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
2017-02-08冯婉怡
冯婉怡
浅析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
冯婉怡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学习的第二语言,接踵而来的是在汉语交际中出现的大量的文化问题。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教学之余,文化教学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词汇的角度来研究对文化教学的认识、文化教学的内容以及对外汉语中加强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最后加以总结来浅析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
语言 词汇 文化 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语言作为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我们用来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汉语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亦或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在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文化软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汉语热”这个名词的出现使中国文化逐渐渗入了世界各地,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无疑是一次空前的机遇和无尽的挑战。以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而命名的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也在不断增加,它为国外对汉语感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便利而又权威的学习渠道。随着“汉语热”的不断扩散,让我们开始意识到,在汉语学习者进行交际时,出现了很多的文化问题。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教学,还应该注重文化教学。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词汇是语言的一部分,我们在关注语言的同时,要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而要进行文化教学,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先进行词汇中的文化教学。我们要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一.对文化教学的认识
所谓文化,小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对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对外汉语教学里中的“文化”不再是广义的文化,而是有了一个界定的范围。它是在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语言词汇的同时所遇到的一些文化知识,通过学习这些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握汉语词汇,从而更加熟练地利用汉语与中国人进行交际。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们掌握汉语的本体知识,在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的同时,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文化知识,进行文化教学,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留学生在学会“吃醋”这一词语时,如果用“我喜欢吃醋”这句话来进行造句,就会产生歧义。因为吃醋不仅表示醋这种调味品,在汉语中还表示一个人的嫉妒心理,这就是我们在词汇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中国文化知识。吕必松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提出,“人们学习语言,必须同时学习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必须同时进行跟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因此,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一种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领悟和认同的过程。
二.从词汇角度看文化教学的内容
词汇作为语言学习的要素及重点,它在语言表达中是不可或缺的。从学生角度来看,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首先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做基础,否则将无法与人交流;从教师角度来看,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语言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因此,要进行文化教学,首先就要学习一定数量的文化词汇。1999年,杨德峰对文化词语做出了解释:“文化词语是指在一定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词语,或者与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词语。”文化词汇不是指词语的字面意思,而是需要结合一些文化背景,主要指的是它所引申出来的文化含义。如:“腊月”、“京剧”、“充电”、“下海”、“铁饭碗”、“秀才”、“红娘”等词语,单从字面意思来看,我们没有办法解释它们的含义,而是需要通过特定的文化背景来向留学生们来解释。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文化词汇的内涵意义,从而更有利地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1.反映国俗民族内容的词语
王德春先生提出了国俗词的概念,他将中国独有的关于民族文化特色的词归为一类,把这些文化词称为“国俗词语”,比如说我们每餐都离不开的筷子,北京的四合院,我国领导人物出席正式场合所穿的中山装,女子的旗袍,又比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一些历史文化词汇如儒家、八卦、华表、八仙桌、禅让等,在风俗礼仪方面,藏族喜欢用哈达作为珍贵的礼物以示敬意,而傣族人民通过泼水节来嬉戏祝愿为佛洗尘等等。
我们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国俗。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爱好者和学习者。因此,对于留学生来说,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再了解一些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和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喜闻乐见的。一个国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发展对外汉语,不仅仅是要将汉语这门语言传播给更多的人们,更要将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所学内容,适当的灌输给学生一些反映国俗民族内容的词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讲课时可以先列举一些有关的国俗文化词汇,并且适当说明这些词汇在交际时如何恰当使用,对比分析出一些典型的文化差异,从而避免学生在日常交际时出现交际误区造成失礼而导致交际失败。
2.具有附加文化意义的词语
一般来说,当词语在理性意义之外又附加了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风格色彩及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象征义等,这时我们可以称这些词语为具有附加文化意义的词语。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对词语的理解和阐述也不同。以颜色词为例,我们通过对比可以窥见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比如“红色”,在中国,红色寓意着一切美好而又欢乐的事物。我们的国旗叫红旗,我们的英雄叫红军,我们少先队员戴红领巾。我们在春节时习惯在家门口贴红对联,挂红灯笼,贴红福,放红鞭炮,传统的中式婚礼也以红色为主,无论是新娘的喜服与盖头,还是新郎的绸带与红花,包括红包以及结婚证书都是大红色,总之,中国的一切喜事都离不开红色。但在西方,red-light district是妓女出没的红灯区,red flags不再是指红旗,而是需要提高警惕来预防一些突发状况,in the red是指赤子,总之,这些都是一些消极的东西。除颜色词外,类似的词还有很多,比如龙、凤凰、猫头鹰、孔雀、狗等,再比如数字四、六、八等,这些词语都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都有其引申义。
由于受到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外在条件的影响,东西方的思维模式有着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这些具有附加文化意义的词汇的讲解和使用,加大留学生对这些词汇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将不同的文化词汇进行比较,从而分辨出汉语与他们本国语在使用方面的差异,在交际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很多矛盾和误区,这样可以促进交际的发展。
三.从词汇角度看对外汉语中加强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现代汉语中对词这样定义:“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而词汇是指一种语言里所有词和熟语的总汇,它又称为语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当留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音之后,最先接触和运用的就是词汇。他们会从最简单的词汇入手来和中国人进行交际,在这其中难免会出现因为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际误区。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很多词语的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包含在表层意义下面的内涵意义,就很难理解语言真正所表达的意义。比如:“鸿门宴”这个词,只要知道了“鸿门”表示地名,那么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但是,“鸿门宴”的本意是指不怀好意,暗藏杀机的款待,如果单纯的这样讲给留学生,是没有办法解释清楚的。因此,在讲解这个词之前,我们必须要给留学生们讲一下楚汉相争的历史事件,使他们更直观的了解“鸿门宴”这个词的意思。由此可见,学习汉语不仅仅是要学习语言知识,更要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张占一先生提出“交际文化”主张,突出强调了语素中的文化意义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我们学习一门语言是为了便于交际,语言构成了特定的文化环境,而语言使用又明显地与交际文化相关联。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追求词汇水平的量变,而忽略了隐藏在每个变量中间的文化因素,是没有办法达到质的飞跃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文化教学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它可以促进留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汉语、理解汉语和使用汉语,使汉民族文化更深刻、更广泛的被传播给更多的人,这更是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汉语进行交际并顺利实现交际目的的客观需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文化教学的本质,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留学生的文化因素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顺利实现交际目的,更有助于他们认识、理解和接受更多传统的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综上所述,我们从词汇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认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这样的文化因素,我们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单纯地讲解语言知识。虽然现在国内对文化教学还没有设立一个单独的版块,文化教学的体系还不够成熟,但是文化教学依旧是必不可少的。伴随着语言教学的深入,学界对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一直众说纷纭,这无疑是对对外汉语教师的一大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留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和其学习汉语的目的等因素适当的把握好文化教学的度和量,从而更有利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对于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我们还应继续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认真探索,使其可以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李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5]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6]杨德峰.语言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朱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文化性和导入[J].宜春学院学报,2009(3).
[8]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
(作者介绍:冯婉怡,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