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情怀与文化观照
——评徐鲁散文集《芦花如雪雁声寒》

2017-02-08■王

长江丛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散文历史文化

■王 微

文化情怀与文化观照
——评徐鲁散文集《芦花如雪雁声寒》

■王 微

《芦花如雪雁声寒》是作家徐鲁的一部散文新集,收录的是他近几年的倾心之作。关于散文创作,徐鲁在该部散文集的自序中谈到:“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地创作出更多有风骨、有道德、有温度、有重量、有美感的优秀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这是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带给我的最深切、最美好的感受。我正在自己的散文里努力去追寻这些东西……”因此,对美的执着追求与抒写不仅构成这部散文集最重要的底色,更是徐鲁文学艺术生命中的一面旗帜。在该部散文集中,徐鲁匠心独运地用充满诗意和灵性的小标题将选录的散文分为四辑,尽管取材广泛,但文化这一主题始终贯穿其中。作者凭借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感悟多角度、多层次地抒写文化,将沉思与诗情完美地杂糅在文字中,使得厚重的文化变得鲜活而具有生命的质感。因文化的灌注,其散文所呈现的美更加充盈,更能给人以心灵的共鸣与触动。

一、探寻乡土文化的魅力

对故土的眷恋也许是人类共同而又深沉的情感,但那份眷恋情愫在文人墨客的心里表现得尤为深切。“由于作家出生或常年生活于某一地域,对该地域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信仰习惯、价值观念和心理结构特别熟悉,即使有的人后来离开了故乡,但故乡的山川人文仍然潜藏于他的创作意识之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故乡的风物人情在作家的脑海中会越来越鲜明和美好”。徐鲁曾经在鄂南幕阜山区有几年的工作经历,因此在不少散文作品中,自觉不自觉地以江南的人文环境、自然风光作为创作素材。他常常以一个返乡者的身份和现代意识来审视乡村的风物,在他笔下,极具江南风情与韵味的乡土诗情画意,令人向往。在对乡土文化魅力的探寻中,既饱含着作者浓烈的乡土眷恋情愫,又展现出作者客观、冷静的理性思考,使得其散文带给人极强的艺术情感冲击力。

《采茶鹧鸪天》《山村七月槿花开》等散文作品展示了鄂南山区独特的文化习俗。在《采茶鹧鸪天》中,作者用有情有味的笔调描绘了记忆中鄂南乡山儿女们在田间劳作时互相对唱“采茶戏”和插田歌来自娱自乐的生活场景,这样边劳作边吟唱的生活方式带有田园牧歌式的古朴气息,显示出了乡土生活的诗意与美。作者在追忆中感悟到乡土文化的永恒魅力:这根植于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不仅能够缓解因艰辛劳作所带来的沉重压力,而且能够使人倍感简单却富足的快乐。在《山村七月槿花开》中,围绕颇具鄂南山区文化色彩的“乞巧节”,作者讲述了有关七夕的远古传说和“七夕乞巧”、分吃“巧巧面”的封建传统习俗,具体描写了阿通伯幺女儿出嫁前的“哭嫁之夜”。在作者眼里,“哭嫁”这一古老习俗不是封建落后文化的沿袭,更不是理应被愤懑谴责的对象,而是乡亲们内心真挚情感的一种朴素、简单的表达。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古老习俗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形式和文化意蕴,作者对鄂南山区这一古老文化习俗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对鄂南山区古老文化习俗新的文化阐释,使得古老的乡土习俗焕发出了蓬勃生机。这是一次美的绽放,更饱含着作者的深情赞美。如今,随着都市现代文明的浸染,鲜活的乡土文化正在慢慢地流逝,作者对此现状进行了极大的关注。比如在《若有人知春去处》中,作者写到了极具江南民俗意味的春俗已经失传,唯独与荠菜花相联系的传统小吃这一习俗还保存着的残酷事实。《茶山空闻鹧鸪声》一文揭示了采茶戏文化消逝的状况。以前节假日的时候,乡亲们纷纷结伴去观看“采茶戏”,呈现出一幅热闹的生活场景。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乡村里大批年轻人不断走向城市生活,如今的鄂南山区只剩下空旷,失去生命活力的景象。作者对乡土文化流逝的现状不断发出质问,流露出的不仅是作者伤感与落寞之情,更是在警示人们去思索关于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除了对鄂南山区生活习俗的审视外,作者还以独特的视角勾勒江南之景的生命灵性,探寻其所折射的文化魅力,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所说:“真正的艺术生活是要与大自然的造化默契。”《春天的楠竹林》一文展示了凝聚着顽强生命力的楠竹林的文化魅力。作者具体写到了富有“楠竹之乡”美誉的赤壁,这里的人们“栽竹、咏竹、画竹、用竹、吃竹”。作者在对赤壁这个地方有关竹的史料的考察中,深刻认识到赤壁人正在用自己家乡的竹子编写着竹文化,诠释着楠竹对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杏花春雨江南》,在这篇散文中,与其说作者在围绕杏花这个极富地域特色的审美对象叙说和言情,不如说在探寻花背后的文化意蕴。作者写到了独具我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花朝节”,由爱花的习俗,作者不仅体悟到中华民族热爱大自然和美的传统文化心理,而且还认为花朵身上所蕴藏的“不同品格、气质与风骨,也都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坠、曾经风雨而未泯的信念与追求”。作者在对江南景致的诗性描绘中,探寻出了其文化学层面上的意义,展现出了乡土文化的美。对自然之美的展现融入了作者个人的心灵智慧与理性思考,是与以往五六十年代抒情散文中那种对自然景色狭隘、简约、空洞的意义层面指向的展现相区别的。

