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之林”声乐慕课实用价值与创新发展之思索
2017-02-08
慕课①,是指大规模学习者参与的开放在线课程,由“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MOOC”音译而来。2016年初,由扬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美林教授主持开设的声乐慕课“美声之林”首次上线,给每位接入互联网的观众提供了免费跟随歌唱家学习的机会与互动平台。截至2017年3月1日,“美声之林”已累计开展41次线上授课互动,创下2000多万次点击量,在声乐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引领声乐教学数字科技开放式教学潮流。由此,“美声之林”已成为声乐教育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先性文化品牌,《中国教育报》曾刊文进行专门报道。声乐慕课并不遥远,以“美声之林”为例,你学或者不学,资源都在那里,因此,它关乎我们每个声乐爱好者的学习生活。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厚积薄发的“美声之林”一直在数字科技教学创新道路上探寻。在主创团队的精诚合作下,2017年3月,“美声之林”声乐慕课打造的“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成功立项“江苏省十三五在线课程建设”项目,是精选出的400多门课程中唯一的音乐类课程,承载着推动高校艺术美育教育发展的崇高使命,任重道远。鉴于此,如何客观地剖析传统声乐教学与慕课教学之关系,如何深入挖掘声乐慕课在专业音乐教育和大学美育教育方面的显性、隐性价值,特别是对两种教学形式的利弊与困惑的思索,进而对创新发展提出思考,对以“美声之林”为代表的慕课教学的开展,探索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声乐学学科发展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声乐教学背景下“美声之林”的实用价值
声乐慕课,是开放教育资源在音乐教学领域的产物,在全球化、信息化和传统声乐教学为主导的大背景下给教学互动带来了新的生机,对声乐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实用价值不言而喻。然而,价值具有相对性,为更客观地剖析“美声之林”慕课的实用价值,对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及其价值的梳理是必要前提。
1.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与价值
传统声乐教学模式(抑或传习模式),千百年来,伴随着传统声乐发展历程,②较早的声乐传习可追溯到融歌、舞、乐为一体的原始乐舞时期,如祈求农业生产丰收的“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葛天氏乐舞》,其中八首歌的历史记载可以窥见远古巫乐一体的歌师文化传习传统。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文化的开端,在当时已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其中搜集各地民歌整理而成的《风》,为传统声乐作品的传习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素材。名垂青史的歌唱家秦青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秦娥,均是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传习歌唱技术成就之反映。至秦汉时期,“乐府”的建立,实现了民歌搜集、创作和传习的机构化、规模化,孕育出传统声乐传习新形式。唐朝教坊繁盛的音乐活动,发展至俗乐兴盛的宋代,人声鼎沸的瓦舍、勾栏里宋元戏曲得以成形,在科班因材施教的传习下,扎实的唱功表演催生了生旦净丑的角色分化,为明清传奇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传统师徒制中口传心授的传习模式,其内容为地方民歌、戏曲、说唱等中国传统声腔艺术门类,唱法亦为中国传统声乐唱法,不仅推动声乐新形式的诞生进程,同时促进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与民间师徒制口传心授的传统形式相对应的,是学校、音乐教育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清末科举制的废除,建立了一批不同于私塾的新式学校,如萧友梅、蔡元培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我国第一所音乐教育机构“北大音乐传习所”等,开设“乐歌”科,兴起了我国专业声乐教育的历程。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时参与“学堂乐歌”的主要倡导者多为“海归”或维新派新知识分子,他们要求进步的热切渴望,极力推崇西方教育体制。“乐歌”课上引进的歌唱旋律主要来自欧美和日本,对中国传统音乐不甚了解,因此,华夏民族的传统声乐最初是被排除在学校歌唱活动之外。虽然“学堂乐歌”对声乐教学启蒙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全盘西化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从长远来看存在客观片面性。“学堂乐歌”的兴起产生了大批歌唱曲目,推动了学校歌唱文化潮流的兴起,促进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由此,奠定了民间和学校教育两大主要声乐教学(传习)的模式与格局。专业声乐教育机构的成立,为声乐创作活动集结了大批人才,谱写了传唱不朽的经典艺术歌曲,培养了如黄友葵、郎毓秀、周小燕等杰出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
2.“美声之林”声乐慕课教学模式与实用价值
“美声之林”声乐慕课,与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相比,其资源共享性的实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教育面临发展失衡的重大困境,尤其是区域、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③的问题,给想和优质师资学习声乐的人创造了均等的机会。
