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心雕龙》定势之“势”
2017-02-08王慧
王慧
论《文心雕龙》定势之“势”
王慧
《文心雕龙·定势》篇是历来“龙学”研究中争议较多的篇章之一。在“势”的内涵方面,学术界的认识实际上并不统一甚至是各有秉持,相互之间又有交叉缠绕之处。本文立足于当前“龙学”研究之现状,对“势”的内涵进行探讨。
黄侃,结合“为文之术”论“势”,从文字考证的角度出发,追溯“势”之本义为“标准”、“法度”,范文澜、郭绍虞也认同此看法,此后追随者甚多,先后有詹锳、周振甫、寇效信等前辈论“势”为“趋势”、“趋向”。此外,陈延杰将“势”笼统地解释为修辞方法;罗根泽认为“势”是修辞。当代“龙学”研究者甚众,有言“势”为“姿态”、“姿势”(刘永济)的,也就是风格的外在表现,有言“势”为“气势”、“局势”(陆侃如)的;有言“势”为“随文体的要求而形成的特点”(牟世金);有言“势”为“内部规律”或“客观规律性”(张少康)。但更多学者释“势”为“文体风格”(王元化、缪俊杰、杜黎、穆克宏)。
对前人观点进行梳理和辨析,我们可以得出刘勰前后的诸多文家,虽并未都以“势”字立论,但他们所阐述的内容却是相同的,即文体的基本格调,归于本质,仍是侧重“客观风格”问题。
但从全书整体出发,以《定势》篇是“一发牵全身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章节”来看,如果把此篇仅仅看成是论述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就有可能掩盖了刘勰以“定势”命篇的更深一层的用意。范注指出《文心》各篇具有前后相衔的特点,下篇头五篇即《神思》、《体性》、《风骨》、《通变》、《定势》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理论整体,它们的旨意前后相连,体现着刘勰倾力“剖情析采”的完整的指导思想,并支配和影响着下篇的理论探讨。可以说,这五篇是下篇“商榷文术”的纲领。
刘氏置《神思》为各篇之首,揭示出“情数诡杂,体变迁贸”,接着便以“体性”命篇,言明主体情思的多变而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情”与“辞”,故而《风骨》篇,以“风”来规范“情”,以“骨”来规范“辞”。但如何建树这种令人向往的“风骨”美质从而保证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呢?即是《风骨》中谈到的“洞晓情变,曲昭文体……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故此《通变》与《定势》两章,解决了如何做到“洞晓情变”与“曲昭文体”这两个问题。
至此,我们不能一般地把“势”当作“文体风格”,因为这个任务已在文体论中解决了。刘氏所谓“乘利而为制”的“势”,在这里指根据具体条件而决定最有利的机变的意思。至于文之“势”,则要作者根据文体的特点和需要,写出具有不同风貌的文章,这就叫“随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定势》篇的要旨是在“定”循体成势的原则,不是专门探讨风格形成问题。但把“势”解释为“根据具体条件而决定最有利的机变”,又把“定势”之旨理解为“定”循体成势的原则,总让人感觉两者难以衔接。既然如此,把势理解为“内在特点或内在要求”岂不更妙?
在笔者看来,“势”同“风骨”一样,本身并不是风格或文体风格,却是风格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们为“风格”的形成提供内在的特点和要求。对于“势”而言,其“内在特点或要求”是什么呢?吾以为,应该到宗经之“六义”中去寻找依据。
刘勰之所以提出宗经“六义”,因其看到“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宗经》)
这里所言“易、书、诗、礼、春秋”,都是相对应各类文体的典范,典之于或情深、或风清、或事信、或义贞、或体约、或文丽。
再看《定势》篇,刘勰云: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与羽仪乎清丽……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此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者也。
这里刘勰为各类文体“定势”,或典雅、或清丽、或明断、或核要、或弘深、或巧艳。
从上不难看出:情深—弘深、风清—清丽、事信—明断、义直—典雅、体约—核要、文丽—巧艳———此中“弘深”与“情深”稍有差距,但“弘深”是“箴铭碑诔”的内在要求,“箴铭碑诔”必然要求情真意切,故而“情深”与“弘深”本质相似。因此,以上六组意义基本是对应的关系,就此可以看出,“`定势之旨”与“`六义之旨”是一致的。另外,从刘勰作两篇的目的来看,“宗经”是为“正末归本”,“定势”是为“执正驭奇”,二者也是一致的。
因此,刘勰所言之“势”,是指文章的“内在特点或要求”;刘勰定“势”,就是确定文章的“内在特点或要求”要合乎“六义”之典范。进一步而言,《定势》篇之主旨便是规范各种文体的“内在特点或要求”,宜合乎“六义”,才能改变当时文坛“浮文弱质”、“瘠义肥辞”、“反正为奇”、“失体成怪”的现象。
(作者介绍:王慧,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