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衣冠禽兽 四川博物院藏清代官服补子赏析

2017-02-09周诗卉

大众考古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官服龙纹纹样

文 图 / 周诗卉

补子又称胸背,用金线或彩丝绣出“禽”“兽”纹样,补缀于明清时期官服的胸前后背,不仅是区分文武职司和表明官品等级的标志,也是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森严,推崇衣冠之治,这是尚“礼”的主要体现。早在唐代,武则天就曾把饰有不同纹样的彩袍赐给文武官员。在元代墓葬中发现不少方形花卉纹织物,大概是明清补子的雏形。一般认为明代官服补子的形制和等级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最终成型。清代官服在保留满人服饰特点的基础上,承袭了明朝的补服之制又有所改革,背景纹饰、主体动物纹样、构图方式、色彩搭配等具有更明确的等级区分和审美喜好。

清代官服补子由江南织造采用刺绣、缂织等工艺按品级纹样制作,文官补子绣禽,武官补子绣兽,皇家宗室贵戚用圆补,镇国公以下及文武百官用方补。四川博物院所藏清代补子种类齐全、色泽古朴、做工精细。其精湛的纺织和刺绣工艺凝结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织造和印染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是世界服饰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龙纹补子

龙纹长期以来作为皇权地位的体现,具有特殊的政治功能和文化意义。作为官服补子纹样,龙纹的符号化特征是独一无二的。此件清代龙纹补子为单龙正面,鼻似如意头形,两侧长出两条龙须,头发向上冲,火焰披毛紧贴身躯,四肢向外伸展,爪尖钩成球状,凶猛、雄强、威严,腾挪于祥云海水江崖之中,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海水江崖纹是从明代沿续下来的龙袍程式化纹样,由福山寿海和八宝纹构成,象征着广袤山河和美好寓意。龙纹补子图案为中心构图法,龙身缠绕,吉祥纹样对称分布。龙纹用平金刻鳞针法,海水江崖纹用平针法,吉祥图案用套针法、打子针法绣制。龙纹补子通常在龙袍的上身部位,即胸背和两肩,主题突出,等级最高。

龙纹补子

《旧唐书·舆服志》载:“延载元年五月,则天内出绯紫单罗铭襟背衫,赐文武三品以上。左右监门卫将军等饰以对师(狮)子,左右卫饰以麒麟,左右武威卫饰以对虎,左右豹韬卫饰以豹,左右鹰扬卫饰以鹰,左右玉钤卫饰以对鶻,左右金吾卫饰以对豸,诸王饰以盘龙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

清代补子对应的具体品级:文官补子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八品绣鹌鹑、九品绣练雀;武官补子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罴、六品绣彪、七品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都御史、给事中、按察使皆绣獬豸;帝王绣制大型团龙纹饰。

仙鹤纹补子

文官补子

清一品拼金绣花仙鹤纹补子

仙鹤补子近正方形,为单片胸襟。主体纹样立鹤以丹顶鹤为原型,一足踏于寿石之上,另一足半悬空爪于空中,头顶赤红,朝着旭日展翅欲飞,嘴部细长微张,仿佛在鸣叫,有忠君之意。金线料珠勾勒出仙鹤羽毛尽显富贵高雅,暗喻文官高洁清雅的品格。金线绣平水纹,彩线绣如意云纹,突出晕色效果,寓意丰富。仙鹤两侧为古松和翠竹,杂以“卍”字形纹等吉祥纹样,意指长寿安康。整幅补子采用了补色对比,颜色更加饱满华丽,画面更具层次感。

锦鸡纹补子

清二品锦鸡纹补子

锦鸡纹补子采用斜平针和套针结合的工艺制作而成。主题纹样锦鸡红嘴,头部有羽饰,鸟身用刻鳞针绣成金色鱼鳞状羽毛,尾部有两条较长平行枝羽,红足展翅望日立于太湖石之上。锦鸡是天子十二章纹中的天虫,显示威仪。灵芝形云纹为图地,两侧绣制蝙蝠,象征福气。下部浪中隐现八宝即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浓缩于官服补子上的吉祥图案,正是祈福心理的体现。

清三品缂丝孔雀纹圆补

清代规定帝后王公贝勒用圆补,光绪中叶以后,受过诰封的汉族命妇亦可用圆补。此件清代孔雀纹圆补为三品文官命妇所用,尺寸小于男性官员补子。孔雀是百鸟之王,有着五彩缤纷的羽毛,有贤德文明的美誉。三品补纹为雄性孔雀,蓝绿色,头部有冠;双翅发达,颜色丰富,排列整齐;闭合扇状尾屏由多层覆羽组成,金色丝线勾勒出眼状花纹,图案色泽搭配颇具华贵气息。海水江崖、暗八仙、蝙蝠、太阳、灵芝云、“卍”字形纹等纹样错落有致,相互呼应,繁而不乱。缂工精细,针法多变,疏密结合,折射出制作者的思想与技艺。

