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研究述评
2017-02-06何丹
〔摘要〕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欺凌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攻击行为,得到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异同、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局限与展望几个方面,对网络欺凌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及实践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网络欺凌;青少年;述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3-0004-04
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表明,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0.3%,网民规模达到6.88亿。毫无疑问,互联网革新了我们的生活模式。尽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但也需要为一系列新生的负面行为买单。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用网络接受教育、工作、社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实施攻击行为。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网络攻击行为得到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即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网络欺凌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电脑、手机等互联网设备,故意、反复地伤害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个体的一种攻击行为[1]。本文旨在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目前有关网络欺凌研究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理论解释,评述目前有关网络欺凌研究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制定有效的网络欺凌行为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异同
研究者认为,网络欺凌是欺凌行为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甚至可以用“新瓶装旧酒”来形容[2]。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确实有相似之处:首先,二者都是有意而为之的攻击行为;其次,二者都发生在力量不平衡的个人或团体之间。就传统欺凌而言,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身体上的力量悬殊,而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在网络欺凌中主要表现在网络技术的使用技巧上。此外,网络行为的匿名性也为网络受欺凌者带来了无能为力感,也可看作力量不平衡的表现之一[3-5];再者,二者都有重复发生的特点[5]。
网络欺凌作为传统欺凌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二者除了有相似之处以外,也有不同。为了把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区分开来,研究者描述了网络欺凌的七个特征:
(1)网络欺凌行为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技术知识。
(2)网络欺凌行为主要是一种间接的欺凌行为,而不是面对面的欺凌,是匿名的,因而很多人在感知到匿名性的情况下会做出许多去个性化行为,即在匿名的环境下说出和做出在传统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敢说的话和不敢做的事[6-7]。
(3)在网络欺凌中,由于时空距离较远,实施网络欺凌者不能以直接的方式马上知晓自己的行为给网络受欺凌者带来的伤害,因而减少了对网络受欺凌者的歉意及移情[8];而在传统欺凌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欺凌者往往能够直接观察到自己的行为给受欺凌者带来的伤害,并可能会因此停止后续的欺凌行为[5]。
(4)网络欺凌中旁观者的角色比传统欺凌中旁观者的角色更加复杂。
(5)传统欺凌者的欺凌动机是通过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力量来获得在同伴中的地位,而网络欺凌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6)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欺凌的潜在观众比传统欺凌要多得多,任何网民上网都有可能会看到网络欺凌事件,而在传统欺凌中,可能只有十来个人旁观欺凌行为[5]。
(7)网络受欺凌者很难摆脱网络欺凌,因为网络行为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不管他们在哪里,欺凌者都可以给他们的手机或电脑发送消息或者在网上对其进行负面评论。而对传统欺凌而言,Smith等人称“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有欺凌”[9],传统欺凌一般发生在上学日的学校或者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10],而对网络欺凌而言,由于网络行为不受时空限制,网络欺凌行为在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11]。
综上,网络欺凌和传统欺凌间存在着差异,教育工作者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网络欺凌的干预措施,不可与传统欺凌混为一谈。
二、网络欺凌的发生率
网络欺凌的发生率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问题,尽管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率不及传统欺凌行为的发生率高,但还是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参与过网络欺凌,并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网络欺凌行为也出现不断上涨的趋势[12]。
有研究表明,有大约19%的10~17岁的青少年参与过网络欺凌[13]。以过去两个月为时间段的研究发现,有4%的青少年实施过网络欺凌,11%的青少年遭受过来自他人的网络欺凌,7%的青少年既是网络欺凌者也是受欺凌者[14] ;在过去6个月内,有24.2%的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网络受欺凌经历[15] ;在以中国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有34.84%曾是网络欺凌者,56.88%曾遭受过网络欺凌,26.84%既是网络欺凌者也是网络受欺凌者[16] ;对网络欺凌的相关研究的元分析表明,网络欺凌大约有10%~40%的发生率[5]。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研究者们对网络欺凌的定义不同,被试群体不同,测量问卷的差异及考察时间段不一致,因而网络欺凌行为在已有的各个研究中的流行率变化幅度较大,但所有研究均表明网络欺凌确实是现如今青少年群体面临的一种严重的现象,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5]。
三、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与传统欺凌一样,个体的年龄与性别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但关于年龄、性别与网络欺凌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以五、八和十一年级的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年龄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呈倒U曲线的关系,五年级学生的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最低,八年级学生的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达到12.9%,到十一年级,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又下降为9.9%[17]。
