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爱上他们
2017-02-08本刊独家专访
■本刊独家专访
□记者夯石(张琳)
你会爱上他们
■本刊独家专访
□记者夯石(张琳)
2016年2月7日,除夕夜,万家团圆的时刻,北京市公安局政工微信公众号“正警事儿”诞生了!19个月,580多个日日夜夜,3000多篇文章,从阅读量破千、破万到破十万,从收获第一条留言到组织千名粉丝见面会再到开通网络直播平台,如今,“正警事儿”已拥有粉丝20万,总阅读量超过千万,跻身腾讯区域排行榜前20强,先后受邀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企鹅号、北京时间等知名新媒体平台,原创文章先后被人民日报、腾讯新闻等200多个公众号转载,“正警事儿”,俨然已经成为全国公安机关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之一!
小睿警官——“正警事儿”的主编,也是小编们口中最亲的“姐”。她从最基层的民警干起,宣传、策划、主持、采访、摄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亭亭玉立,更兼英姿飒爽,第一次见面,她的“口头禅”总是:您叫我小睿。
记者:“正警事儿”,毕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有大量的粉丝,还有咱们的警察同事,怎么把控这方面的差异?
小睿:我们推送的内容,要保证不涉密,然后是必须考虑不同受众的关切和需求。我们每天推送5条信息,基本上覆盖了不同群体,比如头条一般是重大活动,公安整体形象,比如英模人物;二条是政策解读,理论学习;三条一般是原创的警营文化,如基层民警的文学摄影作品,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调动大家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四条一般是生活服务类内容,这是大家都需要的;最后一条通常是身心健康方面的。
小睿的团队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有执行力,关系融洽,如家人一般。短短的接触中,你都会有加入其中的冲动,很舒服,没有距离感。为了有效缓解压力,调解身心健康,小睿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经常给团队成员做心理辅导和催眠放松……“给大家提供足够的空间,让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我,平时都很紧张,都绷着,可大家都需要放松,不能互相提防着,勾心斗角,在我们团队里没有这种内耗。真到节骨眼儿上,没有掉链子的,指哪儿打哪儿。”
记者:平时顾得了家吗?
“顾(家)啊”。转而嘿嘿一笑,略显顽皮。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小孩。问到这个问题。小睿干咳了两声。我分明看见如瀑长发,却是银丝缕缕。父母会怎么想,能不满眼的心疼吗?
干“正警事儿”之前,小睿负责公安典型宣传工作,也经常熬夜写稿子,“但没这么厉害。”小睿一脸不在乎,声音却低了下来。
搞文字工作对身体损耗极大,而且是不可逆的。警察办新媒体,双份的危险和辛劳,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在如今自媒体风起云涌的时代,想往前站,小睿和团队的付出可想而知。
细腻、温柔、周到是雷厉风行的小睿的另一面,两者无缝对接。小编们私下叫她“姐”,她提醒贾颀拍照时涂点口红:“你脸太白了。”一遍不行再说一遍,“涂一点,淡淡的。”我看小贾之后拍照也很受用。没有命令和大道理,小编们真把她当“姐”,其实大不了几岁。她能随时加入大家的调侃嬉笑,挤对长得好的“帅到孤独”。她现在很大的一个“私活儿”是心理疏导方面的各种辅导班和自修,她要做大家情绪的一个出口,“我理解基层民警的苦与乐,我是他们的一员,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参加完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读者生活馆“社区安全大讲堂”第十场大兴站的收官活动,小睿说她在想怎么能把“安全送到家”这样的活动常态化……对于跟着忙了半天的大兴区当地民警和大兴读者生活馆的工作人员,总不忘说几句热络话,没有什么是应当应分的,小睿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处处周到得体,让并肩奋战的战友、同事、朋友感觉舒服,自愿互相给予。让大家有尊严、有收获感,显然是她更看重的选项。
采访中,她不忘提醒小编把特意带的小礼物——印有正警事LOGO的T恤衫送给大兴的同行和战友们。小睿接上刚才岔开的话,“这白头发五年前有的,去年一下子就……嗨,爸妈看了挺心疼。”她又笑起来,憨憨的。“爸妈很支持我的工作,他们觉得只要我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有意义的事就行。他们平时替我分担了很多家里的事。所以我还是觉得很有力量的!在单位和小伙伴们一起为了理想、梦想干自己喜欢的事,一起努力奋斗,家里有坚强的后盾,还可以吧。我们公安院校毕业的,独立性特别强,特别能吃苦,能熬,抗压能力强,不娇气。人的潜力实际上是很大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像《诗韵忠诚》等大型直播活动,其实都是浩大繁重的系统工程,通常要几十上百人的幕后团队才能完成,而小睿愣是带领几个人一次又一次扛了下来,所以她总爱说的一个词是“挖潜”。
“团队里互相激励很重要。”小睿说,“有一个高标准,加上每个人自身的标准,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每个人都想做好,形成一个好的团队氛围,比着赶着做好,还能互相帮助。这样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一开始,谁有了好题材,也都想自己把着,‘他是值班编辑,我不管’……实际上在团队工作中是不能分彼此的,需要互相补台,互相帮衬。我们一起在微信群里提意见、一起校对,这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每个人都会有被认可被鼓励的动力,真正做到了三个臭皮匠能顶诸葛亮。现在大家都认可我们要对得起20万粉丝这个事,我们是对事不对人,不像以前憋着不说,怕得罪人。‘正警事儿’毕竟不是一个普通公众号,头脑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干活才有动力,才不跑偏。”
记者:如何面对涉警敏感问题的把握?
小睿:的确,这个度,很不好把握,现在主要操的是这个心。让领导满意,让民警爱看,让老百姓没的可挑。逐字推敲,一篇文章有时会改好几天。文章会越改越好,这需要长期积累和锻炼。我们主要是引导涉警舆情,警察的心理情绪也需要及时疏导。一些社会负面情绪,对民警的伤害其实是非常大的,日夜付出,流血牺牲,经常一月一月地回不了家,我们是为什么?诋毁、谩骂等种种不配合,真的非常伤人心!警察也和您一样,有血有肉,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不是钢铁之躯。希望百姓支持、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和您不是矛盾对立的,平安北京,需要大家一起共建、共赢、共享!
一位牺牲民警的母亲说得好:他们身上都带着同样的一股劲儿,一种只有警察才有的特殊的精气神儿。
京城百姓很快就爱上了“正警事儿”,爱上了“社区安全大讲堂”,如果你见到“正警事儿”幕后这些辛勤、忙碌、时尚的小编们,如果你见到“社区安全大讲堂”的教官们——经过层层选拔产生的高颜值、精英级、来自一线的民警,你会更快地爱上他们。
岁月静好,因为有你。岁月静好,不负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