二、挖掘民族的文化人格

中国社会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向纵深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徒然增强,如何在新的生活世界中活出一个有个性的自己,已经成为人们心灵深处焦虑的问题”。对于这一时代焦虑问题,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徐鲁在这部散文集中从文化方面作出了某种程度上的思考与回应。徐鲁试图在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探寻人的存在及其生命价值。人是文化中的人,每一种文化在不同的生命个体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对人生存方式的关注,实质上是在对民族文化进行思索。这部散文集主要是从人性美的角度去探寻人的生存价值及其所折射出的文化精神。正如梁艳萍在对徐鲁的散文作出评论时所说,“徐鲁写人的目的,不在于展示传奇的人生经历,在于挖掘人物的深刻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境界,注重强调其文化启示与文化内涵”。徐鲁对文化作出的这般思考,有助于提升当今读者的精神境界。

《芦花如雪雁声寒》

作者善于选取自己所敬仰的文化名人,通过援引史料和各种民间美谈,以满怀激情的笔触将它们的人生际遇娓娓道来,再现和挖掘了他们身上健全、博大的文化人格,展示了一个个广阔的精神文化空间。比如《苍松翠柏家国梦》中的周苍柏先生,赴美留学后的他归国投身商界,不仅在国难当头之际,倾尽家产资助共产主义事业,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将自己的私家园林捐献给了人民政府。同时,周苍柏先生洁身自好,品性端正,与家人和谐相处,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我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以徐恕先生为主角的《传家只为传书种》,该作品讲述了徐恕先生的藏书经历。徐恕先生作为大藏书家,区别于一般的商贾,他希望所藏之书“化作千百万身,惠及天下学人”,而且“不以货财遗子孙”,全部捐献给国家。徐恕先生将藏书变成了一种令人称道的公益行为,这是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应有的文化良知。《记诗人郑愁予》全篇用诗歌串联起郑愁予的整个人生,讲述了他对中国现代新诗所作出的贡献。他的诗歌创作带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底层关怀意识,这种创作风格不仅深受中国现实环境的影响,更有来自中国“传统的‘任侠’精神和悲悯情怀”的熏染,可以说郑愁予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者和抒写者。这些文化名人都凭借自身健全的文化人格诗意地生活,这是一种美的存在,是人性美的示范,而这种美与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作者对他们健全人格的探索是建立在个人对传统文化独特的生命认知基础之上的,这不仅是对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所绽放出的价值的一种肯定和赞赏,一种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一种对美的执着抒写。