清五品绣花拼金白鹇纹补子

孔雀纹补子

白鹇纹补子

明代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鸟兽卷》中记载了白鹇的特征:“素质、黑章、爪嘴纯丹、体备冠……尾长四五尺,最为可玩。”补纹雄性白鹇体态娴雅、外观美丽,上体和两翅白色,眼裸、喙及足部赤红,头顶冠羽。尾羽饱满,边缘呈齿状,单层无覆羽,中间较长两侧次之,是区分于其他禽类的主要标识。山石云彩水波纹采用了清朝常见的三蓝(月白、湖色、蓝)配色法,受青花瓷配色影响,与白鹇纹的素色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捻金线绣卷草纹为边饰和图地,盘长结、宝瓶、莲花等吉祥物漂浮在云海中。整幅补子构图和用色反映出满人统治者独特的审美心理。

麒麟纹补子

狻猊纹补子

武官补子

清一品缂丝麒麟纹补子

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祥瑞圣兽,是四灵之一。清代不再沿用明代狮纹,改用麒麟纹作为一品武官补子的主题纹样。此补子麒麟纹为龙头鹿角,圆眼直视,头部鬃毛飘动,兽身覆盖鳞片,尾部同狮尾,四肢呈向前行走姿态,有红色火焰纹。“卍”字曲水纹为地,波浪、山石、如意云、兽身等运用三蓝法,采用缂丝加金线绣工艺,色彩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艳相宜,绣工精巧,细腻绝伦,富有动感。

清二品勒纱加金狻猊纹补子

狻猊是一种像狮子的神兽,神话中龙生九子之一,亦有威武百兽率从之意。官服补子上的狻猊纹是经过加工修饰的,眼似铜铃,仰头望日,嘴巴微张,与麒麟不同的是头部无角,兽身无鳞片。脊背鬃毛齿状排列,尾部鬃毛卷曲蓬松,足部带有火焰纹。

清三品织线豹纹补子和四品拼金虎纹补子

明代武职官员三品用虎、四品用豹补纹;清代武官则相反,三品用豹、四品用虎补纹。豹虎纹饰特点明显,易于辨认。豹纹耳短头圆,牙齿锋利,胡须粗长,向后望日,整体布满梅花形黑色斑点状纹路,补子空白部分填以密集的卷云纹,构图简单,颜色素净。四品补子上的虎纹头略大,额头有花纹,颈部较短,背部有黑色横向条饰,四肢强壮有力,尾部向上翘起,似蹲似立在潮水涌动的岩石之上,尽显威严勇武,云海之中填以暗八仙。清代补子喜用正色,善于搭配,饰有花边,均以单只动物出现,在汇集历朝精髓的基础上,开创了纷繁华丽的样式风格。

豹纹补子

虎纹补子

空白补子

空白补子

清朝中后期出现了大量的空白补子,仅绣制了江海山崖、云纹和吉祥图案,中间代表品级的主题动物纹样空缺,可以根据等级随时更换再缝缀上去。空补的出现与舆服制度的破坏及买官卖官现象的盛行不无关系。清朝中后期,内忧外患,国库空虚,买卖官职品级的收入成为清政府的重要经济来源。官位变化频繁,只需改变主题纹样便可,不必更换整个补子,既可以减少费用,又加快了速度,符合双方需求。正因如此,对服制的管束日渐宽松,无论纹样的艺术性还是工艺水平都走向了衰落。

清代官服补子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传神,用自然物暗喻人类社会之等级规律,用以明确礼仪制度。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更彰显了皇权的神圣和天人合一之美。补子色彩主要选择青、红、白、黄、黑等正色,善用晕色、讲究搭配、对比强烈、突出主题、沉稳庄重。对局部的描绘细致入微,补子周围饰有繁复的镶边,每条枝蔓、五彩云朵、翻滚波浪都栩栩如生、匠心独运。清代织染工艺空前发展,为纹饰的精细华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编织、金针、垫绣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独具东方魅力。透过清代补子上的图案纹样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政治的跌宕,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以及所独有的回味悠长的艺术芬芳。

猜你喜欢

官服龙纹纹样
唐代官袍兽纹纹样的美学意蕴
瓷器上的龙纹
商周青铜器龙纹漫谈
辽代契丹官服中的中原因素探究
“衣冠禽兽”是骂人的话吗?
官服是个奢侈品
南北朝官服的“轮回说”浅析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浅谈元青花龙纹三式在器物上的应用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