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民营企业及其社会责任

2017-02-07吴凯强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吴凯强

摘 要:浙江作为民营经济较发达的大省,民营经济在促进浙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浙江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受到排斥到大力提倡的过程。发展到现在,浙江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有利于促进浙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和发展。

关键词:浙江民营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责任问题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22-2

1 浙江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1 民营经济是推动浙江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

从2004年到2014年,全省的生产总值从11648.7亿元增加到40173.03亿元,增加的70%以上来自于民营经济。在全省大多数县市,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

1.2 民营经济是城乡就业的主要途径和居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

2014年,浙江省新增就业人员1102.68万人,其中排除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涉及到民营企业的其他单位就多达867.14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78.64%。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解决了一大批城乡居民的就业问题,推进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1.3 民营经济是浙江城市化推进的主力军

浙江是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农业省份,但浙江从农业工业化起步,大力发展乡镇集体企业和民营经济,逐渐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省。在2014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的构成当中,第一产业占4.4%,第二产业占47.7%,第三产业占47.9%,其中工业产值就占41.7%。而在非国有工业中,一大批民营企业在经营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行业的排头兵。

1.4 民营经济是浙江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对外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力量。浙江地区市场取向早,民营经济的发展起步早,形成了先发性体制优势。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专业市场的发展,使浙江较早形成了商品市场体系。

2 浙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

浙江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受到排斥到大力鼓励的过程。计划经济时期,民营经济带有私有性,民营一词很少被人提及。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在宽松的政策引导下,浙江的民营经济开始逐步发展起来。1979年4月9日,国务院批准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这份报告标志着我国开始允许发展民营经济。这一年,浙江省登记的新工商个体户已经达到了8091 户,从业人数超过八万多人。这一时期的民营企业,因为企业的管理者多是企业的投资者,因此企业主们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企业高度负责,虽然当时的民营企业规模很小,但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缓解就业压力以及缴纳税收等。

到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浙江的民营企业进入低潮时期。民营企业受到1989年政治风波的影响,曾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根源,由此开始成为社会争议的众矢之的而停滞不前。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春天。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了“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各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此后浙江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员数量也极巨增多。此时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当中的技术人员,企业为了留住技术人员,使企业能够长久发展,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们很重视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生产生活条件,也开展一些职业培训,进行一定的企业文化建设。这一时期,浙江的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力依旧很弱,但除了在追求经济利益,向股东负责的同时,已经开始注意到了关注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开始投资人力资源的开发,尊重职工的人格,保障职工的安全和相应的福利待遇。

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浙江民营企业迎来了大发展时期。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民营经济确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浙江的民营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成分的差别正逐渐淡出。这一时期的浙江的民营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也暴露出一定的社会责任问题。一些企业开始不顾及员工的利益,拖欠员工的工资,员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恶劣,环境污染问题也是相当严重,遭到了全社会的批评和指责。为了应对这些指责,民营企业迫于压力,开始有意识的参与一些公益活动,逐渐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改善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同时,也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21世纪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繁荣时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浙江的民营企业开始在优厚的大环境中蓬勃发展起来。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并做了《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完善,具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对于以民营经济发达享誉全国的浙江省来说,这一重要讲话,无疑将转化为推动浙江民营经济喜迎发展新繁荣期的巨大现实生产力。

3 浙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浙江的民营企业在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社会责任问题,如诚信缺失,逃税漏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等,另外,浙江作为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和民营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还集中体现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3.1 企业社会责任认同意识程度较低

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处于初级的认知阶段,没能充分的认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很长的一段时间,浙江的民营企业都把自身定位在“经济人”角色上,而非“道德人”角色,“企业就是一心谋利益”的观念依然存在,由此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即浙江的民营企业能够履行一些基本的社会责任,如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但对于高级的社会责任,如伦理责任、慈善责任等,却置若罔闻。“浙江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不逊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但是,现阶段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仍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企业法律责任的认同要高于对企业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的认同。”

3.2 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水污染严重

浙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水而名。水是生产之基,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伴随着民营企业数量的迅猛增多,很多民营企业都采用的是外延粗放型的管理方式,甚至为了利润的增加,一些环保意识偏低的民营企业竟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利润的最大化,于是造成了水污染现象严重。2013年初,就曾出现了浙江省多地环保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事件。针对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浙江有关部分制定了“五水共治”的行动,其中治理污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环节。在“五水共治”的项目下,浙江的水污染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3.3 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

浙江地区的民营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外来人口多,使得劳动力流动性强,容易使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履行社会职责不够,侵犯员工权益类型多样、问题突出、社会保障不到位、工作严重超时、拖欠工资、生产安全和侵犯人身权利及人格尊严等现象时有发生。

综上,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迅猛,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的民营企业为了应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较早的开始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对于企业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开始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浙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情况总体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企业存在诸如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环境污染现象严重、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民营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认同程度不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层次较低。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最终都表现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上,而行动的产生必然需要事先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有一个意识上的认同,只有认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认可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和应然性,企业才会主动的去承担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法治化的重要意义
基于企业战略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