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佛香流通研究
2017-02-08刘红艳温翠芳
刘红艳 温翠芳
唐代佛香流通研究
刘红艳 温翠芳
唐代佛香的流通主要包括两种状况:民间贸易中流通的佛香、赏赐与施赠中流通的佛香。赏赐与施赠中流通的佛香包括:皇帝赏赐中流通的佛香、官僚施赠中流通的佛香等。唐代佛香的流通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
唐代 佛香 流通 特点
佛教关于香有专门的界定。其中包括五种香与七种香两种概念。五种香:《瑜珈师地论》卷三载:“(香)或立五种,谓根香、茎香、叶香、花香、果香也。”七种香:《佛教的植物》第三章中载:“香是指富含香气的树皮、树脂、木片、根、叶、花、果等所制成的香料。”可见佛教中的五种香与七种香,都是植物香。这说明佛教中使用的香主要是植物香,分别是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这与佛教不杀生的理念有关,获取动物香时,难免杀生,为佛教所禁戒。
一.唐代佛香流通的状况
唐代佛香的流通主要有两种状况:一是民间贸易中流通的佛香;二是赏赐与施赠中流通的佛香。
(一)民间贸易中流通的佛香
天宝二年,大和尚鉴真东渡日本时,曾在扬州市场上大量购买沉香、龙脑香、甘松香等各种香品,作为其东渡日本传法的必备品。唐圆照撰《游方记抄·唐大和上东征传》载“时荣睿、普照同议曰:我等本愿为传戒法,请诸高德。……大和上曰:不须愁,宜求方便必遂本愿。……备办海粮:……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詹糖香、安息香、栈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陆香都有六百余斤。又有毕钵(荜拨)、呵梨勒(诃梨勒)、胡椒、阿魏、石蜜、蔗糖等五百余斤。”由于其船只遭遇风击破损,此次东渡没有成功。此后鉴真于天宝七年,又准备东渡日本,再次在扬州市场上购买了与天宝二年相同数量的香品,大约一千一百斤。如唐圆照撰《游方记抄·唐大和上东征传》载:“天宝七年春,造舟,买香药,备办百物,一如天宝二载所备。”
(二)赏赐与施赠中流通的佛香
1.皇帝赏赐中流通的佛香
释明净是唐代密州茂胜寺的僧人。贞观三年,唐太宗赐予其香油,命令其赴京师祈雨。如《续高僧传》卷二十载:“释明净,密州人,少出家昧定为业。……贞观三年,从去冬至来夏,六月回然无雨,敕召至京令住祈雨,有敕许焉,虽无供给而别赐香油,于庄严寺静房禅默。……须臾云合,骤雨忽零。”
唐代宗在大历十一年十月下令每年赐香一合给西明寺。如《宋高僧传》卷十四载:“大历十一年十月,敕每年内中出香一合。送西明寺故道宣律师堂,为国焚之祷祝。”唐宪宗曾施香给长安西市的僧人。如《册府元龟·帝王部·崇释氏第二》卷五十二载:“(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四月)辛酉,西市百姓於芳林门为无遮僧斋,命中使以香施之。”
日本僧人圆仁在五台山求法期间,曾见到唐文宗派遣使臣赐送寺院香品的情景。如《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载:“开成五年五月十七日,……每年敕使送五百领袈裟,表赐山僧(大华严寺)。每年敕使别敕送香花宝盖”又《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载:“(开成五年)六月六日,敕使来,寺(大花岩纲维寺)中众僧尽出迎候。常例每年敕送衣钵香花等,使送到山表施十二大寺:细帔五百领、绵五百屯、袈裟布一千端青色染之、香一千两、茶一千斤、手巾一千条,兼敕供巡十二大寺设斋。”
2.官僚施赠中流通的佛香
释惠主是唐初的僧人。他在始州香林寺修学讲法期间,帮助陵阳公驱除心病,陵阳公赠送其沉香十斤等物作为答谢之礼。如《神僧传》卷五载:“释惠主,俗姓贾氏,始州永归县人。……武德之始陵阳公临益州,素少信心,将百余驮物行至始州。……两手各擎一驮掷弃坑中……书曰:弟子数病不逢害鬼,蒙得律师破悭贪袋,深为大利。今附沉香十斤、细绫十段仰赠。”
