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家声音

2017-02-08

文学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白先勇冯骥才红楼梦

作家声音

●关仁山认为作家应与所处的时代肝胆相照

关仁山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过去的中短篇小说,由于篇幅限制,表现比较单一。创作长篇小说后,我非常注重集中表现农民的现实处境与命运,深刻反思农村贫困和苦难的根源,剖析了农民的劣根性,对权力和资本致使人性扭曲、制度不公做出批判,这些都是放在国家变革的大背景下,写普通农民的理想与向往、幸福与欢乐、迷茫与困惑、痛苦与彷徨,讲述当代农民的生活和精神变迁,表现当代农民在社会转型期思想和心理的裂变过程。长篇小说只有放在宏大背景下,才会有宏大叙事,才能更有分量。当然,社会中可能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要看到主流,作家应与自己所处的时代肝胆相照。关仁山说:我创作中有得有失,得是走进生活,关注了中国当下正在巨变的现实,由于和现实生活贴得过近,可能没有拉开距离,对审美有些损伤,这是对关注现实的作家的挑战,我还在尽力探索。

●白先勇称《红楼梦》是天下第一书

白先勇日前现身上海戏剧学院,谈起《红楼梦》时说,此书写得好看,意义又深刻,他晚年重新细看过后,认为这才是“天下第一书”。当天晚上,他是携文学纪录电影《白先勇:姹紫嫣红开遍》来到上戏剧院。这部影片交叉叙述了白先勇的特殊际遇与文学历程,此前曾于台湾和北京上映。影片有不小的篇幅讲述了白先勇创作短篇小说《游园惊魂》的经历。这部小说以意识流的写法,塑造了命运流转,却始终惦念往日荣光的“钱夫人”这一形象。白先勇现场谈到,写《游园惊魂》时,他还是个28岁的年轻人,写了暮年的心境。而现在这个年纪,却去做青春版的《牡丹亭》,“所以是倒过来的。”影片中,也有大量篇幅呈现白先勇近年致力于昆曲复兴的努力。除了昆曲,白先勇晚年还致力于推广古典名著《红楼梦》。稍早前,他出版了新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1937年出生的白先勇,今年整八十岁,在现场,他精神抖擞,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白先勇回忆,自己当年念的是外文系,年轻时也非常崇拜西方文学,尤其是西方的现代文学,看了很多经典之作。但晚年重新仔细看过《红楼梦》后,他对红楼梦的评价是——“天下第一书。”“《红楼梦》我觉得最好看,随便翻哪一回,你就会看得下去。我觉得一本小说最好的标准,它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这个最不容易。”白先勇说,“要写得雅俗共赏,写得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又好看,意义又深刻,非《红楼梦》莫属。”

●冯骥才称书是文化的种子

冯骥才日前带着自己的两本新书《冯骥才艺术谈》和《意大利读画记》现身廊坊书博会,冯骥才接受了专访。冯骥才说:“作家看画,看画后边的东西。”冯骥才称,画后边的东西不是看出来的,是读出来的,因此,他将此次看画的随笔命名为《意大利读画记》。冯骥才说:“比较是一种获得思想的方法。”《意大利读画记》这本书看起来是写意大利,但仍然离不开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我是从中国文化的视角来看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在此之外,我希望把一种精神介绍给国人,就是意大利人对自己文化的尊重。”冯骥才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是他的经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财富也是它的经历和传统。“如果真爱自己的文化,就会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情怀。”冯骥才说,“我的每一本书,都来自一种情怀。情怀不是你走进它,而是它走进你。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文化,就应该让它走进我们心里。”“书是文化的种子。”

●阿来认为要在本土文学中寻找资源

作家阿来日前在北京谈及《百年孤独》时称,魔幻现实主义的形成与一众拉美作家复活本土文化意识的努力密切相关,而在本土文学中寻找资源是本土文学的使命。阿来在肯定这部经典作品永恒价值与魅力的同时表示,“我特别担心,那个遥远的、曾经十分喧闹的、匪夷所思的、已经重新陷落于记忆的马孔多镇会被中国文学当成所有超凡想象的唯一源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绝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之前有着长期积累”,阿来认为,当时在拉美这样一种文学大潮的出现,既与来自外部世界的最新的艺术观念与技术试验有很大关系,更与复活本土文化意识的努力密切相关。“事实上,很多我们认为现在已经被利用并取得成功的文学元素,再回过头来看,原来我们的各民间文学里面就有。我们都只是梳理书面文学,但其背后还有一个民间的东西,那些地方的村落、人群,过去人物,甚至神灵鬼怪,幽默、调皮、无害的,娱乐功能很强,这些东西都有。”阿来认为,研究《百年孤独》也好,研究魔幻现实主义也好,中国文学作家可以受到一种启发,学习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启示是,在本土文学当中寻找资源,全世界的本土文学当中,都有类似的使命。”此外,阿来认为,不管受到西方文学影响有多么深,中国文学当着力保留和发扬中国文字的特性。

猜你喜欢

白先勇冯骥才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白先勇与《红楼梦》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国情怀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白先勇:我有一颗天真的老灵魂
别样解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