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7-02-06周国富
周国富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学科目之一,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发挥着重要的教学作用。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教学问题,影响小学语文课程的顺利展开以及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61
小学作为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知识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课程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实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和影响之下,对自身的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之下,小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一方面要向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语文学科知识的讲解和分析,扩充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不断转变自身的语文课程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参与水平,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之下,小学语文课程虽然在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教学问题,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本文旨在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以及相关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课程提供新的前进方向,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语文课程教学理念,以及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约束,在向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往往将教学的重点和注意力,集中在对于语文教材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上,导致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设定,过于单一和陈旧,从而出现“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问题和教学缺陷,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不仅无法以一种全面、深入的姿态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产生狭隘的认知,使学生认为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对教材中的语文知识,进行机械式的学习和记忆,而不用对语文知识的精神和内涵,进行分析和理解,使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停留在十分浅显的层面上。
2.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教师为了更好的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习惯于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从而割裂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天然联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树立起一道难易逾越的教学屏障。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语文课程教学成为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学氛围也随之变得压抑而枯燥,根本无法真正的激发起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影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语文课程学习水平的提升。
3.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课下时间,进一步复习和巩固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语文学科知识,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课程作业设计时,习惯于采取“题海”战术,向学生布置大量的语文作业。这种“题海”战术,一方面使学生背负着巨大的语文课程学习压力,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很难集中精力,对作业中包含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影响语文作业教学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则会使学生在作业压力之下,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所不布置的语文作业,并且将这种学习态度延伸到语文课程学习中去,使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产生一种厌倦,甚至是排斥的学习情绪,对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相关解决策略
1.在教学目标的定位和设置方面,教师应该从小学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学科属性出发,科学、合理、全面的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界定和设计,为教师的语文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提供一个明确而正确的努力方向,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水平。小学语文在学科属性上虽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但同时也具有极强的人文性、文学性和实用性,它既存在于语文教材之中,又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发散性,存在于学生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设定时,应该将语文课程的知识性教学和文学性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扩展学生的语文储备,开阔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视野的同时,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纳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范畴之中,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从而改变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2.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所树立的教学屏障和沟通障碍,转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课程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地位,才能真正的拉近学生和语文课程教学之间的距离,激发起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氛围之中,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挖掘和探究。因此教师应该主动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学生能够消除和教师以及语文课程学习之间的陌生感和隔膜感,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转变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种沟通互动的过程,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3.在小学语文作业的选择和设置方面,教师应该做到从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实际出发,精简语文数量,提升语文作业质量,消除“题海”战术带给学生的消极学习情绪,而是使学生在有限的语文作业之中,静下心来对语文知识进行反复的回味和咀嚼,从而深入到语文知识之中,把握语文知识的内涵和精髓。同时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还应该注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和丰富性,真正的打开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视野和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语文课程教学策略,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