作者对文化人格的挖掘是超越国界的。对于国外一些自己所敬仰的文化名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那些因种种社会历史原因,而遭遇不同程度被流放的文化名人的命运遭际,作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切,比如蒲宁、聂鲁达、但丁等。作者试图从他们的生存状态中,探寻他们深沉、崇高的灵魂。“追寻这些流放者的足迹,不但可以通过他们的坎坷命运和尴尬人生,深入探究一代文化人苦难的精神历程,而且也可以借此触摸这些文化人历尽磨难却依旧不乏高贵的心灵。”这些文化名人所表现出的高贵的文化人格是不同国度民族文化精神的展示,作者在对他们文化人格的挖掘中,传递出自己对文学、人生与文化的理解。以《孤星》为例,作者多方面描写了俄国作家蒲宁之于俄罗斯文学的贡献,并通过解读蒲宁侨居异域时所写的诗文,探寻了他流亡在异国的心历路程,对此,作者发出诚挚的感叹:“只有流浪在外的人才掂的得出祖国的分量。”的确,蒲宁的命运遭遇固然惨淡,但他仍用自己的文学才情与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品质践行着爱国热忱,可以说,蒲宁是俄罗斯独特精神文化的抒写者。这是生命存在的本真,是自由精神和人性美的彰显。

三、感怀咏古

散文集《芦花如雪雁声寒》选录了不少感怀咏古的散文作品。在追踪历史遗址的过程中,与余秋雨在文化散文中侧重于表现对一个地方史料的考察,抒发个人的文化观不同,徐鲁善于凭借残存的历史遗址,泛黄的史料记载,古朴的民间传说,动人的诗词歌赋等等这些载满历史情思的审美对象,并融入自我的生命感悟与诗性想象,去理解历史文化的云舒云卷。诗、史、思在散文中融为一炉,这是历史文化与美的一次深度对话,从而能够不断开拓我们对自己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度。

徐鲁从众多历史遗址的背后,挖掘出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一特点在《中山舰往事》、《龙巷风雨录》、《金上京九百年》、《夕阳下的赵州桥》等散文作品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中山舰往事》讲述的是作者游览中山舰这一历史遗址的所见所闻所感。中山舰既是作者领略历史的审美对象,也串联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围绕中山舰,作者援引史料和诗词,并发挥自我的诗性想象,将中山舰的由来和它所承载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中华民族的兴衰史娓娓道来,将鲜活的中国脊梁式的英雄人物和深邃的思考交织在充满硝烟的历史和茫茫浩瀚的江水中,它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抗争命运。《龙港风雨录》以龙港历史纪念馆为切入点来诉说发生在龙巷这个古镇的革命战争史,气势恢宏,龙港这个小镇始终与时代的风云变幻相勾连,谱写着龙巷人为革命、为国家的英雄史诗,作者深入挖掘出了龙巷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金上京九百年》一文中,作者既叙说了北宋灭亡后,亡命贵族、官员以及仆从被押送到金上京的曲折历程,也讲述了金上京的辉煌史和难逃衰败的历史命运。面对历史的烽烟,作者既有震撼,也有哲理式的领悟历史的真谛,“没有什么是能够真正永恒和不朽的,除了这深厚的、无言的大地,除了这辽阔的、默默地苍穹。皇位、权力、功名、奢华……都不能真正地传之久远。”《夕阳下的赵州桥》,作者借用古典诗词和民间传说来礼赞赵州桥,再以桥写人,继而歌颂造桥的工匠们,感悟桥背后的深层意蕴。工匠们的生命虽早已化为尘埃,但他们的光辉将永远与赵州桥同在。作者凭借个人生命激情和审美体验去感悟历史遗址,静止的历史遗址瞬间被复活,涌动着丰富而鲜活的历史文化韵律,与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交流与对话。

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作者超越了个人的情感偏见,也不受传统道德观的束缚,引证各种史料,客观剖析,展现出了史学家的气质。以《金上京九百年》为例,作者在对开国英雄阿骨打的一生作出评价时,是在既概述其光辉事迹,又辩证引用《金史·太祖本纪》里的史料的基础上才得出这样的结论:“完颜阿骨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少见的、几近完美的英雄君王。”这一史见超越了汉民族文化中心,显示出了徐鲁宽阔的历史视野。