其次,“美声之林”精心筹备的多元授课形式,以及在互动中与时俱进的素材内容,不仅给学习者提供了个人展示的平台,还让其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增添了学业成功之渠道,此为“美声之林”又一显性实用价值。“美声之林”作为开放性声乐课堂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授课曲目涵盖中外艺术歌曲、民歌、歌剧选段及各类创作歌曲等,同时“美声之林”将承办的专业声乐比赛、名校间的声乐讲座交流视频、讲座活动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学术理念,成系列地推送至网络平台供大家观摩学习,打造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与形式。于广大受众而言,在便捷而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生活与社会相融合的个人自主知识构建。
再次,“美声之林”积极搭建声乐艺术交流平台,作为高校“美育”的具体实践方式,通过课堂上对人文知识和演唱技法的探讨与传授,让广大受众接触并构建出风格多元的曲目库,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其理性地歌唱提供方法论基础,在声乐学科的科学化、体系化发展道路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不可忽视的是,因学习者已有基础的差异性,导致学习收效各异。关注“美声之林”的群体里有部分是非声乐专业人士,通过留言互动来看,部分受众对课堂内容做到完全理解还有一定困难。但“美声之林”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集中而稳定的学习关注点,拓宽了他们的学习视野,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因此,他们很喜欢“美声之林”这种授课形式。由此可见,“美声之林”在提升大众审美鉴赏力方面产生了“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
二、对两种教学形式的利弊与困惑之思索
声乐慕课教学平台,当下所衍生的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它与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各有千秋,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二者在声乐教学上的利与弊,取长补短,推动声乐教育的良性发展。
从课堂受众和艺术交流来看,传统声乐教学主要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教学形式,受众面较小,教师的价值难以在课外进一步延伸;且传统声乐教学是在有限、非开放的空间里完成,与外界交流渠道受阻。面对当下广大的声乐学习者,优质的师资供不应求,很多高考生和声乐爱好者苦于找不到优秀的声乐教师,影响了学习进程。可见,传统声乐教学模式未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在价值,不利于艺术资源的优势配置。从这点来看,声乐慕课因有便捷、开放的网络技术支撑,只需要一台联网的智能手机便可随时随地实现自主学习,在师资和学生之间搭建了沟通渠道和学习平台,且受众没有上限,有利于艺术资源的分享以及艺术观念、思想的交流传播。此外,“美声之林”从大众需求出发,优先解决观众提出的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提供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的学习方法,从每堂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日点击量来看,课堂效果和价值被成倍放大,其优势不言而喻。
从课堂教学的互动来看,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相对固定,通过有限时间内的课堂提问,给相对单一的注入式教学创造互动平台。相比之下,“美声之林”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除了学习视频外,还提供相应的曲目介绍、曲谱以及在线答疑,在留言区域里实现广大学习者的交流探讨,提高了学习者的参与性,显然慕课在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方面凸显出一定的优势。
从资源整合来看,“美声之林”再一次凸显了它显著的优势。有比较才有鉴别,一方面,“美声之林”从报名者当中筛选出综合素质较好的声乐人才参与展示,供广大观众交流学习,尤其对初学者而言,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声音辨析力和审美鉴赏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美声之林”多次介绍推广“高男高音”这一不为大家所熟知的声部,拓展了学习者对声乐体系的认知。另一方面,“美声之林”针对课堂上歌手演唱气息、咬字、情感处理、风格把握等方面的不足,所寻求的方法对广大声乐学习者而言,通常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可能自己都不曾意识到或不够重视的问题,使每位学习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益。主讲人的启发,精致的钢琴伴奏,让嘉宾全身心投入演唱,完整、流畅的视听模式带给观众艺术审美愉悦,提高广大受众的艺术感知力与审美素养,这是“美声之林”声乐慕课较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体现出的又一优势。
