有助于提高资产配置合理性,科学地反映运行成本

改革前,除医院等个别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计提折旧摊销,大多数行业制度中未明确折旧摊销问题。不计折旧,资产配置与资产运行维护费用之间的勾稽关系也就难以确立。“依存量定增量”也只是在制度层面做要求,难以展开实操。改革后,这种局面将被彻底打破。通过计提折旧摊销,合理归集、反映单位的资产运行维护费用,有助于开展边际成本分析,使资产配置决策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情况以及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现有财务管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今后政府制度的变革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波.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6:189-190.

[2]王花文.浅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1: 132-133.

[3]谢淑霞.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5: 105-106.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改革影响分析事业单位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
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驱动现象与机制探讨
浅析政府会计基本准则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动因及英国实践的启示
德法政府会计改革的模式比较及启示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