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检修之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7-02-08江帅
摘 要:开展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检修质量,同时也是保证大检修模式在电力系统内正是落实的关键环节之一。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是点电力系统在大检修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于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分析研究过程中,就以大检修作为研究前提,了解运行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意见,希望能够有效推动大检修的落实。
关键词:大检修;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2.247
0 前言
我国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稳定提升,原有电力维修管理工作采取的是分离性管理,也就是运行、调度与维修管理工作是分开进行的,这样就非常容易造成各个管理工作之间并不了解,协作效率低下,甚至还会造成电力系统出现电力安全事故。伴随着电网智能化建设,解决传统用电局限性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电力生产力。在这中背景之下,我国制定了“三集五大”,大检修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1 大检修要求
我国电网公司根据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同时按照电网发展趋势,提出了大检修观点。大检修观点在电力系统运行落实过程中,有关科研人员也在不断进行研究工作,希望能够对于大检修运行模式有着更加全面性了解,为大检修运行模式在电力系统内落实探索出一条最佳途径,真正发挥出大检修运行模式在电力系统内所具有的优势。
电力行业在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电网结构及生产模式真正发生着较大的改变,传统电力生产管理模式与电力系统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在不断提高。首先,电力系统内机械设备生产技术与质量在稳定提升,电力系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电力设备定期检修工作已经并不适合现阶段的电力系统,同时还会出现检修漏洞的问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其次,电网结果越加复杂,检修工作数量几乎是呈现几何倍数在增加,这样就造成检修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在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之下,就需要构建一种新型生产管理模式,降低检修人员在实际工作内的生活压力,提高电网运行安全质量[1]。
按照大检修要求,电力管理模式在工作方法上面会发生显著改变,电网建设规模与人力资源都在稳定提升,电网检修也应该逐渐有原来的状态检修转变为动态检修,以电力设备运行生命周期作为前提,开展动态化的电力设备检修工作。
2 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运维一体化的应对措施
2.1 建设标准化变电站
变电站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守一定标准,标准变电站需要在6个方面达成统一,分别是功能配置、回路设计、端子排布置、接口规范、报告输出与格式输出。不同变电站之间所具有的差异要是越小,这样在检修过程中的难度及工作数量都能够得到有效减小。例如在对于回路设计方面,变电站采取规划设计,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电力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推动大检修运行模式的落实,为运维一体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2]。
2.2 员工培训
大检修运行模式想要在电力系统内深入性落实,发挥运维一体化所具有的运行,这就对于检修体系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上面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在落实过程中要求,检修工作人员不仅仅需要对于电力设备在检修上面所具有的问题十分了解,同时还需要对于有关调度命令,进行电力设备运行操作。电力设备运维检修人员想要将自身的角色发生转变,就需要对于有关电力设备运行模式与注意事项进行了解,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对策。所以,在对于检修人员进行培训过程中,应该按照大检修体系的有关规定,根据检修人员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保证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在落实过程中,具有人力资源上面的保证[3]。
2.3 员工队伍建设
变电站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变电站建设的主要趋势,变电站电力设备智能化运行与管理已经成为在电力系统内落实。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中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特别是在继电保护工作上面,有關工作数量逐渐增加,怎样在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将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就成为继电保护工作首要面临的问题。在对于运维工作发展趋势分析研究过程中,需要对于专业工作人员的比例进行调整,保证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严禁工作人员在疲劳状态下个工作,同样这也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4]。
2.4 对于制度与作业流程进行改革
大检修体系在电力系统内不断推进,真正落实运维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工作。这就需要将电力系统有关制度标准不断进行完善,例如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与制度标准等等,同时对于电力系统运维检修工作流程不断进行完善,逐渐提高检修工艺质量,对于检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量化及标准化的深度性设置,保证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质量,让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在落实过程中都能够在可控状态下开展,提高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所具有的安全性能[5]。
3 结论
伴随着电力系统不断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电力系统原有检修模式与电力系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正在逐渐增加。大检修运行模式在落实过程中,能够不断对于电力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对于电力系统所具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控制,逐渐降低电力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经济成本,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帮助供电企业完成从分散粗放管理模式转为程精致效益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晨,陈希正,郝艳春.大检修组织运维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09):12-13.
[2]何金武.大检修模式下的安全风险及应对策略[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84-89.
[3]李诗华,邱爱林.大检修模式下的变电运维班组管理情况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3):188-189.
[4]蒋一平.“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的四川超特高压“大检修”体系建设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4(32):98-99.
[5]李剑.基于“大检修”前提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机电信息,2015(15):169+171.
作者简介:江帅(1985-),男,河南永城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工程建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