一些研究者发现,男孩和女孩在网络欺凌和网络受欺凌角色中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13-17]。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欺凌是间接欺凌的一种形式,因此女孩比男孩更多地参与网络欺凌[14]。而更多研究者认为与现实欺凌一样,参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大多数为男生[18-19],而女生在网络欺凌中的角色更多的是网络受欺凌者[20]。
除了性别和年龄等人口学因素外,人格特征也是影响网络欺凌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移情能力会负向预测其网络欺凌行为,随着移情的降低,相应的网络欺凌行为就会增加[21]。不论是情感移情还是认知移情,对网络欺凌行为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2-23]。自恋也是研究者在网络欺凌的相关研究中广泛关注的人格特征之一,自恋与网络欺凌行为显著正相关[24]。网络为自恋提供了一个自我呈现的平台,自恋水平越高的青少年有更多的线上活动,因而也就越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及网络欺凌行为的产生[25]。此外,道德推脱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网络欺凌者与网络欺凌/受欺凌者的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网络受欺凌者和未参与网络欺凌者[26]。另外,个体的自尊、归因方式等特征也是网络欺凌的重要预测因素[27-28]。
2.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子系统,对人的身心及行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父母情感联结较强的青少年,即便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父母的监督,他们也很少会做出与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的行为,因而其参与不良行为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反之,与父母情感联结较弱的青少年,其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则相对较高[29]。研究者们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直接相关,是青少年风险性上网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的风险性上网行为越少[13,30]。还有研究者表示,父母对青少年上网活动的规定越严格,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监督越频繁,惩罚越严厉,则青少年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13,31]。此外,在家中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一个预测因素,研究发现,在家中的私人区域上网的机会越大,参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越大[31]。
3.社会环境因素
除了个体自身的因素和家庭因素外,影响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因素还有社会环境。例如,校园氛围可能会预测学生之间的网络欺凌行为,消极冷漠的校园氛围可能使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冷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可能会采取网络欺凌行为来攻击他人[5],那些与学校情感联结紧密,感知到公平、公正、和平、愉快的校园氛围的青少年参与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都比较低[32]。另外,研究者还认为同伴支持也是影响网络欺凌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来自同伴的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的网络欺凌行为显著负相关,同伴支持越少的青少年,参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几率也越大[32-34]。
因此,在网络欺凌行为的干预活动中,不仅需要注意个体差异,还不能忽视父母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还应该探讨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
四、研究展望
国内外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的研究中,仍可朝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就被试而言,目前大多数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都是以青少年为被试群体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论的推广性。根据CNNIC的调查报告,青少年群体只占网民群体的21.4%,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大对其他群体的研究以扩大网络欺凌的研究范围。
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被试自我报告的方法来进行收集,可能存在社会期许效应,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教师评定、家长问卷等更客观的调查方式来对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另外,在有关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的是横断研究的方法,很难确立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采用追踪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检验。
第三,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很多研究未对传统欺凌进行统计控制,而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可能具有协同发生的现象[5]。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在测量网络欺凌的同时,对被试的传统欺凌行为进行调查,并在统计分析时对被试的传统欺凌行为进行统计控制,以考察各因素对网络欺凌的纯净效应。
第四,就研究内容而言,大多数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对这一现象的描述阶段,较少考虑背后的行为机制。只有深刻地了解了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中的作用机制,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有效制定相关网络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干预计划,从而减少网络欺凌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何丹.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凌:移情与自恋的作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 Li, Q. (2007). 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4): 1777-1791.
[3] Vandebosch H, Cleemput K V. Cyberbullying among youngsters: Profiles of bullies and victims[J]. New Media & Society, 2009, 11(8): 1349-1371.
[4]Dooley J J, Pyalski J, Cross D. Cyberbullying Versus Face-to-Face Bullying A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Review[J]. Zeitschrift Für Psychologie, 2009, 217(4): 182-188.