释慧旻是唐初的高僧。唐代担任刺史的江王李元祥,礼请法师出山为唐政府度人行道,他施赠诸香供养法师。如《续高僧传》卷二十二记载:“释慧旻,字玄素,河东人。……贞观十九年,刺史江王,因国度人行道之次,请令出山。王欲受戒,施衣传诸香供。”其中刺史江王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祥。(《新唐书·高祖诸子》卷七十九载“高祖二十二子:窦皇后生建成、太宗皇帝、玄霸、元吉,……杨嫔生元祥。”“贞观五年正月己酉,封元祥为许王。”“贞观十一年六月己巳,改封许王元祥为江王。”《新唐书·高祖诸子》卷七十九载:“江王元祥,始王许,后徙王,四为州刺史,实封至千户。”)
释灵睿在贞观末年读经时圆寂,当时绵州刺史以下的官员施香供养其尸体。如《续高僧传》卷十五载:“释灵睿,姓陈,本惟颖川,流寓蜀部,益昌之陈乡人也。……晚讲入房看疏读经,外有僧告,幡花异香充寺及房。睿闻捉经出看,敛容立终。……刺吏以下躬手付香,供养其尸。”
日本僧人圆仁于唐文宗开成三年来唐求法。会昌三年,唐武宗实行排佛、毁寺、驱僧等政策,圆仁被命令还俗。圆仁离开长安时,官员杨敬之、李元佐等唐朝友人为其践行,并赠送其檀香木、檀香佛像、一瓷瓶和香等。如《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载:“送路物:吴绫十疋、檀香木一、檀龛像两种、和香一瓷瓶……”
二.唐代佛香流通的特点
(一)种类多
天宝二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曾在扬州市场上购买各色名贵香。唐圆照撰《游方记抄·唐大和上东征传》载:“时荣睿、普照同议曰:我等本愿为传戒法,请诸高德。……大和上曰:不须愁,宜求方便必遂本愿。……备办海粮:……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詹糖香、安息香、栈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陆香都有六百余斤。又有毕钵、呵梨勒、胡椒、阿魏、石蜜、蔗糖等五百余斤。”此后鉴真于天宝七年,又准备东渡日本,再次在扬州市场上购买了与天宝二年相同种类的香品。如唐圆照撰《游方记抄·唐大和上东征传》载:“天宝七年春,造舟,买香药,备办百物,一如天宝二载所备。”从中可见,鉴真在扬州市场上购买香的种类有: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詹糖香、安息香、栈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陆香等十余种香药。
唐代敦煌寺院里流通的香品也有很多是从敦煌市场上买来的。郑炳林在《晚唐五代敦煌寺院香料的科征与消费》中指出晚唐敦煌寺院使用的乳头香、旃檀香、郁金香、青木香、安息香、藿香、生姜、胡椒、川芎、草豆蔻、诃梨勒等香,是通过市场渠道或通使的方式得来的。敦煌文书P.3047号《吐蕃管辖时期乾元寺科香帖》载:
1.道澄下张上座 降魔 日照 了觉……
2.曇千 法祐 法全 法燈……计廿一人共科郁
3.金、乳头香、旃檀香等各分共一两。
4.戒临下法闰 普见 戒荣普净……(中略)
14.以前六件三色等香各二两,限今月十三日送纳乾元寺。从敦煌出土文书可以看出,唐代敦煌寺院流行的香药有郁金香、乳头香、旃檀香等。
(二)数量大
鉴真东渡日本时,分别两次在扬州市场上购买的香药数量均为一千一百余斤。唐圆照撰《游方记抄·唐大和上东征传》载“备办海粮:……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詹糖香、安息香、栈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陆香都有六百余斤。又有毕钵、呵梨勒、胡椒、阿魏、石蜜、蔗糖等五百余斤。”唐圆照撰《游方记抄·唐大和上东征传》载:“天宝七年春,造舟,买香药,备办百物,一如天宝二载所备。”
此外,鉴真东渡日本,经过万安州时,万安州大首领冯若芳迎接鉴真至家中供养。鉴真见到冯若芳每天焚烧一百余斤的乳香灯烛,招待会客。唐圆照撰《游方记抄·唐大和上东征传》载:“(冯)若芳会客,常用乳头香为灯烛,一烧一百余斤。其宅后,苏芳木露积如山。”不久,鉴真又在广州停留。在此期间,曾见到不计其数的海舶满载香药珍宝来到广州市场上。唐圆照撰《游方记抄·唐大和上东征传》载:“(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舶深六七丈。”
唐代寺院和僧人可以从皇帝、官僚的赏赐与施赠中得到大量的佛香。唐文宗曾赏赐大花岩纲维寺一千两香。如《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载:“(开成五年)六月六日,敕使来,寺(大花岩纲维寺)中众僧尽出迎候。常例每年敕送衣钵香花等,使送到山表施十二大寺:细帔五百领、绵五百屯、袈裟布一千端青色染之、香一千两、茶一千斤、手巾一千条,兼敕供巡十二大寺设斋。”
