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学子的戏剧盛会

2017-02-08陈达明

上海戏剧 2017年1期
关键词:戏剧节校园生活剧目

陈达明

11月26日,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圆满落幕。作为一个曾经有幸参加过这个戏剧节的初创工作并实际参与过前几届运作的戏剧人,此时此刻,确实感慨良多。

中国校园戏剧节始创于2008年。在此之前,筹备工作也有两年之久。记得自首届起,该节便已落地上海。当时是由教育部、中国文联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相关领导十分重视,并给予了极为具体的关怀。创建这个戏剧节的初衷,是为了积极营造“向真、向美、向善、向上”的校园文化,正确引领、活跃校园生活,从而达到让戏剧更年轻、让校园更和谐、让青春更美丽的目的。

其实,中国的校园戏剧,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从来就不是一项单纯的自娱自乐活动。特别是自“五·四”以来,在我国高等学府出现的新兴演剧活动,一直具有与民族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鲜明特色。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学子,通过波澜壮阔的课余演剧活动,探访中外戏剧经典,反思中华历史留痕,深情关注国运民生,勇敢面对当下时弊,抒发了令人动容的家国情怀和生机勃发的青春斗志。

应该说,中国校园戏剧节,正是在传承中国校园戏剧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将中华学子的戏剧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自首届至今,时间已经八年,盛会已逾五届,可谓硕果累累,令人欣慰。纵观八年来举行的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这样几点:

首先,规模宏大,覆盖面广。

确实,搭建这样一个为全国大学生展示、交流他们戏剧成果的平台,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平台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学子,几乎无一例外地参与了他们自己的戏剧盛会。而且,参与热情之高、参演剧目之多,也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印象。记得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举办期间,正值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时,为此,戏剧节被迫分为两段举行。对于突然的变化,对于由此造成的种种困难,广大参演的学子们毫无怨言,仍然想尽办法攻难克艰,确保演出任务圆满完成。港澳台地区的学子们因已先期抵达上海,他们一边为汶川地震受难同胞祈祷,一边出色地完成了剧目的演出;震区的学子们,更是以坚强的毅力和不挠的精神,克服了布景、道具等等条件的限制,以昂扬的姿态做了动人的舞台呈现;而上海的学子们,则热情地伸出了援手,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了无私的帮助。笔者作为一个亲历者,至今仍为这些感人的情景所动容。至于参演剧目的数量,更是有目共睹。每届校园戏剧节,都有近30台剧目参演,连续五届,共有150台左右的剧目,实为壮观!值得一提的是,在每届校园戏剧节中,既有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作品,也有普通高校学生的作品。对于专业艺术院校的同学来说,参演无疑是对专业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和汇报;而对于广大普通高校的同学来说,参演的意义则不一般,虽然他们各自所学的专业都与戏剧无关,将来也不会从事戏剧工作,但他们这段和戏剧亲密接触的经历,则肯定会影响着他们的未来,作用于他们的人生。

其次,题材涉及面广,样式丰富多彩。

戏剧,是生活的映照。从当代中华学子创演的戏剧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特别是他们所熟悉的校园生活,在参演剧目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仅以首届校园戏剧节为例,反映校园生活的参演剧目便已达到了半数,都是从各自不同的视角,生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当然,他们的生活触角并不止于校园,作为社会人,他们还将自己的视野拓展到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关注社会转型、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变化,于是,我们在校园戏剧节的舞台上,又看到了一批讴歌当代社会新人新事的作品,充分显示了年轻学子关注国运民生的赤子之心。此外,还有对于中外戏剧经典的演绎,而学生们的演绎洋溢着当代学子对于经典的一种青春解读。

至于舞台呈现的样式,则洋溢着一种刻意求新、勇于探索、不拘一格的青春气息。笔者还要强调的是:所有的参演剧目,尽管题材、体裁、风格样式各异,但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都涌动着当代学子的豪情壮志。可以说,每一场演出,既是艺术才华的展示,又是青春理想的放飞!

同时,这是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一块播种戏剧未来的园地。

从该节创办之初,主、承办方就没有仅仅将其作为一个单纯的会演,而是在整个戏剧节期间,贯穿了交流和互动,从而使台上台下、场内场外产生了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联动效应。

从最初的发放观众意见征询表,到本届的演出结束后的演后谈,将台上台下的互动不断引向深入。而在一至五届始终坚持的戏剧大师、优秀戏剧工作者的论坛,则在场外和广大学子共同探讨戏剧与生活、戏剧与人生的关系,引领他们一起寻觅戏剧的真谛。在本届举办的校园戏剧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代表与戏剧专家们,对校园戏剧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各抒己见,既有经验的交流,也有观点的碰撞,起到了互为启迪、达成共识、携手前行的积极作用。

八年来,这样的交流、互动活动举办了数十次,参与的专家、学者也有数十位,至于参与的学子更是难计其数。可以说,每举办一次校园戏剧节,就好似开垦了一块为戏剧播种未来的园地,为未来的戏剧专家和广大的戏剧观众做了播种、培育的工作。这意义不言而喻。所以,校园戏剧节的舞台,不仅使广大参演的学子得到了锻炼,也使更多台下的学子受到了戏剧教育,加深了他们对于戏剧的认识和理解。这里笔者还必须提及的是在每届校园戏剧节中都付出了辛劳的一支支学生志愿者的队伍。他们担负着接待各地团队和整个的服务工作,这其实对他们也是一种锻炼,对他们将来踏上社会、服务社会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生动活泼的校园戏剧活动,既是活跃校园生活的良好方式,亦是提升广大学子道德情操和青春理想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校园戏剧活动的发展,是教育部门和专业戏剧人士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应该也必须为中国校园戏剧节点赞!

我们由衷地希望:让戏剧更年轻,让校园更和谐,让青春更美丽!

猜你喜欢

戏剧节校园生活剧目
开学复课按下“暂停键”,但“校园生活”不停歇
戏剧·乌镇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第14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圆满落幕
第8届中国儿童戏剧节7月开幕
优秀剧目进校园
淘气包弟弟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
校园
校园生活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