[5]Kowalski R M, Giumetti G W. Bullying in the digital age: a cri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yberbullying research among youth[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4, 140(4): 1073-1137.
[6]Smith P K (2012). Cyberbullying and cyber aggression. In S R Jimerson, A B Nickerson, M J Mayer, & M J Furlong (Eds.), Handbook of School Violence and School Safe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pp. 93-103). New York, NY: Routledge.
[7]Postmes T, Spears R. Deindividuation and antinormative behavior: A meta-analy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 123(3): 238-259.
[8]Sourander A, Brunstein K A M, Lindroos J, et al.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yber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10, 67(7): 720-728.
[9] Smith P K, Morita Y E, Junger J E. 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 A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J]. Tas, 1999.
[10] Nansel T R, Overpeck M, Pilla R S, et al. 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US youth: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social adjustment[J].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1, 285(16): 2094-2100.
[11]许路. 暴力视频游戏使用、道德推脱对初中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12]Hinduja S, Patchin J W. Bullying, cyberbullying, and suicide[J]. 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Suicide Research, 2010, 14(3): 206-221.
[13]Ybarra M L, Mitchell K J. Online aggressor/targets, aggressors, and targets: a comparison of associated youth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2004, 45(7): 1308-1316.
[14]Kowalski R M, Limber S P. Electronic bullying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8, 41(6 Suppl 1): S22-30.
[15]Navarro R, Yubero S, Larraaga E, et al. Childrens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Associations with Social Anxiety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 a Spanish Sample[J].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 2012, 5(2): 281-295.
[16]Zhou Z, Tang H, Tian Y, et al. Cyberbullying and Its Risk Factors among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13, 34(6): 630-647.
[17]Williams K R, Guerra N G.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rnet Bullying[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2007, 41(1): 14-21.
[18] Festl R, Quandt T. Social Relations and Cyberbullying: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Structural Attributes on Victimization and Perpetration via the Internet[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3, 39(1): 101-236.
[19] Calvete E, Orue I, Estévez A, et al. Cyberbullying in adolescents: Modalities and aggressors profil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5): 1128-1135.
[20] Sourander A, Brunstein K A M, Lindroos J, et al.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yber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10, 67(7): 720-728.
[21] Brewer G, Kerslake J. Cyberbullying, self-esteem, empathy and lonelines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 48(C): 255-260.
[22] Topcu C, Erdur-Baker O.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empathy as mediator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cyber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12, 33(5): 550-561.
[23] Casas J A, Rey R D, Ortega-Ruiz R. Bullying and cyberbullying: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predictor variabl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 29(3): 580-587.
[24] Pabian S, Backer C J S D, Vandebosch H. Dark Triad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dolescent cyber-aggression[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4, 75: 41-46.
[25] Eksi F. Examination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Predicting Level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 Bullying through Path Analysis[J].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2012, 12(3): 1694-1706.
[26] Renati R, Berrone C, Zanetti M A. Morally disengaged and unempathic: do cyberbullies fit these definitions? An exploratory study.[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 2012, 15(8): 391-8.
[27]Kowalski R M, Limber S P. Psychological, Physical, and Academic Correlates of Cyberbullying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13, 53(1 Suppl): S13-20.
[28]Pornari C D, Wood J. Peer and cyber aggression i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 role of moral disengagement, hostile attribution bias, and outcome expectancies[J]. Aggressive Behavior, 2010, 36(2): 81–94.
[29]Hinduja S, Patchin J W. Social Influences on Cyber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J].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2013, 42(5): 711-722.
[30]Leung L, Lee P S N. The influen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arenting styles on internet risks[J]. New Media & Society, 2012, 14(1): 117-136.
[31]Zhou Z, Tang H, Tian Y, et al. Cyberbullying and Its Risk Factors among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13, 34(6): 630-647.
[32]Williams K R, Guerra N G.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rnet Bullying[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2007, 41(1): 14-21.
[33]Calvete E, Orue I, Estévez A, et al. Cyberbullying in adolescents: Modalities and aggressors profil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5): 1128-1135.
[34]胡阳, 范翠英. 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J]. 中国特殊教育, 2013(5).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南充,637000)
编辑/刘 芳 终校/高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