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2017-02-09李凤兰

甘肃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课前准备学法指导教学反思

李凤兰

【关键词】 高效课堂;课前准备;课堂状态;学法指导;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47—01

初中阶段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还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关键时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简单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最多又最有效的知识,而且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仅能掌握课标知识,还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新课改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1. 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目标,把握语文教学本质。教师要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目标,准确把握好教学目的,全面挖掘教材中渗透的思想方法,发挥教学的创造性,使用好教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思考每个知识点主题图的含义,问题反映了什么样的内容,练习要实现怎样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是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定,教师还要讲哪些知识,语文教学内容分别要讲解怎样的语文思想方法等。

2. 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特征,知道教学起点。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征,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在编写教案的时候要从学生特征入手,重视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在原来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针对学生知识特点进行学生知识结构重新建构,发挥积极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深入了解学生,和学生紧密团结。

3. 科学制订教学目标。让课堂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对准教学活动方向,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为学生制订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分层制订教学目标。教师可为学生制订出上限目标、下限目标和发展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认识到学生的认知差异性,设计出有差异的教学目标,追求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

二、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为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的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三、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四、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但现实中我们许多教师往往做不到,上完一堂课就以为任务完成、万事大吉。而事实上,但凡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后反思,很多教师都非常看重课堂反馈并在教学中长期坚持思考的习惯,不断地反思教学,因为他们深知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认识。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课前准备学法指导教学反思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