四、向域外文化“取经”,反思本土文化

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下,作者以诗性智慧和开放的文化意识来看待文化。对于域外文化,作者以豁达辩证的眼光去理解域外文化,并向域外文化“取经”,从而反观本土文化。作者的反思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不是空谈玄理,而是建立在个人体验之上的文化思索。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中国文学创作问题的反思;另一方面是以域外文化为鉴,反观我国当下的文化生活。

选录在这部散文集中的许多散文作品可以看作是类似于读书笔记的散文随笔。作者直面世界优秀的散文作品,作真诚的,富有个性的文学品评,从而反思我国的文学创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比如在《格拉宁的散文步态》中,作者对俄罗斯作家格拉宁的散文作品作出了自己的评价,尤其是对“文献散文”的理解独具特色。这可以看作是作者在散文创作问题上所作的探求与思考,诚如他在这部散文集的自序中所言:“我自己近几年来,似乎不知不觉地、越来越趋同于‘文献散文’这个说法了。我所写的《金色的皇村》《金上京九百年》《龙港风雨录》这样的散文,也有点像‘文献散文’。说实在的,我对‘文献散文’越来越有兴趣了。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写一些这类的散文。”

徐鲁被堪称为一位温暖的儿童文学作家,他所创作的儿童文学包括了诗歌、小说、散文。在他的心里,“所有为儿童写作的人,其实都已经做好准备,那就是,从一开始,直到白发苍苍,忍受想像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落差所带来的折磨与痛苦”。因此,关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而他对儿童文学的创作问题的一些思考也深受外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影响。例如,在《长相忆,在安阳》这篇散文作品中,就中国儿童文学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作者在深受一个俄罗斯女作家的作品及文学创作观的启发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家不应该一味去迎合、俯就市场趣味和商业欲望,更不应该被市场和出版商‘绑架’,变成拉低和弱化儿童文学品质的‘合谋者’。真正优秀的作家,依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引领、提升社会趣味与大众阅读水准的使命。”

作者走访俄罗斯、瑞典等多个国家,感悟域外文化的精髓,并以批判的眼光来切入中国当下的文化生活,提出个人的文化建议。在《黄叶掩盖的文化屐痕》中,作者对俄罗斯人对本国文化以及历史文化名人那份敬重和拥戴发出了由衷的赞美,相对照之下,针对我国国内一些地方利用“名人效应”,不加考证、胡乱注解诗中所提到的地名现象作出了批判。作者认为我们也应该善待和尊重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不仅要正确注解诗中所提到的地名,而且也要深入地挖掘出属于一些地方的被黄叶所遮盖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是参照外国文化,对本国文化的现实反思,具有很强的现实文化批判品格。《取道斯得哥尔摩》这篇散文作品也呈现出作者对文化反思的诗性智慧。作者走访瑞典皇家图书馆,其间认识到一些问题,比如在各个图书馆里所矗立的名人塑像中,难以找到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身影;在瑞典皇家图书馆的巨大藏书量中,与中文相关的典籍只占400多种,这充分说明我国对外文化推广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的艰巨。除此之外,作者还意识到中国文化政策的某些弊端是使得中国人民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丧失的重要原因。总而言之,作者对文化的抒写是建立在域外优秀文化和个人生命体验基础上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探询与反思,这是由作者的理想主义情怀使然,而这种反思能够为日益变化的现实生活提供一种精神的滋养和启迪。

与徐鲁早期对青春题材的书写不同,这部散文集以文化为质点,主要从四个层面对文化进行了思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宏大的思想文化空间,提升了90年代以来文化散文的思想品格。林非曾在《当代散文精品·序言》中说;“一个真正充满了希望的民族总是善于思考的,反过来说,一个浑浑噩噩的民族和远离思想的民族,就不可能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徐鲁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索,可以看作是对我国当今文化建设,民族未来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徐鲁在散文作品中,对文化的抒写,始终以个人的灵气和智慧为底蕴,饱含着理想主义情怀,是对美的执着追求与抒写,能够给人带来真善美的生命启示。

王微,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散文历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谁远谁近?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