如上讨论明晰了“美声之林”的优势,然而声乐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方法,也需要实现教与学的对接、勤加练习,才能逐渐习得。因此,传统声乐教学,是对固定学习者进行“一对一”“点对点”历时性的长期指导,对学习者的演唱不足,教师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指导,通过反复练习、纠正帮助学生歌唱理念的建构与巩固,以及个人演唱风格的寻求和建立,并循序渐进,因此具有声乐慕课难以企及的优势。从接受层面来看,慕课的学习者有各自演唱方面的不足,尤其是那些自己发现不了却客观存在的演唱技法上的不足,虽然在慕课教学中有所讲解,但囿于学习者个人专业素养的差异,无法理解和接受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声乐慕课教学,在每堂课约25分钟的时间里,针对不同学员,而非一个学员长期的教学跟踪,对学习者在不同时间段中对声音掌控力的微观变化缺乏纵向的对比展示,因此,声乐慕课亦有其自身的困惑。正如于贵祥在《网络声乐慕课意义几何》④中指出,在一定量的课堂积累前提下,才能深入了解声乐教育家课堂上诸如人生观、世界价值认知和声音理念的“言外之意”,从鉴赏他人“声音”中体味自我。此外,随着“美声之林”关注群体的成倍增长,有限的师资如何更有效、更充分地与广泛的留言观众进行互动,更好地服务课堂,亦是声乐慕课面临的又一困惑。
三、“美声之林”新理念的注入与创新模式的提出
慕课,只是一种静态的教学平台和形式,其教学效果取决于主讲人、主创团队以及参与学习互动的广大受众三方;其中,主讲人的文化积淀、艺术修养、学术前瞻性与敏感度、授课风格等,更是决定授课质量的内核动力。声乐慕课是不断发展的动态课堂,犹如一列永不停歇的列车,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对主讲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声之林”主讲人张美林教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曾摘得国际声乐比赛桂冠,在歌剧《运之河》中担纲男主角隋炀帝并成功巡演于欧洲,2016年担任“吉利国际歌剧声乐大赛”评委。国际化的学术视野给予张美林教授与时俱进、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艺术情怀,并将这些理念带入“美声之林”慕课,与广大受众共同分享。如在唱法上,张美林教授打破民族、美声、通俗三足鼎立的观念,主张唱法多元,认为唱法是在歌唱语言的基础上形成,强调唱词语音、语调、语态、语势等对作品风格的影响⑤,这一理念与当下中央音乐学院在全国首开的《语言音乐学》的学科理念高度契合,这些“新”的观念潜移默化到“美声之林”课程讲解细节中,有助于声乐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对唱法的深刻理解。
“美声之林”注重从互动评论中解读受众期许,教学模式亦不断推陈出新。在接下来的课程推送中,“美声之林”将尝试对教学形式和演唱方式层面给予新的指导,在声部、曲目和演唱形式方面,除了传统的独唱外,将推出对唱、二重唱、三重唱等形式,同时兼顾不同声部如男高音、女高音、次女高音的曲目积累,进一步丰富“美声之林”慕课的声乐表演与教学体系。
结 语
本文将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和“美声之林”声乐慕课及其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不在说明传统和现代教学模式孰高孰低,它们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本身具有不同的性质;而是意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慕课教学的价值,更深入挖掘其潜藏的隐性价值,全面客观地认识声乐慕课这一新形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艺术学科的教学。声乐慕课在当下的声乐教学体系中,具有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优势,然而每位声乐学习者的表演能力是在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基础上,经过长年累月“否定之否定”的实践过程逐渐习得和提升的。因此,作为学习者而言,应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声乐慕课方式相结合,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慕课教学效果的发挥,与主讲人、主创团队及其与学习者的互动密切相关。正如优质的师资以及良好的教学互动相结合,才能彰显出大学的真正软实力。于慕课而言,只有好的资源和好的教学形式相碰撞,有广大的受众参与,扩大社会辐射面,才能衍生出更大的价值。秉持公益化、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美声之林”声乐慕课,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到社会影响力,均已形成独特的音乐文化品牌,在提高受众艺术鉴赏力方面,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注 释
①慕课教学形式的孕育,学界一般都会与2007年美国学者戴维·威利(David Wiley)基于维基(wiki)技术开发的“开放教育导论”(Introduction to Open Education)课程相联系。在这门课上,大量的材料和内容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所贡献;实际上,这是一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建设起来的课程,通过维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后来,在加拿大和美国,学者们也开启了慕课模式。如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吸引了16万名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的学生参与。参见焦建利、王萍编著《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2—5页。
②本文关于声乐发展历程的论述参考刘再生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③李赐平、刘一飞《均等视域下慕课的价值、局限及应对》,《教学与管理》2016年第9期。
④于贵祥《网络声乐慕课意义几何》,《歌唱艺术》2016年第9期。
⑤参见张美林《声乐教学中的‘点、线、面’——声乐教师素质刍议》,《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