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玩跨界,造车岂能儿戏?
2017-02-09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你所知,董小姐又开始任性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恐怕谁都没有想到格力电器和其董事长董明珠会站在汽车制造业的风口浪尖之上。但别忘了,她可是家里有草原的啊。
亟待新增长点,董小姐等不及了
格力选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不奇怪。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派蓬勃发展相比,空调行业却迟迟难以走出寒冬。格力作为空调行业的老大,自然也承受着巨大的业绩压力。格力在2014年实现了1400亿元的营收目标,但根据2015年半年报,格力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4%,创下近十年来最大幅度的下跌。面临业绩增长压力,格力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格力选择了切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意搭上这趟政策扶持的快车。
近日,格力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会上有投资者问最快什么时候可以坐上格力的汽车,董明珠坚定回答:明年就可以。看董小姐的魄力,造车肯定势在必行,就算众人反对。
董明珠早就对格力涉足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纯电动汽车也属于‘家用电器的领域”。言外之意,这块“新能源”蛋糕,格力这个家电企业完全可以吞下去。如此跨界听起来骇人听闻,但事实上,“家电造车”历史悠久。对“四个轮子”的热爱不是异想天开,不但不是新思维反而是老传统。但可惜的是,家电企业高调“试水”之后几乎都是悄无声息地退到幕后。
较为人熟知的可能是奥克斯母公司宁波三星集团在2003年7月高调宣布收购沈阳农机集团双马汽车95%的股权的故事。成功获得SUV等车种的生产资格,奥克斯甚至准备一掷80亿元为“多元化”进入汽车业铺平道路。不过后来的故事并不完全算悲剧,奥克斯牌汽车的流产还好在空调产业上面找回了尊严。
跨界造车是资本游戏?
来自北京的王先生表达了对格力造车的担忧,表示他还是选择相信拥有更多成熟制造工艺的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未来并不会考虑尝试购买格力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而河北的刘先生则表示格力此次并购或许并未真的想要涉足制造业,只是董小姐新的资本游戏。
行业有关专家认为,格力进入汽车领域存在极大的风险:“最大的问题是之前的技术研发、人才储备、销售渠道、推广方式等都属于家电行业,与汽车完全不相关,从家电进入汽车属于非相关多元化发展,等于是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一事企业也再起波澜。本应11月7日前完成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工作,但在限定期限内,格力电器并未完成核查事项且申请继续停牌。格力电器原本计划以130亿元的对价购买珠海银隆100%的股份,并募集97亿元配套资金,但此收购方案中的部分议案在10月28日被中小股东否决。请不要对银隆太乐观,毕竟银隆在汽车行业没有多大竞争力。
多元化战略遭质疑
除了外行造车的不确定性之外,格力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不被看好的原因还在于其屡战屡挫的多元化战略。近年来,由于空调增长的乏力,格力开始不断探索多元化道路。然而格力的多元化战略似乎陷入到困局当中,无论是大松小家电,还是晶弘冰箱,都没有给格力带来太多的惊喜。格力既没有领先的技术也没有领先的产品,甚至连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能力都没有。这或许正是业内所担心的问题。
无独有偶,骗补事件的发生让政府的财政补贴收紧,加上国家对于整个产业管控更为严苛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是否能像此前那样赚得盆满钵满还是个未知数。与此同时,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表态,工信部的目标是未来新建的新能源车企不超过10家。除了已获得资质的北汽新能源和长江汽车,入场券只剩下8张,众多互联网汽车企业虎视眈眈,格力想要打赢此役难度不小。
事实上,有的新生品牌,摆明了就要趁某一细分市场尚处蓝海之时捞一把,捞钱的同时也消费着我们的耐心。董小姐造车的决心虽然坚定,但前路同样满布荆棘。新能源汽车在格力的多元化道路上能行驶多远,或许仍有待时间来观察。有专家告诉记者:“格力做的晶弘冰箱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非常低,大松小家电也很难在市场上看到。对于格力而言,之前在家电领域的相关多元化都做的非常失败,现在进入汽车领域做非相关多元化,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小。”
掉了本就不够稳固的品牌,则显然有些得不偿失。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模仿与借鉴并不可耻,可怕的是多年之后很多他们甘于享受而丧失了自主研发的动力,这无关能力强弱,关乎的是一种态度。”
或许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市场环境下,这种不体面的手段,反而是生财的捷径?当然,想研发必须要先挣钱。高尚的节操是需要庞大的资本做后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