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17-02-07尹丽侠
尹丽侠
(松原市中医院乳腺科,吉林 松原 138000)
分析乳腺疾病属于常见的妇女多发疾病,尤其是乳腺癌,将会明显降低广大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随着近些年来超声诊断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广泛推广,使得乳腺结节的检出准确率不断递增,彩超诊断方式便于将肿瘤形态学变化、血流信号、血管情况等清晰显示出来[1],为了对其诊断效果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详情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至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人群350例,时间段为2016.5.12至2017.5.12,所有就诊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其中22例乳腺增生结节,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65岁,中位数年龄为(40.23±2.14)岁;12例小乳腺癌,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63岁,中位数年龄为(39.85±2.23)岁,分析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结节在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7~12 MHz为探头频率,指导患者采取手臂上举动作,并将其放置在枕头后方,充分暴露出两侧的乳房与腋窝部位,加强对结节的超声检查,包括结节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灶、组织浸润、纵横比等,对血流信号进行观察,并将仪器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对病灶内部血流的信号级别进行分析,将阻力指数、收缩期峰速值(SPVmax)等进行记录。
1.3 判定标准
依据半定量法对血流进行分级,0级表示病灶不存在血流信号,Ⅰ级表示存在少量的血流,Ⅱ级表示存在中量的血流,可观察到1条重要的血管,Ⅲ级表示存在丰富的血流,可观察到的血管在4条以上[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小乳腺癌存在不光滑的边界,不规则的肿块外形,多半为毛刺状边界,内部回声较低且不均匀,病灶无钙化或者微钙化,多半为浸润状态的周围组织;乳腺增生结节存在较为光滑的边界,规则的肿块外形,内部回声较为均匀,病灶无钙化灶,周围组织无浸润状态;小乳腺癌患者的RI值、SPVmax值相比乳腺增生患者明显较高,且小乳腺癌主要为Ⅱ级与Ⅲ级血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乳腺疾病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n(%)]
3 讨 论
近些年来,我国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分析造成该类疾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环境等,其中以30-40岁之间的女性较为多见,该年龄段的女性逐渐减少了黄体分泌量,增多了雄激素,使得对乳腺导管、小叶上皮层进行刺激,引发异常增生变厚现象[3]。相比乳腺增生结节患者,小乳腺癌的预后更差,具有较强的侵袭性与较高的恶性程度。
以往临床上对该类疾病患者通常采取常规超声检查方式,导致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因此,需及时采取疗效更加确切的诊断方式,帮助患者明确病情。本次研究对所有受检者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得知小乳腺癌12例,乳腺增生结节22例,其中小乳腺癌的最大直径应在2 cm以内,其生理、病理特征较为特殊,相比乳腺增生结节患者,其彩超声像图、血流动力学、血流分级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便于对两种乳腺疾病进行良好的鉴别。
综上可知,采取多普勒超声便于将乳腺声像图病灶、血流图情况清晰显示出来,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 钱 丽.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诊断乳腺癌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5):55-56.
[2] 刘丽红.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3,33(33):178-179.
[3] 谭 篪.彩超在87例乳腺结节性病变中的应用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