唐代寺院多用香木建造阁、塔、楼等。其所费的香木数量极大。如波斯巨商李苏沙进献给唐敬宗的沉香亭材料,就重达四百五十斤左右。唐代大兴善寺建造“文渊阁”时就用到价格超过四千五百贯的芳香木。《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五收录了大历十年(775年)四月五日不空和尚“进造文殊阁状一首”,记载了大兴善寺造“文殊阁”的全部费用高达二万二千四百八十七贯九百五十文。其中提到了价值高昂的方木:“四千五百四十二贯五百四十五文,买方木六百一十根半。九百七十四千八百一十文,买椽柱槐木共八百四根。……”“此处价格超过四千五百贯的方木,远远高于槐木的价格(鉴于唐代寺院中普遍流行修建檀香阁)故此处价格昂贵的方木极有可能是檀香木。”从中可知,唐代寺院修建香型建筑所消耗佛香的数量之大。
综上所述,唐代佛香的流通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如鉴真在扬州市场上购买的佛香有沉香、甲香、甘松香等十余种香,总计达一千一百多斤。唐代敦煌市场上流通的佛香有乳头香、旃檀香、郁金香等。唐文宗赏赐大花岩纲维寺一千两香。唐代寺院修建香型楼阁消耗数量极大的佛香。鉴真停留广州时,曾见到不计其数的海舶满载香药珍宝来到广州市场上。唐代佛香的流通主要依靠民间贸易流通、赏赐施赠流通,可见唐代佛香的流通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的特征。
[1]玄奘.瑜伽师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2]全佛编辑部编.佛教的植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圆照撰.游方记抄·唐大和上东征传//大正新修大藏经[M].佛陀教育基金会, 1990.
[4]道宣撰.续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M].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5]赞宁撰.宋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M].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6]圆仁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6.
[7]佚名撰.神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M].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8]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寺院香料的科征与消费——读《吐蕃占领敦煌时期乾元寺科香帖》札记[J].敦煌学辑刊, 2011(2).
[1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0.
[12]温翠芳著.唐代外来香药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3]圆照集.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大正新修大藏经[M].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外来香药对中国中古社会影响研究”(13CZS069);西南大学2016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唐代佛教香文化研究”(SWU1609260).
(作者介绍:刘红艳,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温翠芳,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从事唐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