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2-06钟小燕雷丽婵潘锡珊陈明华郭玲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钟小燕 雷丽婵 潘锡珊 陈明华 郭玲丽

[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肺癌放疗患者,按照编号单双数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个体化组。常规组行常规放疗护理;个体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评价:(1)放疗效果;(2)护理前后生活质量;(3)放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个体化组患者放疗效果显著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个体化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比常规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体化组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放疗效果,减少放疗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肺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影响

肺癌为常见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为姑息治疗,放疗为常用治疗方法。但放疗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疲乏感和副作用,影响生活质量,加上多数肺癌患者存在负性心理,需强化护理。个体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措施,在临床应用广泛,且收效良好,其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的一种护理方式。刘爱梅的研究显示,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質量有提升作用,朱小林的研究也显示,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本研究就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肺癌放疗患者,按照编号单双数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个体化组。其中常规组共37例,男32例,女5例,年龄33~75岁,平均(57.7±3.3)岁。肿瘤最小1cm,最大9.3cm,平均(3.17±1.38)cm。左侧病变24例,右侧13例。鳞癌、腺癌以及小细胞癌分别13例、15例和9例。个体化组共38例,男32例,女6例,年龄33~77岁,平均(57.9±3.1)岁。肿瘤最小lcm,最大9.2cm,平均值(3 12±1.31)cm。左侧病变23例,右侧15例。鳞癌、腺癌以及小细胞癌分别14例、15例和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放疗护理;个体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1)个体化评估。患者入院后给予家庭条件、病情、心理状况、健康知识需求等个体化评估,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2)环境护理。给予患者家庭化病房环境,布置电视、沙发、张贴温馨提示等,保持温湿度合适,光线柔和,为患者带来舒适感和安全感。可设置杂志、报刊等读物,方便患者阅览;走廊设置扶手,方便患者行走。为有特殊需求的患者配备相应的特殊用品,如遮挡屏风的设置等。(3)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性格特点、文化背景等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每天跟患者沟通,掌握其躯体、情绪和营养情况,说明放疗必要性和重要性。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应注意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化程度高的可采用专业术语。并根据患者情绪状态,选择在其情绪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宣教,以提高宣教效果。(4)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况,给予个体化疏导。孤独感强的患者需嘱家庭成员多加陪伴;消极悲观的患者应通过介绍成功治疗病例提升患者信心;焦虑恐惧患者应多给予鼓励和安慰,并应用音乐疗法等放松其情绪。(5)副作用护理。加强跟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使其掌握自我护理技能。鼓励患者多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避免辛辣油炸食物,以免便秘和加重病情;餐后适当饮用温水,对食道进行冲洗,避免残留食物残渣。密切观察患者表现,如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疼痛情况,有无烧灼感、吞咽梗阻、进食困难等放射性食管炎表现,有无胸闷、刺激性干咳等放射性肺炎表现,若出现,应及时遵医嘱进行抗菌药物、雾化吸入等治疗,并给予个体护理。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1)放疗效果;(2)护理前后生活质量;(3)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显效:经放疗,患者身心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有效:经放疗,患者身心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但不明显;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放疗效果比较

个体化组患者放疗效果显著比常规组高,其中,常规组总有效率81.08%;个体化组总有效率9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个体化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显著比常规组好,其中,护理前两组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个体化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个体化组放疗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比常规组24.3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肺癌为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肺癌患者可出现咯血、胸痛和疲乏感,身心痛苦大。放疗为肺癌常用治疗方法,但放疗可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可导致患者躯体痛苦加重,治疗依从性降低,甚至放弃治疗,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因而需要加强放疗过程的护理。

个体化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针对患者个体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其疾病情况、家庭情况和文化程度等,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确保患者达到跟身心符合的、跟文化水平契合的、跟健康需求符合的护理,达到最佳身心状态。个体化护理从心理、放疗并发症、健康教育、环境等方面出发进行护理,不仅关注疾病治疗本身,也关注患者主观感受和症状,针对癌性疲乏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疼痛、失眠、营养不良等症状;通过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对其进行个体化支持,有助于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和孤独感,增强治疗信心,从而促进疗效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本研究常规组行常规放疗护理;个体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结果显示,个体化组患者放疗效果显著比常规组高,这主要是因为经个体化护理,可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心态,对放疗治疗结果也有改善作用。另外,个体化组放疗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比常规组24.32%低,比较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经个体化护理,可加强对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因而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个体化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各项指标显著比常规组好,说明个体化护理的实施改善了患者身心整体状态,也提升了其社会功能和精神状况,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放疗效果,减少放疗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个体化护理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