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2017-02-06刘茂全

南北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身体素质课堂教学

刘茂全

【摘 要】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和关键阶段,在这段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他们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学应该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15

众所周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这五种技能的协调发展。通过体育课能够让学生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并且能够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高中体育教学应该受到重视。但是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包括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教学模式单一、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不符合实际需要等等。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对课堂教学积极进行思考,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加以改善,这样才能使高中体育教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使体育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设施场地建设

教师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体育进行教学改革要针对这个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增加女体育教师的数量。目前,体育师资队伍中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是明显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应该适当增加女性体育教师的数量,这样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并且男女教师上课风格不同,能够让学生广泛接触,适应不同的教学风格。其次,作为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的关系,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对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丰富和更新,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的传递。除了专业知识,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改进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这样才能提升自身魅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学校要引进高学历人才和年轻人才,使教学结构更加合理,为体育教学教学增加活力,同时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科研能力,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场地教材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良好的上课场所和完善的器材能够使学生态度积极,同时便于教学的开展。因此,学校要注意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人均器材的拥有率,还要定期对场地进行修整,对器材进行补更换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体育教学做好保障,同时,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场地器材的保护意识,使学生在平时上课中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的各个环节安排都不合理,就教学内容来说,没能体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生活化,考什么就教什么,例如内堂体育课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课占主要部分的是田径、球类等,这样的教学内容传统呆板,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来说以班为单位,教学过程由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组成,这样的教学模式僵化、枯燥,学生逐渐失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首先,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在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时,不要单纯进行讲解,而是加入一些体育赛事、体育精神等,让学生对体育及锻炼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另外在外堂实践课上,多开发一些传统民族项目和现代体育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权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

其次,建立兴趣小组,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传统以班为单位的体育教学,一节课所有的学习都都进行一个项目的练习,这不利于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每个学生的兴趣是不同的,尤其是男生和女生,感兴趣的项目也不一样,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自然班教学的模式,在课堂上建立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例如同样是球类运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建立篮球小组、排球小组、足球小组等等,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并且注重学生的实践,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鼓励、配合和交流,能够让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能和体育水平,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同时,通过兴趣教学能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价值,让每个学生都形成自己的运动专长或者运动爱好。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且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自觉的运动习惯,强化他们对体育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多样化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都喜欢集体性的活动,为此教师可以经常开展一些球类比赛、短跑比赛等类型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除了考查学生技能是否达标、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态度、表现等,都要成为评价的内容。另外,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上来,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自评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能够使评价更加客观和真实,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这样能够在之后的体育运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

总之,体育课程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做更多的思考和实践,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精神,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身体素质课堂教学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