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赶紧去印度

2017-02-06于德清

支点 2017年1期
关键词:报业小米印度

于德清

核心提示:在印度重现“中国互联网奇迹”的可能性极大,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现在不去占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印度总是一个让人惊奇的国度。

在我看来,现在值得关注的不应该是印度何时超越中国,而是在印度如何复制中国。有人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难以复制。其实,中国经济的某一方面具有可复制性,尤其是在印度。如今,印度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相当于五年前的中国,处于市场爆发的前夜。

一年前,王思聪曾经调侃雷军在印度的小米发布会上秀蹩脚的英语。但小米手机在印度开疆辟壤,很快就做到了市场第二,然后就是中国手机制造商们的攻城略地。

去年9月21日,金立宣布投资近5亿人民币,在印度北部的哈里亚纳邦建立生产工厂,计划年产能为3000万部,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华为也不甘落后,两天后便宣布与电子制造商Flex India合作在印度生产智能手机;小米则与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安得拉邦新建了一座手机装配厂。

印度互联网移动协会(IAMAI)发布的《2015年印度互联网报告》显示,2015年印度网民数量达4亿。其中,87%为移动手机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率达55%。印度未来拥有大规模的移动互联网人口,并不令人意外。

毫无疑问,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互联网大国”。拥有了如此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就意味着拥有了市场以及各种互联网应用场景,也就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

前两年,印度很流行一句话:Copy from China。如今,那里已经有了印度的支付宝、印度的滴滴打车、印度的大众点评……凡是在中国流行的产品应用,在印度基本都有了对标产品。而且,这些印度的互联网企业,也都有中国对标企业的投资。

互联网产业最重要的就是市场和人口。日本、德国、俄罗斯为什么没有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这与人口少、小语种有很大关系。新加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很重视信息技术,领导人李显龙还亲自学会了编程,但新加坡还是错过了这一轮互联网革命。

南非有家百年大报,这家报纸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不务正业”,玩起了付费电视,后来“走火入魔”,玩起了互联网接入。1997年,这家聪明的报业集团居然在中国市场做起了互联网接入服务。不过,这项投资最终失败了,亏了8000万美元。

一般人花钱买教训之后,就再也不去某地。但是,这家报纸赔了之后,反而更有信心。几年之后,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儿子和另一家投资机构觉得有项投资已经赚了10倍,可以退出了,这家南非的报业集团毫不犹豫地成了“接盘侠”。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接盘侠”——10年赚了1000倍,3000万美元的投资,现在市值高达三四百亿美元。这家报业集团,就是腾讯的大股东MIH的母公司Naspers报业集团。

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必然诞生于庞大的市场。很多人不看好印度,往往因为种姓制度、低效民主、腐败横行等。但是,对互联网来说,这些似乎都不太重要,只要大家需要手机、需要消费、需要社交,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和足够大的市场,奇迹就能够发生。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奇迹,在印度再玩一把,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可能性非常高。短期之内,印度互联网企业或许难以成长到中国企业这样的规模,但肯定会出现巨头级的企业。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现在不去占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支点杂志2017年1月刊)

猜你喜欢

报业小米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杜小米的夏天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印度式拆迁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